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终于来了! | 满分作文

考场作文这件事不完全取决于孩子平日的闷头积累。为什么有些孩子平时作文成绩平平,但考场作文成绩却能拿到高分?这主要因为它们掌握到了高效写作技巧。

要想快速提高孩子考场写作能力,没有好的方法、技巧和老师指导,无疑痴人说梦。因此本栏目的目的就是,从写作技巧、素材积累、作文赏析等方面,科学帮助孩子们快速提高作文成绩!

话题作文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和形式 

话题作文有哪些特点呢?

先从话题说起。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在口语交际中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临时性:话题总是谈话双方临时设定的;

2.共知性:话题是交谈双方已知的信息;

3.共许性:话题是双方共同认可的感兴趣的问题;

4.激活性:话题是被现场情景激活了的信息;

5.双向性:话题是谈话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交流。

什么是话题作文

就是按照命题者给定的话题进行写作。话题作文既有话题的某些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让考生写话题作文,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让每个考生都真的有话可写,是为了更好地让考生选择最佳的角度最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

为了具体了解“话题作文”,我们先看下面一个作文题:

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读了这个题,你会有这样的感觉:

1.题目只是给出了一个写作的“话题”——树,而没有规定的命题或半命题。

2.自拟题目,就表示可以由自己选择、决定写作的内容。

3.允许选用各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可以自己决定文体。

你会觉得,这个作文题的范围多么宽啊,它给我们的自由是多么大啊。原来,这就是“话题作文”,它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方便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选写自己最能写的内容。它“不限文体”,方便我们运用自己最拿手的写法。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说,话题作文,就是与某个“话题”有关的自选作文、自由作文。要写好“话题作文”,就得充分认识它。如果文题要求提炼材料,要求根据材料写读后感,写议论文,写想象文,或要求进行改写、扩写,或者给出材料之后又给出命题、半命题的,即使“文体不限”,也不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思维特点是全方位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维的能动性:话题作文不再把材料作为写作的制约,相反,把材料作为帮助考生理解话题的桥梁,激发考生写作冲动的导火线,引导考生立意构思的触媒。这样大大调动了考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从被动写作的状况中摆脱出来,消除了审题的担心和立意的忧虑,从而产生“我要写”的欲望,显然这是考场作文一大解放。

思维的灵活性:一个话题,不但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问题,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还可以从相反的方向去发现问题,这就表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话题作文不限文体,提倡表达方式多样化,也促使考生灵活选择灵活处理,以求最佳发挥。这样从内容到形式都对思维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思维的创造性:应该说每一种作文题型多多少少都能留给考生创造的余地,但话题作文给考生的创造空间特别大。创造空间的大小与作文限制的多少成反比,话题作文的限制比材料作文少得多,因此它给考生的创造空间也就比材料作文大得多。只要考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话题作文会以其他作文题型所没有的宽容来接纳这些作品。时代呼唤创新,话题作文应运而生,迎来了作文创新的春天。

 二、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事项 

话题作文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要求你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进行分析,它只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只要是与话题有关的作文,不论写什么,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写,不论运用什么样的体裁,首先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但你所选写的内容,你所运用的体裁一定要是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这样就能得心应手、确保质量。

同时你还得注意:话题作文一是活,大多数内容由作者自己定,连文题都由自己拟;二是宽,写作的要求十分宽泛,对文体不作限定;三是广,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只要是你力所能及,都可以写出来。但也有一个总的要求,就是不能离“话题”,不能真正地想入非非。

 湖北武汉中考作文真题 (50分)

看山水,如何看见生命的灵性?

看人间,如何看见世事的真相?

看史传,如何看见人性的善恶?

生活,如何看见人情的冷暖?

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头脑和灵魂。

请以“看见”为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考场满分作文赏析: 

看见

武汉一考生

看,是一种本能;看见,是一种学问。

人的眼睛,每时每刻都在工作着,从万千事物中挑选着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人之览物之得,却大相径庭。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有的人,喜欢走马观花,得到的浮光掠影;有的人,喜欢寻根究底,结果是见仁见智。眼之所见,迥然不同。所以,貌似简单的看功,也会有看花容易绣花难的喟叹。

见别人之未见,是一种智慧。它需要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需要剥去事物光鲜华丽的外衣,深透地看到事物的本质。

正如战场上带兵的将帅,对于作战计划的断定,需要摒除敌人的种种战术迷惑,方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们对山水的解读,从最初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中期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后来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一过程,需要的是多么洞明的目光呀!所谓的“格物致知”,便是这一过程最好诠释。

见人之未见,与一个人的人格悉悉相关。

思想的高度决定生命的高度,佛家也说,“物即我,我即物”。如果一个人的心胸狭窄,怎能看到别人的旷达磊落?如果一个人锱铢必较,又怎能看见别人的大气磅礴?高尚的人格,才能看见己身之任,才能看见人之所需。诗人顾城有一首著名的短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诗人的周围是黑暗,他的内心深处看到的却是光明,理想让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唐代诗人杜甫在自己的房屋被风刮破之后,看到的不仅是自己寒夜难栖,更有天下寒士俱无所依。“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忧国忧民的思想,让他的目光高而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自己遭到贬谪后,仍能放眼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则乐”。仁人之心,可视天下。

如今,国际风去变幻无穷,需要我们擦亮双眼,拭去浮云,因此更需要智者的深邃、仁者的宽广。看见之责,任重而道远。看见,是一门大学问。

试题分析

本次文题为“看见”,从语义上看,“看见”一词的意思是“通过看而理解”,既有“看”的动作,又有“看”的结果,即看到了什么,考生要注意“看”与考生在审题时,可以从补充句子成分方面来考虑。如可以补充主语和宾语,文题则成了“谁看见了什么?”也可以补充主语和状语,文题就变成了“谁怎样看见?”准确地把握题目要求,了解考查者的意图,才能把握方向,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

本题的开放性也决定了其立意多元的特点。考生可以根据文题中材料的提示,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或事件,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来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可以走进生活,表现亲情;可以走进大自然,提示大自然的启示;可以走进历史,挖掘某个人的高尚品质等等。

写作的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童话等都可采用,考生根据自己擅长的体裁来表现即可。

写作思路

思路一:揭去面纱,表现亲情

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表面现象写起,如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写出自己的内心冲突,再从偶然间的某一个生活事件中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发现,或者父母亲一个貌似不起眼的动作,发现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事,写出内心的情感转变,从而写出对父亲母亲的理解,揭示主题。

思路二:走近人物,发现美德

可以走近一个自己平时并不熟悉的人物,在对他的日渐了解中,发现他的优点,揭示小人物身上的不平常之处;也写以走近历史中一个伟人,走进他的情感世界,深入他的爱恨情仇,从而表现一个不同寻常的灵魂;甚至可以走进自己,写出一个未曾发现过的自我。

思路三:高屋建瓴,论述“看见”

可以深入探讨为什么人们看同样的事物,所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左右着人们的“看”等问题,得出“看见”的能力也是需要不断提高,然后通过对优秀人物的“看见”进行深入地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结论。

思路四:触摸自然,得到启示

可以写自己的一次爬山活动,在爬山过程中,看到山的巍峨挺拔而想到山的包容万物而成其之大的道理,揭示人要想变得强大,就必须具有宽容的美德的主题;也可以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获得写作灵感,写出登山的收获,得到的启示。

满分作文点评

 1、内容点评:

本文从如何才能见别人未见的角度来论证了“见别人之未见,是一种智慧”和“见别人之未见,与一个人的人格悉悉相关”,从而论证了论点“看见,是一门学问”。立意深刻,见解独到,表现了小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

 2、表达点评:

多种论证方法的巧妙运用,使论证更加充分。开头运用对比的手法论证了“看见”两种不同的结果:浮光掠影与见仁见智,使人们对学会“看见”的重要性一目了然。战场上带兵的将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等例子,充分证明了“看见,是一种智慧。”

 3、特征点评:

本文内容丰富,论据充足。小作者旁征博引,从古到今,从诗到文,信手拈来,语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足见小作者浓厚文化积淀,使本文有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厚重。这些论据的巧妙运用,充分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作文  作文词条  满分  满分词条  写作  写作词条  终于  终于词条  话题  话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