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6个方面分析:B端需求思考方法

大家可能已经在各种网站上看过许多B端需求的各种分析方法,作为一个运营商合作方的产品经理,也就是乙方产品经理(笑),笔者也斗胆来谈谈相关的一些B端需求思考方法。

一、什么情况下,谁,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是笔者了解到任何需求时的第一反应,笔者通常与许多不懂业务、没有产品思维的运营人员、B端用户打交道。当他们向笔者反馈需求时,通常会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比如:要什么功能之类的;亦或会将BUG当做需求来提出。

这时笔者需要将用户的思维拉回笔者的框架:“什么情况下,谁,遇到了什么问题?”,避免需求提出人的“解决方案”掩盖了真实的问题。

二、用户的目的是什么?

当了解到用户的问题之后,可以进一步推测得到用户的目的,笔者见到最多的需求最终目的就是用户想偷懒:)

下一步需要评估这个目的是否合理。

不是每一个目的都是合理的,作为系统的维护者,通常会与用户的需求产生冲突。比如:敏感数据相关、危及安全的目的就需要谨慎考虑。对于不合理的目的,尝试是否可以通过数种合理的方案组合来达到,如果确实无法达到,则直接拒绝。

三、谁的利益会受损?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需求实现了,谁会受益?谁会受损?

举个例子:现在有个请假流程,需求提出人要求新增一个需求:请假必须由人事部经理审批,这时候需要考虑到人事部经理了。这个需求将会大大增加人事部经理的工作量,导致人事部经理的利益受损,毕竟谁都希望工作能少则少,不希望自己的工作量平白无故地增加。此时人事部作为利益相关者,应当要一同评审该需求,共同评估新流程与旧流程的优缺点。

需求评估阶段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有助于减少需求上线之后利益相关者的反弹。毕竟,不论哪个产品经理都不希望需求上线之后遭到用户的一片骂声。

当然,如果利益相关者无法出席需求评审会,则需要产品经理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上去考虑这个需求,做出准确的预估。

四、现有功能是怎么样的?能否满足需求

针对用户的目标,系统中现有功能是否已经可以满足?

如果业已有类似的功能,或功能组合,则该需求不再需要评审,直接告诉用户具体的操作方法即可。

五、有多少种方案

通常实现一个需求方案都有很多种,产品经理需要列举所有的解决方案,思考每一个方案可能会涉及到的系统模块,每一个解决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规避方法,方案的实现难易程度等。

通常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很多,通常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时间。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通常选择相对容易实现的方案,其次是要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

通常一个需求非常紧急时,需要首先实施临时方案,以快速响应,后续需要考虑最终的方案,此时可能会存在临时方案与最终方案的兼容性问题。对于临时方案如何顺滑过度至最终方案,也是产品经理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六、方案的配套工作有哪些?需要谁配合?

确定完方案路线后,产品经理下一步需要考虑:除了开发工作,还有哪些配套工作?

例如:总有一些数据需要在需求上线时进行初始化,这些数据需要产品经理牵头提前收集。

哪些存量数据需要初始化?初始化成怎么样的?

这是需要产品经理制定详细的数据初始化策略等,这些工作都是功能上线时必须要做的。

题外话1:如何对需求进行抽象?

笔者现在负责的系统中,存在许多个性化的功能,比如:有些功能,同一角色的用户,用起来就不一样的,针对这类功能,需要产品经理有勇气有魄力去统一起来。

另外有些需求,例如:上交附小需要在8月25日至9月25日免费使用学生管理功能。

这类需求可以进一步进行抽象,可以将学校、时间段、功能点抽象出来,做成可以配置的模式。后续有更多的学校需要申请免费功能时,就可以使用该配置功能进行快速配置了,完全无需开发。当系统越来越多这种配置时,系统就变得越来越灵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方面  方面词条  思考  思考词条  需求  需求词条  方法  方法词条  分析  分析词条  
产品

 互联网产品经理应该做什么?

互联网产品经理应该做什么,我个人总结了一句话:“目标用户需求转化”下面我们来听一下这句话怎么解释,先拆分成两个关键词来解释:一、目标用户目标用户是谁,这里的涉及...(展开)

产品

 做一个有洁癖的产品经理

自己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每天在资源协调、人员培养和方向把控之间周旋的工作状态。但其实最享受和乐意的,还是讨论和设计产品方案。工作中没有时间亲自动手,只能在周末的键...(展开)

产品

 互联网bigger来了:离开产品...

互联网思维之产品篇《三体》里面讲,宇宙可能会从11维降到1维,那么最后那一维是什么?答案:产品。我的互联网思维最基层那一维是:产品。如果给产品插上翅膀,我会加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