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从“普通话教学”到“普通话教育”

一、写作缘由

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普通话教学”到“普通话教育”!百思不得其解的今天,难道是灵感忽至?立马把它定为文章的标题,而且,似乎眼前出现一条大道。

入职教育集团两年半,主要讲授《普通话》课程;学生来自二十个左右省区,生源有高职生、中职生和社招的初中毕业生。教学实践中的学情是,绝大多数学生朗读能力很低,交谈无非是谝闲话。就是从作岗前面试“自我介绍”角度看,各届各地来的各类模式学生,仅仅基本能说出客观性的“基本信息”的姓名、身高、来自何处等,但大多说不完整;说不清楚甚至说不出来的是“ 对自己的爱好性格,对社会实践、教学实习的体验、认识,对行业、岗位的理解、向往,对工作、乘客的责任、担当”等等;写份“自我介绍”文稿,东凑西抄,难于上青天。从这些学情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很不了解!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社会市场需求是什么?……”这些问题,他们都无法解答。对职业定位并不清楚,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发向不清楚,心灵是苍白迷茫的。普通话教学中凸显出大问题了。

面对如此现状,我常常思考,如何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呢?

而今,症结分明找到,此路如何走通?“普通话教学”到“普通话教育”,凭一己之力,凭所有普通话老师,也难以承受如此之重,但是我们首先责任在肩。陶行知先生有段话,“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化用先生的这段话——“要想完成普通话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老师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学生,献给国民。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二、普通话教学

1、常规的普通话教学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教学通常有三维目标,讲究用什么方法、技巧来落实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如我们职业技术教育的普通话教学“语流音变”是重点,其中“上声变调”更是重点又是难点,“语言外部技巧”是重点也是难点 。技巧固然重要,却需要有较深厚的语言素养,这就暴露出学生的软肋了。

2、普通话教学中的核心

这个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普通话,重在应用。常见的应用方式有对话、劝说、朗读、朗诵、作报告、自我介绍等,这些应用的效果和水平,必然取决于学生的文化层次、气质内涵和修养品行,而这些恰恰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

3、商鲲院校普通话教学

除了少数学生普通话发音比较标准,除了一般学生稍有地方音的余韵,其余学生的家乡话就特色鲜明了。老师们在矫正方音;在示范,在引领,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将教材利用好,再训练学生朗读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60篇文章,讲参加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注意事项,辅导学生做好岗前面试的“自我介绍”……还得和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谈话。

学生们有些想法——上中职,上高职了,还学那些汉语拼音? 从小就这么说,来这里学半年就能见效?自己又不当播音员!林林总总,积极性自然不高。

4、社会上说普通话的现状及其根源

在北京城听老北京人的聊天儿,生活气息很浓,不同行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 都很有京味儿,地道的北京话,风土人情都在里面蕴含着,厚道醇香。老舍先生的《茶馆》,就是个小世界,北京人群体的浓缩。

已不知从哪年开始,京腔味儿十足却十足的国骂在全国弥漫开来。机场候机厅拥挤,要骂;公交车内争座位,要骂;小车刮擦,要骂;饭店里,饮酒发疯,要骂;医院里,医患关系紧张,要骂;学校里也不缺骂声……污言秽语、胡言乱语、假话空言,由国内弥漫到国外,哪管祖国的脸面?标准的普通话听来哪有什么美感!多了戾气怨气,少了人性人文,普通话无端受严重戕害,校园不能幸免。

5、探寻出路

语言呐,本来是民族的品牌,《最后一课》小弗郎士对德语的珍惜如命,我国抗战沦陷区百姓被迫说日语的惨痛,令人锥心!而今,普通话表里被玷污,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愈是在这样令人痛心的背景下,我愈是感喟,净化普通话语言环境,普通话教学能完成使命吗?只是担子更重了,义不容辞的!陶行知先生的话一次次敲击心房,是提倡普通话教育的时候了!

粗略地想,教学和教育是有很大差别的。教学重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教育则是对人性的滋养,对灵性的呵护,对人生的摆渡,对灵魂的救赎,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活动,没有功利性,没有势利心。教学是教育中的一部分,教育的内涵远大于教学教学不能替代教育,教育可以包容教学,涵养教学。教育到位了,教学的目的就能达到,效果甚佳。普通话教育到位了,普通话教学的效果肯定甚佳;反之,教育缺失,徒有标准的北京语音何益?

三、普通话教育

学好《普通话》课程的关键是具备丰富的知识、严密的思维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学生逐渐修炼成良好的素养,具有浓烈的人文性,这恰恰符合教育的核心“先育人后教书”。

语言从来是一种涵养,需要知识的根基、心灵的阳光、精神的契约和历史的传承;我们祖国的语言更是美不胜收。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字改革是简化汉字,语言方面是全国推广普通话普通话的三个要素,无论是教学还是水平测试,着重只强调了发音的标准、朗读的通顺流畅,人们就似乎渐渐将声情并茂的美读忘却。是的,汉语言声韵动听,音节分明,声调错落有致,美感十足。但是,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语音以音节与文字为一体,在语修逻文营造的的情境中才能发挥作用,以说明事物,叙述事情,抒发感情,表达观点。  

普通话教学的基础上,实施普通话教育,放宽视野看,这其实应该是全民性的,这里先仅谈学校的普通话教育。

我开始尝试。

普通话不仅仅在发音,训练了发音,也应用在朗读、朗诵,谈话、讨论,自我介绍等方面。同时做教材的必要延伸,扩大阅读面,融入人文性。比如,《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其它时事热点报道、时文精彩评论等,感恩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两弹一星”元勋风范等润物无声。

我下载搜集了高质量的大学生演讲视频、老一代朗诵大师殷之光先生、陈铎先生、鲍国安先生和虹云女士、海霞女士等的朗诵视频,还搜集了关于高铁行业迅猛发展形势和方向的视频……适度给学生播放,让他们大长见识。心有鲜花,才能读出花香;心有善意,才能诵出作品的良知;心有大爱,才能喊出时代最强音!

教学方式自然也随之多样化。仅举一例,对联,比较多地体现普通话声调的平平仄仄,更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是传统文化的一枚瑰宝,还有极强的应用功能。将对对联引入课题,学生很感兴趣。

学生成才成人不是老师教会的,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但是,没有老师的引领倡导,就没有契机,更没有奇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室里有一百个学生,不可能个个立竿见影,有部分学生逐渐感悟就善莫大焉;不可能篇篇、次次见效,有些篇目、有几次给学生心灵注入活水,播种树苗,就会有参天大树!

普通话教育的大道上,不会只有我在孤军作战,肯定还会涌现出更多同道者;不会只有悲歌,肯定会有黄钟大吕奏响;陶行知教育思想不仅在那个时代的乡村教育中开花结果,也一定会在新时代的普通话教育中绽放文明之新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普通话  普通话词条  教学  教学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教师

 成功的教育须践行十句话

1、重视自己的儿童教育。2、学习和钻研本身就是信仰的组成部分。3、智慧是你怎么样把你知道的东西和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4、学习应该是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