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用“贴吧式”思维看搜狐新闻客户端

【摘要】一个老牌互联网公司在移动端的使命有多大?一是,广告;二是,社交;三是,O2O;四是,游戏;五是,分发平台。除分发平台是流量因素外,上述其它四种都是围绕ID体系来展开。百度贴吧的内容门槛低,或者说内容参与度很高,就比自媒体更容易展开ID化。

 

 

搜狐新闻客户端需要“贴吧式”思维。

先谈搜狐新闻客户端。搜狐的人和我说,除搜狐视频外,移动新闻客户端是搜狐最重要的一张牌。

这意味着,新闻客户端是搜狐的战略级产品。也就是说,全搜狐的资源都会向其倾斜;也就是说,这个产品需要集更多的元素于一身,否则谈不上战略级。

微信是腾讯的战略级,因此,你能看到,微信在承载着腾讯更多的元素。随着微信在腾讯内部的战略升级,它不可能只是一个当初的移动通讯软件。

同理,搜狐新闻客户端是搜狐的战略级产品。因此,随着它的战略升级,它也不可能还只是一个手机上看新闻的软件。

如果你同意上述,那就不要把搜狐新闻客户端看成一个看新闻的东西,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的未来变化,一步一步的变化,在慢慢的变化中,以达到搜狐的战略要求。

既然是搜狐的战略级,那就需要承载搜狐的更多的使命。一个老牌互联网公司在移动端的使命有多大?一是,广告;二是,社交;三是,O2O;四是,游戏;五是,分发平台。

明眼人看到,除分发平台是流量因素外,上述其它四种都是围绕ID体系来展开。有人说,广告也是流量因素。这话不错,但在移动端,可展现的广告位有限,更多需要依赖用户的行为数据来匹配广告,还是离不开ID体系。

搜狐不是腾讯,没有ID体系优势。搜狐也不是新浪,新浪因为微博还算是一个有ID体系的公司。搜狐也不是网易,网易邮箱有一些用户基础,邮箱有ID体系。但网易也好不到哪去,网易只把邮箱的技术搞好了,却没有把邮箱的产品理解透,中国人本来用邮箱频率就低,在移动端更是少用邮箱,网易没有像腾讯广研那样把邮箱架构理解成即时信息交互,因此网易的邮箱ID如今也算不上是一个广义的ID了。

 

扯远了,回到搜狐,没有ID体系怎么搞?

搜狐的渐进式变法是,用新闻客户端切入移动端,再在新闻客户端上开展自媒体来打造ID体系。

有了ID体系,就可以标记每个用户在移动端的浏览行为,根据浏览行为的数据挖掘,就能够匹配精准广告。不是说这些行为在没有ID体系的时候就无法收集,也是可以收集,但只是以IP为单位,或者以一个手机终端为单位来收集,而不是以人为单位来收集,你在其他IP上网或者换了手机、跨平台浏览的话,都无法以一个人为单位的行为来整理数据。

再回到广告,在手机屏上靠贴片来展现广告是贴不了多少的,更多是基于ID体系的精准匹配广告。也基于此,才有了昨天搜狐WORLD营销大会所讲的种种广告方案,才能实现跨终端的跟踪用户广告。

当然,除了广告,有了ID体系之后,社交、O2O、游戏也都有了发展的基础。

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以最好的方式在新闻客户端上搭建ID体系?搜狐的解决方案是:自媒体。让自媒体成为新闻的常态化,也就是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通过自媒体在搜狐新闻客户端上发文章,那么人人都在搜狐新闻客户端上有了ID,从而实现搜狐的ID体系。

可以看到的是,搜狐让自媒体形成了可订阅化,这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单向的follow关系。如果把单向的follow关系用来定义微博的话,那么搜狐正是要把新闻客户端变成微博,具有自然follow关系的是自媒体ID,而新闻频道内容是B2C的可定制内容。

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微博是有140字限制的内容订阅,而搜狐新闻客户端是不限制字数的自媒体订阅,再加上新闻频道内容的定制。不同的感觉是,微博是个人在发布和关注,而搜狐新闻客户端是在个人上套了一个自媒体的马甲在发布和订阅。

这种建立在ID体系的定制化、订阅化,除满足搜狐的移动战略逻辑外,也满足媒体逻辑。未来的新闻走向一定是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个性化如何实现?就靠新闻内容的定制。新闻内容如何来定制?不是简单的频道化,而是把新闻属性更加碎片性的划分,更碎片性的来定标签,通过更碎片性的标签化来订阅,这样才越精准,这样也更有利于广告的配送。

但我要说的是,自媒体是有门槛的,并不是人人都具有一定水准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人人都有贡献有质量内容的能力。这种门槛将影响搜狐新闻客户端的ID化。

看看百度贴吧,与搜狐新闻客户端一样,百度贴吧也是基于兴趣内容(新闻内容的订阅也可以理解为兴趣内容)来展开的ID化,而不是腾讯的微信、QQ基于线下关系映射到线上的ID化。

但百度贴吧的内容门槛低,或者说内容参与度很高,就比自媒体更容易展开ID化。

如何做到贴吧这种内容参与的低门槛呢?

一是,搜狐新闻客户端应该在要闻、娱乐、体育等频道之外,提供更多的长尾内容标签,可以看看贴吧最火的是什么内容标签,通过内容的降维,来带动用户的高互动参与度。从而推进ID化。之前,搜狐论坛较火的内容标签可以整合进来。

二是,有了上述的ID化,就可以增设群组的方式。群组也是基于兴趣内容的维度来标签化内容的,群组也是可订阅的,不同的是,它不是官方推出的内容标签化,而是用户自发的内容标签化。

三是,基于ID的用户通讯。群组关系把用户的兴趣划分更加垂直了,也因此,基于更为聚焦的兴趣,让用户之间产生了私下的一对一的交流需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搜狐  搜狐词条  贴吧  贴吧词条  客户端  客户端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新闻  新闻词条  
设计

 巧用手势 善待用户

[核心提示] 越来越多的手势加入到应用中实际上增加了用户学习成本。我们是否能创造一个可以适用于大部分应用的手势操作,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呢?在这个手机屏...(展开)

设计

 5项指标,提升用户体验

伴随互联网下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让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产品,打破了以往的地域消费限制。价格逐渐趋于透明,供求关系发生改变。互联网磨平了竞争围墙与...(展开)

设计

 App使用:简洁,还是个性化

比较iPhone和Android向来是件有趣的事情。iPhone通过控制整个移动产业链,硬件、软件、内容、服务,打造了一个封闭的平台,为其用户提供了高度一致的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