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令人震惊的权威临床研究: 你真的会把孩子打...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小童模被妈妈脚踹”的新闻。

             

     

当时看了新闻,非常的气愤和心疼。后来看了孩子妈妈发的声明,更觉得有种深深的无奈。

       

我无奈的是,她声明里说的,这只是“沟通教导上的稍大动作”。她是发自内心不觉得这种程度的打骂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了不起的伤害。

甚至有很多网友也是这么认为的。

      

随便上网搜一下,就会发现,家长打骂孩子,实在很常见。

曾经有一个刷屏的视频,里面是一个爷爷在超市里,一巴掌把孙女打出了鼻血。

     

甚至在《妈妈是超人》的节目里,拳王邹市明家,外婆当着节目组的面,都毫不避讳地打孩子

       

这就是很多家长的心态:不就是打两下吗,能怎么样?

甚至有很多人觉得,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不打不成器”。

有段时间,“中国狼爸”萧百佑就经常拿着家里常备的鸡毛掸子,鼓吹“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的理论,竟然受到了很多家长的追捧。

     

前些天我们写到的杨烁,他也是认为自己的那种冷暴力式的严厉,是在为孩子好。他说:孩子在我这里受点苦难,是特别小的事情,我希望让他少走弯路。

但真的,这些只是“特别小的事”吗?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新闻:

有很多孩子遭受到注意力多动障碍症(ADHD)的困扰,在中国的发病率大约是6%;

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等疾病发病率增高、年轻化;

有些孩子莫名其妙的得一些奇怪的免疫系统疾病,比如反复发作的湿疹、哮喘。

也许我们无法想象,打孩子、忽视、冷暴力……这一类童年的不良经历,竟然会和这些新闻有关。

最近,一本新书《深井效应》就揭示了它们之间可怕的联系:

童年不良经历,不仅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更会造成身体疾病和学习障碍,是真正的“健康杀手”。

有些人说,我打了孩子,没见他怎么了;有些人说,我从小挨打,也没什么事。

不,你只是不知道罢了。

童年创伤,会以你不知道的方式,长远地损害孩子一辈子的健康,以及他们的大脑。

 

越打越“短命”的孩子

首先要强调的是,《深井效应》的作者娜丁.伯克.哈里斯,不是一位心理学专家,她是一位儿科医生,曾经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医院的儿科实习,后来在社区医院做临床医生。书里给出的结论,是权威的临床和科学研究结果。

在做临床医生的过程中,她接待过7岁了、身高却只有4岁水平的生长停滞的孩子;她接待过浑身长满湿疹、得了奇怪的免疫系统疾病的孩子;她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注意力多动障碍。

而这些孩子,无不例外的都有童年不良经历,比如:身体虐待、情感忽视、处于高压环境、多次寄养,等等。

哈里斯医生开始追寻其中的联系。

她发现了一项研究,有两名内科医生在对17421名患者经历的童年不良经历量化之后发现:一个人经历的童年不良经历越多,健康风险就越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个童年不良经历得分在4分以上的人,患心脏病和癌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倍;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5倍。

而另一组科学家分析了15000名研究参与者的数据,观察童年不良经历和自身免疫病的表现。他们发现:不良经历得分2分以上的患者,得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狼疮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两倍。

这是为什么?

一切源自于人体的毒性应激反应。

打个比方,当你在森林里看到一头熊时,你的应激反应马上会启动,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同时释放皮质醇。

如果你是和熊住在一起呢?

这个熊可能是经常打孩子的妈妈、习惯于冷暴力的爸爸,也可能是经常性暴力争吵的父母。

孩子经常性的处于未知的恐惧中,不断地启动应激反应系统,甚至一天之内反复启动几十次,这会导致应激系统的失调,皮质醇分泌紊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过量的皮质醇会破坏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甚至影响DNA解读和转录的方式;皮质醇还会影响细胞端粒的长度,导致细胞衰老、变异或者癌症。

这就是背后的科学原理。

理解了这个,当我们再告诉你哈里斯医生的结论,你或许就不会惊讶:

童年不良经历问卷得分6分以上的患者,预期寿命比普通人少20年。

童年不良经历,是高风险致病因素,它才是最大的“健康杀手”。

越打越“笨”的孩子

曾经有一篇“牛蛙之殇”刷爆全网,作者是“牛蛙”的外公,在文章里他描述:

孩子从3岁起,就生活在高压里,妈妈对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都设置着不同的考核,她将这叫KPI,她要求孩子记的第一个单词就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孩子6岁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挑眉毛、眨眼、乱蹬腿,被医生诊断为抽动症,这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

《深井效应》里讲到的一个小蝌蚪实验,似乎能解释“牛蛙之殇”。

实验发现,小蝌蚪如果在正确的成长时间点受到压力,身体会分泌皮质酮,加速成长,顺利完成变成青蛙的过程。但如果在发育前期过早的接触皮质酮,或者长时间的接触,却会损害神经发育,甚至停止发育。

哈里斯医生也找到了多动症、注意力障碍、行为障碍与童年不良经历之间的联系:

不良经历问卷4分以上,出现学习及行为问题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2.6倍。

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这是因为过度分泌的皮质酮,会影响前额皮质,让孩子难以控制冲动;也会影响蓝斑核,这是大脑中控制攻击性行为的部分,让孩子富有攻击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皮质酮还会抑制甲状腺激素,哈里斯医生接诊的一个女孩,一直被认为有多动症,最后检查出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减退导致的。

还有一项斯坦福大学附属医疗中心的研究通过核磁共振看到,遭遇童年不良经历孩子,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海马体在不断缩小。

孩子越打越笨”,这竟然不是调侃,而是切切实实被科学证实的结果。

童年的伤,身体会记得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很矛盾,非常非常难过,但也有一丝庆幸。

难过的是,原来打骂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如此之大;庆幸的是这样的伤害终于被“看到”,我们终于知道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书里给出了10种童年不良经历

1、周期性情感虐待;

2、周期性肢体虐待;

3、身体接触式性虐待;

4、疏于照看;

5、情感忽视;

6、家里有人滥用药物;

7、家里有精神疾病患者;

8、母亲被家暴;

9、父母离异或者分居;

10、家庭成员有犯罪行为。

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周期性”。偶尔地吼一句孩子,不会对孩子造成过大的影响,特别是当家长能够及时安抚孩子,充当缓冲器,帮助他们关闭应激系统。

但是,当孩子有可能经常曝露于这样的不良经历之中,请不要觉得无所谓,勇敢地带他们离开;

孩子出现了行为或者身体问题,而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许可以追根溯源,去找一找根本性的问题;

当下次你又忍不住抬起打孩子的手、忍不住讥讽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忽视孩子,抑或是当着孩子的面与另一半大打出手,请不要再说“这没关系”,或者是“为了孩子好”。

请一定一定记住:

童年的伤,身体会记得。

后记

《深井效应》这本书目前还没有上市,我们看的是湛庐出版社寄过来的抢鲜预读本,中文版预计4月份上市,上市后我们尽量去争取一些赠书送给大家。

谢谢你关注帝呱呱星球,这里有传说中的海淀、顺义妈妈。因为地域和工作的原因,我们得以接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育儿理念,希望和你分享鸡娃时代里不一样的育儿新认知、帝都新生活。

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科学方法

我们的原创绘本《妈妈要去打怪兽》出版啦

灾难时送给孩子的三句话

中国式家庭最悲伤的轮回

30万学费也无法安放的焦虑

28年追踪13个孩子:你的孩子终将平凡

杨烁式中国家长的PUA精神控制法

应对20年后的失业潮,美国顶级私校这样做

0-6岁英文“原版娃 ”学习路径

收藏贴:中央音乐学院免费资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临床  临床词条  震惊  震惊词条  令人  令人词条  真的  真的词条  权威  权威词条  
综合

 如何进行机智的对话

机智是使用你的智商和知识来逗乐人们并且活跃谈话气氛的好方法。它也可以作为非常打动人的调情方法来使用!每个人都喜欢跟一个机智的人在一起,尤其是如果你足够机智,能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