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小学必背...

今天,我们追随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脚步,一起来到山西省,那里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建筑,叫做鹳雀楼鹳雀楼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先来通读一遍这首《登鹳雀楼》读诗,听听王之涣是怎么说的。

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大意:

这首诗讲的是:夕阳依偎着群山渐渐地落下,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流向大海。要想看够更远的美好景色,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鹳雀楼

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跟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一起,被人们称为“四大名楼”。

不过,最初建造这座楼的人,并不是想把它当景点用的。在南北朝时期,这个地方经常打仗,有个名叫宇文护的大将军,为了监视敌人,于是就修了这座高楼。站得高,看得远吗!而因为楼顶上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水鸟,成群结队飞过来休息,所以这座楼就被人称为"鹳雀楼"了。

到了唐朝的时候,这个地方终于平静了下来了,楼上再也不用安排士兵站岗放哨。大家一看,哎!鹳雀楼没人管了,我们上去转转吧。一来二去过来看风景的人越来越多,这里就成了一个著名景点。

旗亭画壁:

王之涣这个人特别有意思,他从小脑子灵活又好学,却有豪侠之气,经常替人打抱不平,看谁受欺负就出手帮人打上一架。二十多岁时,就已是满腹经纶了!

诗人王之涣雕像

有一次,他与王昌龄、高适两位好友相聚酒馆喝酒。三位好友正喝得开心的时候,恰好听到外边的乐队开始唱歌了(在唐代,许多诗歌会被乐班谱曲后传唱)。这时候,王昌龄提议说,我们兄弟三人都是以诗闻名,但是一直都没分出高下,这样吧,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等会儿歌手出场唱谁的诗最多,谁就是第一名怎么样啊。高适和王之涣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很快,歌手开始演唱了,开场第一首曲子的歌词就是王昌龄写的。王昌龄高兴得直拍巴掌,顺手在墙壁上画了一道,而高士和王之涣呢,只点了点头,没吭声。

第一首唱完第二位歌手登场了,这回唱的是高适的诗,高适一听扬起头对王昌龄和王之涣说:"听见了吗,这是我写的!"说完也在墙上画了一道。

连续唱了两首都没有王之涣什么事儿,他正垂头丧气呢。第三首歌唱起来了。这回又是王昌龄的诗,王昌龄乐得直拍桌子道:“听,听听,又是我的,两首了!"说完又在墙上画了一道。

这时候,王之涣却一点儿也不着急。他说:“排在前面出场的这几个歌手都不太出名,出名的歌手都是最后出场的,最后唱的是谁的诗,才能说明谁写得好呢。等会儿最厉害的歌手就要出场了,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诗,那就说明我是最棒的,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跟你们争了,以后喝酒都是我结账。王昌龄和高适听了,哈哈笑着同意了。

等到最后一位大歌星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诗,这一下轮到王之涣得意了,说道:“听,没说错吧,镇场的总是最后才出来吧!”王昌龄和高适皆是大笑点头。

诗文赏析:

诗的前两句王之涣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从这两句诗里,我们可以知道,王之涣是在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登上了鹳雀楼,他先往远处看,看到了夕阳,依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点一点落下去;再往近处看楼下的黄河波涛滚滚,朝着大海的方向奔流不息。这两句诗只用了十个字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一并纳入诗笔之下,恰如一幅山水画轴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

诗的后两句,王之涣又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看到了夕阳,看到了群山,还有黄河,但是诗人想看到更多更美的景色,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尽头,怎么办呢?只好动动腿,再爬一层楼让自己站得更高些了!

大家都知道,后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成了千古传诵名句,用于形容积极向上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用在学习上可以理解为:如果你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句话既可以用来鼓励别人,也可以用来给自己加油打气!

王之涣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站在鹳雀楼上所见之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把哲理与景物融合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小问题:

了解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我们知道这是诗人在游鹳雀楼时写下的,那么同学们在假期里有没有去过一些旅游景点呢,它们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故事! 

“小萌娃爱学习”期待您的持续关注,我们定期更新探讨关于小学孩子生活及学习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与思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万里  万里词条  咫尺  咫尺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  
小学

 孩子在学校跟别的同学打架怎么办

如果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要理智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就说说孩子在学校跟别的同学打架怎么办。操作方法01:问清原因当孩子在学校和别的同学打架了,要先向自己孩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