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十个技巧让你的文字脱颖而出

作者 | 张明涛  首发写手圈

看别人写的文章如行云流水,直入人心,看自己的却总觉平平,隔靴骚痒。如何摆脱写作的困境,也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呢?总的来说是要摆脱一些陋习,打破常规格局,让你的文章与众不同。下面介绍几个方法,让你摆脱低级的套路。

01  打破时间顺序,避免流水帐。

你的文章不是备忘录,也不是电影场记,没有必要严格按照自然的时间顺序写。早晨八点钟,在什么地方集合坐车,迎着初升的朝阳向着目的地出发。然后写到了之后怎么样怎么样,最后下午太阳落山的时间,活动结束了,一起高高兴兴回家。这样的文字你爱不爱看?反正我无法忍受。如果你有这样的行文习惯,那就一定要扔掉。

文章给人读,就是要让读者看到新鲜的东西。你几点出发,和哪个领导一起,谁组织的,怎么叫车的,跟读者有毛关系。读者也不想知道这些。以这样的方式开场,一看就是小学作文的架势,我能期待你后面有什么精彩的表现呢?要以时间开头,也不是不可以。譬如巜百年孤独》开头一句: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篱笆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岸里暖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

多年以后……将会想起……那时……,都是时间用语,但是谁能否认它的经典魅力呢?这一句话的张力非常大,时间尺度大开大合。多年以后怎么样呢?面对行刑队伍……让读者思绪跳到了未来。将会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候……又跳回来了,跳到了现在要叙述的一百年前的马孔多。难怪有人说马尔克斯简直就是时间的魔法师。

模仿的特别多,比如有个叫高国春的作者这样致敬经典:

多年以后

当我站在你的面前

逆着光,迎着风

注视着你深泉般发亮的眼睛

你将会想起

那些与我有关

恍如昨天的从前

多年以后

当我再次想起你的笑颜

额头划下了许多的遗憾

你是否恰好也在思念

思念那个草香如诗,月色如锦的夜晚

其实也是很一般的风月之辞。但是能引起阅读的欲望。因为造句新颖。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一开始也是时间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扬扬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开场就是陕北初春的场景,借景传情,进入一个时代。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这一句里也有时间,就要过去,还没有到来,说的是时代。这就是气度。

时间的尺度,对应的是内心的尺度。用时间开头,的确简单省事,但弄不好就落入俗套。如果你胸中没有大气度大格局,就不要从时间入手。至少不要用流水帐的时间顺序。克制上几次,自然就避免了。

02  打破空间局限。不要移步换形。

以前散文写作有个移步换行法,大约是写景写游记随着叙述者角度方位变化,眼前所见也随之变化。但是我对此,不!以!为!然!

写文章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内在精神和情感体验,写景写物写行都是为此而服务。正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所以空间的变化,重叠,都只服从于这一主旨。巜路边野餐》的电影,空间重叠,变形,都是为了表达主人公老陈走不出去的内心世界,摆脱不了的往事记忆。

在你的文章里,空间不是固定的,可以象魔方一样由你把玩,这就是写作的快乐。记住你不是写导游词,非要把空间顺序写得那么细致。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写校园,大体都是这样的: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园的中心,然后校园的左边,校园的右边,校园的后边……如果现在还这样写,保证没有人愿意看。

03  打破传统的自然叙事,故事结构重组。

把发生过的事件通过语言再现出来,有许多方式。简单地按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结局的顺序讲述出来,这是自然叙事法,这几乎是一个人的本能,可以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做到。

但是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叙述不单是事件的再次重现。它是一种创造,创作者要根据他的意图安排事件的呈现顺序,要让事件达到特定的表现意图。这样原来那一套自然顺序就显得过于图式化了。

为了让读者体会到事件背后看不见的“推手”(命运或者情感),写作者完全可以打破事件的自然顺序。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都会按照命运的安排或者读者的阅读感受出场。在重新的组合中,产生了更多的取舍和轻重。

创作者就像一个指挥家,不断引导读者的情感和兴趣,让他们看到事件背后更多的东西。所以真正的艺术作品从来不是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样子。

台湾导演杨德昌的电影作品《一一》,充分利用了电影剪辑的特长,把姐姐弟弟还有父亲的故事交替穿插呈现,使事件有了立体感。我们看的时候几乎忘了电影是在讲一个家庭里人物是怎样变化的。但是看完发现,两个孩子就那样不知不觉长大了。经历了懵懂,经历了情爱。父亲在疲惫中变老了。

如果把电影重新还原一次,把姐姐弟弟和父亲三个人的故事按照自然顺序分别还原出来,变成三个独立的片断,这三个篇章还是完整的。但同时也就成了平铺直叙的讲述,看的人会昏昏欲睡。

昆汀·塔伦蒂诺在电影《低俗小说》里,把一个故事肢解得支离破碎。若干个片断完全打乱重组。起因、发展、过程、事件、结果,完全颠倒反转,形成一个迴环的迷宫。这部电影的名气据说也就是因为它古怪而另类的叙事艺术。

观众想要看懂它,还真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看懂了,才发现它的确是一个低俗之极的故事。你会说,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好好按照自然顺序剪辑,为什么要这样折腾人?也许作者就是要在折腾中把观众引入一个迷宫,让观影者从离奇的叙事中感受到技巧本身也是有魅力的。你把它还原回来,它就是不值一提的杀人打架事件。但作者的用意显然不在这里。

这两个例子都是电影的表现手法,在文字叙事中,同样可以这样处理。只要你愿意打破自然顺序,你会发现,故事比本身更加精彩。

看看卢岚在《马金尼的音乐人生》怎样起笔,诉说马金尼的故事:

那一阵风白白将马金尼送到塞纳河畔了,他依然留在大北世界西伯利亚,既然他那抖动着的笔杆,一再将读者带进那个暴风雪世界里面。……

野性的自然将暴风雪洒向人间,把房屋道路草原掩埋。广袤无边的草原使驾着马车通过的人中途死去。生活在那里的自由生灵,坚强意志是生存的第一本领。长期以来,那片严酷的世界还跟政治犯、刑罚、劳改营连结在一起,产生了另一种传奇,以人的血泪和着大自然的严峻、壮观、忧郁、诗意织成的传奇。

故事开始在西伯利亚乌拉尔山一个火车站。暴风雪将车站连同小城覆盖着,铁轨也被掩埋了。高音喇叭宣告,由于天气恶劣,火车要误点。脏乱,黝暗,寒冷的候车室挤满了各种旅客,穿着长筒靴的士兵、带着孩子的妇女、老头、妓女……

(突然,故事的叙述者“我”听见了乐声。)……看见一架钢琴前面坐着一个老头,一只手电筒放在左侧的琴键上,照出一双指节粗糙显突,满布褐色皱纹的手……老人边弹边哭……

似乎不是简单的倒叙插叙那玩意儿,叙事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只服从叙事者内心的格局。

04  打破字词顺序,试着让你的句子看起来新鲜而别致。

不要让你的句子像社论一样老气横秋。字词重组,倒置,让你的句子尽显汉语的魅力。比如老杜写诗,他写秋天,看见鹦鹉啄食没有收获干净的稻穗颗粒,凤凰栖息在梧桐树老枝上。他诗兴来了,要他要宣讲了。怎么写,就描摹眼前丰富的秋天美景吧。“鹦鹉啄香稻余粒 ,凤凰栖碧梧老枝 ”,好不好,好,景物都写到了,也押上韵了。放今天一定是佳句了。但是老杜不,这四平八稳的句子哪里像个诗,说明文嘛。于是他大笔一抖写道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 。咦,日怪了,同样几个字,顺序这么一调整,竟有了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美感。鹦鹉粒,凤凰枝,香稻啄鹦鹉,碧梧栖凤凰,平常谁这样说话呢?但老杜就这样写出来,有了美感,就是诗。

譬如鲁迅的句子, “我家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为什么这么写呢?因为新鲜。“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是鲁迅《雪》的开头。写雪却从雨起笔,这便是新意。通篇不用洁白、晶莹、天使这样的词,这也是新意。

总之,要避免你写出来的句子让人厌倦。

05  交叉剪辑和交叉叙事。

不要一口气把故事说完,要像给人示宝一样,露一半藏一半。两条线索并行的,分头说,交叉说。说A说一阵子放下,说 B,说B说到要紧处 ,不说了,转过去说A。读者读得心痒痒的。

古代章回小说常常"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算是此法的鼻祖。杨德昌的电影《一一》,这个手法运用得非常好。电影巜再见,在也不见》,陈德明童年湖畔的友情是一个线索,若干年后为当年玩伴收尸是一个线索,中间是几十年无尽的岁月,两个情节并行推进,交叉出现,反差非常强烈。这种手法的关健是控制,控制你叙述的快感。你不能把写文章当做报告,一口气念完,回家吃晚饭。大会报告是没人看的。

06  尽量避免长句子。

如果一句话你自己读起来都费气力,别人读起 来同样也不会舒服。那就试试断开,断成两句,三句。不要为一个句子无限度地加修饰限制内容。譬如这句:

到达后,徐会长用朴素而平缓热情的表情和语言迎接并招呼我洗脸擦汗,在准备休息睡觉的房子里回顾了一下就来到坎下的厨房里吃饭了。

这就是长句子,给人的感觉很啰嗦。如果换成短句,可以这样写:徐会长的欢迎朴素而热情,招呼我洗脸,擦汗,吃饭。

再来个更长的:

成老兄说:“得益于现悟真山会长徐生海在任江洛镇信用社主任期间热情为周边群众帮助贷款提供帮助而今才儿孙满堂,现在出于感激的心情并且我也有休闲时间所以就上山协助徐会长做点事为大家帮点忙。”

换不过气了吧。这样的句子简直就是折磨。为什么要一句话里装那么多?为什么要一句话把所有的事情都讲完呢?其实长句变短句,会显得从容轻松。试试短句:成老兄说,现在上山做事,也是出于对徐会长的感激。徐会长叫徐生海,以前任江洛镇信用社主任期间,给我贷过款,提供了不少帮助。现在儿孙满堂,闲时间多了,上山协助徐会长做点事,也为群众的事尽点心。

再比如这句:“酒鬼又跑去开一辆停在废墟间报废了多年并且还拴着一条狗的破旧汽车。他坐在驾驶室里左右扭动,嘴里还模拟着汽车“突突突”的声音。”同样很长。

可以断开:酒鬼又跑去开一辆废弃的汽车。那辆车停在一堆废墟间,已经报废多年,破旧不堪,车前还栓着一条狗,努力地挣着绳子乱吠。他坐在驾驶室里,左右扭动,嘴里模拟着汽车“突突突”的声音。这样可以从容一点,描写也可以更细腻。

07  能删的字词句尽量删掉。

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绝对不用两名话,一个字可以表达的绝对不用两个字。

像这段文字:

康南阳坝有著名梅园沟,县城有壮美的白云山,茶马古道纵贯南北。近年来又打造出二百多个美丽乡村,开辟了不收门票的美丽乡村游。于是,我便产生了垂青“深闺美人”的念想,然而却俗事缠身,总不成行。今年五月,机缘巧遇,天随人愿,两度造访心仪已久的康县。五一小长假,随泥阳田园艺术团去梅园沟快活林与康南民俗传承演艺公司联谊,由于旅游观光的人数远远超过接待承载能力,我们几经周折于下午三点多才到达。演出完毕又赶紧离开,来去匆匆,与秀丽的月牙潭、海棠谷、天鹅湖等美景,还有散发着芳香的茶园,都只是擦肩而过,没来得及仔细欣赏。随着车窗外曼妙的风景飞速倒退,与美人儿失之交臂的遗憾也点点滴滴遗落在那条路上。

今生有缘天不负。五月二十八日,我又一次去康县美丽乡村一日游。这次旅行确实使人大饱眼福,心满意足。

汽车沿着十天高速快速飞驰,过桥梁、穿隧道,两个小时就到达第一个景点——康县长坝镇花桥村。

大段大段都是废话。用了七八百字绕来绕去,没有一句能抓住人心的。要知道我的兴趣点不是听你显摆怎么去的。我想知道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它的风景,它的历史,它的风情,有什么迷人的地方,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你的文字能给我哪些共鸣?可是这几百字过去了还没扯开第一个纽扣,我得有多大的耐心?

举个大手笔的例子。《白鹿原》开篇第一句话: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开门见山,主人公第一时间登场,非同凡响。小说接着描述了他的前六房太太的短暂命运。这里有难以解释的心理或生理原因,并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也使读者对白嘉轩这个人物充满无限期许。雷达评说:横穿盘硬语,平地起波澜。据说这个开头也改了好多遍,最后这是作者最满意的。

一句话隐藏了很多密码。这就是经典。

08  结尾不故作声势,不高八度。在意犹未尽处结尾。

隔壁的一对夫妇骂仗的时间太长声音太大。大概是为一天里的游玩里为吃饭坐车住店之类事情意见不一致,吃了亏,互相责怪。内容都听明白了,自然我敲字也就受到了影响。实在听不下去,就下楼去吃饭,火凉面一碗,却是米皮。那人看见了我的表情和面孔,说,我们这里的凉面就是米做的。好像是我没说的话她都知道。

这就是在该结尾时就结尾。不要总结,不要提升。

这样的好例子很多。《围城》,《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北京小兽》,都是这样。结尾不像结尾,这才是最好的结尾。

09  不使用语焉不详的套话。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有关部门介绍,获得了圆满成功,百年不遇,领导非常重视,精心组织,发扬了团队精神……这些奇葩语,基本上出现在报纸的头版头条或者新闻联播里,而不应该出现在你的作品里。

10  这一条是小结:大胆使用减法。

能不要的话,能不要的字,能不绕的弯子,能不用的长句子,能不用的术语套话,能不泛滥的情绪,能不发的议论,统统都不要。这样留下来的,就是精华了。控制非常重要。而很多人喜欢陶醉于宣泄的快意,这对于读者来说,很可能是灾难。如果有人请你看电影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在旁边抒发个人的好恶,是不是很讨厌呢?

- END -

作者简介:张明涛,自由写作者。以我手写我心。坚持写作20余年,现在主要写影评和非虚构文字。文章首发写手圈(xieshouquan010),爱写作的人都在这里。转载请联系写手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十个技巧让你的文字脱颖而出  脱颖而出  脱颖而出词条  文字  文字词条  技巧  技巧词条  
综合

 这老师太“鬼才”:5000年文学...

随着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需要孩子们掌握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涉及到的知识面也会更广。不仅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也由选考变成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