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孩子,别退缩!勇敢走出舒适圈,眼前的世界...

其实,不仅是阅读,面对陌生的环境、全新的挑战,我们总能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

“我不敢!”

“我不要!”

“我不去!”

是不是很熟悉?孩子的畏惧和躲避心理常常让我们头疼,即使很优秀的孩子,也会有家长认为“他不够努力、还可以更好,现在的状态还是没有尽力”的时候。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迎难而上,但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战胜自己、迎接挑战?我们需要了解“舒适圈”这个概念。

什么是舒适

人在面对一个事物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正向心理学告诉我们:舒适圈、学习圈和恐惧圈是人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三个区域, 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同样可以按照这三个区域来划分:

舒适圈,就是孩子现有能力足以应付的环境。

这个环境包括他的学习、与同学老师的关系等。他的能力已经足以应付这些,过得很舒服,因此叫舒适圈。

例如:孩子已经学会的、在行的技能,跟熟悉的人聊天等等。

学习圈,就是外部环境变了,孩子过得不舒服,但是难度不是非常大,他通过学习和努力让自己成长、增加能力,就能适应。

在这个圈里,他既能通过学习克服困难,也不至于无措,因此叫学习圈。

例如:孩子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接受一个新挑战,或者每天坚持运动等等。

“恐惧圈”则是超出孩子心理和行为能力能够承受的程度,让他感觉有巨大的压力,甚至导致崩溃而想要放弃的区域。

例如:在孩子没有经过训练的情况下让他从事一项极限运动,或者让孩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上台演讲等等。

了解舒适圈,你需要走出这些误区

尊重不等于顺从

现在中国的父母越来越重视教育,也越来越“尊重”孩子。但实际上,很多父母给孩子“爱和自由”的背后是矫枉过正,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顺从”。

比如说,在孩子对舞蹈、音乐、美术等感兴趣的时候,家长二话不说,给孩子报了名,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有了厌倦情绪之后,家长又毫无原则地顺从孩子的决定:“不想学就不学了呗,没事,孩子快乐就好。”

其实,“不要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东西”“孩子快乐就好”这些话,听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是父母的不负责任。

孩子的学习,自然要以尊重其兴趣为前提,但是大部分由兴趣引发的事情,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必然会遇到瓶颈。在瓶颈面前,孩子会本能地退缩,但只要走出舒适圈,坚持下去,兴趣变成了特长,学习圈就会变成新的舒适圈,接下去就是享受。这种乐趣,又会驱动孩子继续深入学习,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但这个结果的前提是,可能要经过一段非常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恰恰是扩展舒适圈的过程。

舒适圈并非一无是处

“想成功,请走出舒适圈!”

“人生短暂,请跳出你的舒适圈!”

舒适圈就是失败圈 !”

…………

在很多人的眼中,如果一个人选择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他就要被贴上“平庸、懦弱、不思进取”的标签。

但实际上,舒适圈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在舒适圈里,我们觉得安全、自然,它提醒我们,什么是我们表现最好、最有成就感的领域。如果没有舒适圈,各行业的精英也难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精进。

但是,舒适圈是可以被突破的。我们一定不要让所谓的舒适圈成为自己的庇护所,故步自封,从不尝试突破,最终变成那个“平庸”的人。

舒适圈需要扩展,而不是逃离

大多数人都会鼓励别人或是勉励自己“冲出”“跳脱”舒适圈,但正向心理学鼓励人们扩大舒适圈,而不是跳出舒适圈。

人只有在“学习圈”内做事、阅读、思考和实践,才会不断地将学习圈的内容转化到自己的舒适圈,而舒适圈越大,人会越自由,越感到“舒适”。

如果一个人的舒适圈太小,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情寥寥无几,只要做点事就是考验,就感觉困难重重、不舒服、做不了,从长远看,“不舒适“反而成了常态。

孩子正处在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阶段。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需要不断挑战未知、不断克服困难的事情,只有自信面对、付出勇气,并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突破舒适圈,将学习圈变成新的舒适圈。

走出舒适圈,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别的小朋友都能爬,你也行……你行的,宝贝!”

在游乐场里,一个小女孩死死抓住攀登架不肯爬上去,妈妈爸爸在旁边鼓励。僵持了好几分钟,孩子终于不情愿地开始往上爬。

可是在一个转弯处,孩子怎么也不敢爬过去,不但自己卡在那里,还把后面跟上来的小朋友堵了一长串。孩子开始大哭,父母还是在一旁软硬兼施。结果,直到孩子哭得浑身大汗淋漓,后面被堵住的孩子哇哇大叫,这对父母才一百个不情愿地把孩子从攀登架的空隙里抱了出去。

对小女孩而言,弯弯曲曲的攀登架无疑超越了她的舒适区。她没能成功挑战自己固然遗憾,但是父母对她的鼓励显然也用力过猛。

孩子不是随时都做好准备走出舒适圈的。在鼓励孩子走出舒适圈之前,家长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孩子做好准备了吗?

面对挑战,没有人想输,但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的,如果因为能力和资源不足以支撑自己的目标而导致压力过大,出现了焦虑、拖延和痛苦的感觉,“学习圈”就变成了“恐惧圈”。

就像上面例子中的小女孩,当她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挑战困难时,父母强行把她推出舒适圈,小女孩因为自身能力和心理准备不足,陷入了缺乏安全感的恐慌,结果自然得不偿失,也无法进步。

这个挑战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前一段时间,“海淀黄庄的疯狂补习班”成了热门话题,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家长的矛盾和不安:别的孩子都在学,我家孩子不学,不就等于退步吗?于是,别的孩子学英语,就跟着报英语班;别的孩子学编程,就跟着报编程班,更不用说奥数班、体育兴趣班、琴棋书画班……

但是,孩子本身是有其天赋和不足的。有些方面对孩子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尝试,然后再决定取舍,不是每个人都要有所谓“全面”的能力。

把时间浪费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却放弃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拿手的事,结果只会离人生目标越来越远。

现在这个时机点对吗?

曾经看过一个极端敏感的女孩走出舒适圈的故事:

一个女孩十分内向敏感,只要去不同场合、见到不认识的人,就会大哭不止;去餐馆吃到不同于家里的食物就躲开,完全不尝试。家长苦恼不已,只好求助于专家。

专家建议:走出家门,从一点点的改变开始。

于是家长想尽了各种办法,一点一滴往前推进。选择孩子在家时喜欢做的活动,只是把地点改一下。例如到公园野餐桌上玩橡皮泥,选择公园里人少的时候玩秋千。随着去公园的次数越来越多,小女孩渐渐习惯了周围的环境,甚至学会了排队等待玩喜爱的秋千。

我相信那个攀登架上的女孩的情况比这个极端敏感的女孩要好得多。如果她的父母选择正确的时机,比如在游乐场人少的时候再让她尝试,或许就不会出现把一群孩子堵在攀登架上的窘况,说不定她就能成功。

我们鼓励走出舒适圈,但也要合情合理。如果在尚未准备好、时机不到的情况下就逼迫孩子扩大舒适圈,那增加的也许不是技能,而是压力。

孩子迈出舒适圈的几个原则

无条件积极关注

“如果绘画比赛能拿前三名,爸爸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场。”

“测验拿满分,宝宝你就是我们家的骄傲。”

“这页字没练完,就没有雪糕吃了。”

你常对孩子说这些话吗?其实在这些话中,得到父母的关注是以孩子达到某项具体要求为条件的,而我们更需要的是“无条件积极关注”。

这个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它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它的基础在于,让孩子明确地感受到,无论他表现得好还是不够好,父母都是爱他的。

这一点,对于跨出舒适圈很重要。因为孩子在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时,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也就没有了防御的必要,孩子畏难的防御心理便会自然化解。有了满满的安全感,孩子才能放开手,无拘束地发展潜能,成为一个积极应对困难的人。 

关注过程比关注结果更重要

心理学教授德韦克在一项研究中,给一些孩子出不同难度的习题,并记录了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话语。

研究过程中,有的孩子在遇到难题时会责备自己,或转移到其他话题以逃避困难,甚至故意一错再错、消极抵抗;还有一部分孩子的表现却截然不同,碰到更难的任务时反而更加兴奋,更愿意去尝试。

由此,德韦克提出了 “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概念: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拒绝尝试,害怕失败;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渴望挑战,拥抱失败。

因为成功对前者来说是足够优秀和聪明,对后者来说却是不断成长和进步。

虽然思维模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并奠定了基础,但思维是可塑的,大脑时刻在发生着变化。因此,通过教孩子关注过程、关注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只关注结果,就能改变思维模式。

具体来说,比如孩子完成了难度更大的拼图时,与其夸赞“宝贝真聪明”,不如对孩子说:“你刚开始的时候连一半都拼不完呢,现在都能拼完整张图了,这是你每天坚持的结果,妈妈/爸爸为你感到骄傲!”

接纳困难,才能克服困难

逃避困难,其实是人之常情。但很多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责备孩子

“加和减怎么都分不清?”

“这么简单,抄怎么都能抄错?”

“上一分钟教的这一分钟就忘,到底有没有用心?”

…………

长此以往,内向敏感的孩子在接连受到否定之后,遇到困难时就会像乌龟一样缩进壳里保护自己,甚至在课堂上有问题也不问老师,更不用说走出舒适圈了。

实际上,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想要逃避的心理,是应该得到家长认同的。

在一次亲子活动中,孩子们被要求在离地面一层楼高的软梯上走一圈,很多孩子就在这个地方定住了不敢动。

下面的家长纷纷鼓励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好怕的,尽管大胆往前走。”只有一位妈妈说道:“宝宝,妈妈知道你有些害怕,你试试带着害怕继续往前走走看,妈妈一直在这儿呢。”

这位妈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与孩子共情,没有忽略掉孩子的真实情绪。对孩子的体验、感受给予肯定,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才能够与内心的恐惧积极共处,而不是硬着头皮强行克服。只有敞开胸怀接纳困难,孩子才能迎难而上。 

合理设置目标

孩子接受某项任务挑战时,如果挑战难度过大,孩子会感到焦虑、恐惧、丧失信心和兴趣;而挑战过于简单,孩子一开始会觉得轻松,但时间一长,就会感到厌倦。 

只有挑战难度适合的困难,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孩子继续挑战的欲望,让孩子更专注地投入,并感到高度兴奋和充实。

因而给孩子设定目标时,应该考虑让他在努力跳一跳的情况下能够够得着。比如孩子学舞蹈跟不上节奏,那就反复练习分解的每个基本动作,直到完全熟练;孩子学习自己给自己剪指甲时,安排他们拿手形纸板尝试,直至可以准确自如地上手。

家长和老师给孩子设置跳起来能够够得着的目标,并将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小目标,困难就变小了,还能有效地激励孩子迎难而上,在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中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第一阅读说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走不出舒适圈,有很大一部分责任在家长。

一些家长太谨小慎微,不敢穿越自己的舒适圈,不愿意学习如何去引导孩子克服困难;也有一些家长没有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强行把他推离舒适圈。

但是,养育孩子,其实是我们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扩大各自的舒适圈,才是教育最好的模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退缩  退缩词条  勇敢  勇敢词条  舒适  舒适词条  眼前  眼前词条  走出  走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