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从长尾理论和二八定律的比较去看用户体验

  当在设计中我们讨论到,对于一个功能或元素是否应该添加的时候,秉承“如无所需、勿增实体”的原则,我们通常会放弃只有小众/小部分人群才会使用的功能或元素,这个小众/小部分人群的判断便会借用到经典的“马特莱定律”,又称“二八定律”。2004年长尾理论提出之后,便又开始充斥“长尾对二八定律颠覆”的说法,在经济学里提出了“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比较长尾理论和二八定律,在我们设计准则中,它们又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让我们先来大概了解一下支撑它们的依据:

  “长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幂律(Power Laws)和帕累托分布(Pareto)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就如下图,与二八定律不同是,长尾理论中“尾巴”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二八定律的统计图形如一个英文字母L,20%是一竖,窄而高,80%是一横,宽而低。一横的面积与一竖相仿。

  一些真实数据支撑着这个理论,如沃尔玛库存中热度低的唱片和热度高的销量相仿;Google目前有约一半生意来自小网站;亚马逊总销量中少数畅销书约占一半,绝大多数的冷门书占另一半;等等。

  但盲目的认为那些冷门就一定可以挖掘出巨大价值,就错了,在这些例子中显而易见的是,长尾理论谈论的是销售量,而不是利润。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做到成本足够低、以及尽可能“长”的“尾”被用户发现,才能得到长尾带来的价值。延伸到我们对用户体验的判断,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去做权衡:

  一、 用户体验的成本。每增加一个元素,对于用户体验来说意味着什么?用户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这个元素用户在一堆元素中找到其中一个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新增的元素还可能造成用户视线里“烦人的东西”又增加了一些,而影响他的好心情;在操作和流程的层面上,每增加一个步骤,用户失败的几率便会增大一些,不管是因为技术原因还是用户使用的原因;等等此类,都是对于用户体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成本。那么回到长尾和二八的对比,我们真正要去探索那99%的冷元素、冷功能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能够做到很好的控制这些体验成本。

  二、尽可能长的尾被用户发现。这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元素,一方面,你的尾真的要足够长,另一方面,这个足够长的尾还要能被用户找到。先说第一方面,即使时互联网行业,想要做到产品或功能的覆盖面极广,也是需要耗费不小的成本,我们的体验设计环节应该考虑足够的“用户创造”,通过用户在一定程度的平台上自发的创造内容,可以让长尾的性价比更高;再说第二方面,因为体验成本的考虑,我们不能将所有的产品和功能无差别的投放给用户,对于热度高的元素要合理的展示,对于热度低的元素则要合理的引导,它们的体验设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关于一个功能或元素要还是不要的讨论,引用爱因斯坦同学的一句作为结尾吧:万事万物应该尽量简单,而不是更简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定律  定律词条  理论  理论词条  比较  比较词条  体验  体验词条  用户  用户词条  
交互

 如何在界面设计中“色”诱用户?

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最佳地搭配颜色,诱导用户视线?是不是在为图标选择什么颜色而烦恼,反反复复地尝试,总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是不是总在羡慕“别人家的设计”,而苦于无...(展开)

交互

 Feedly创始人聊聊改版实战经...

郭楠:作为一个移动界面设计师,如果你已经细细读过Material Design的设计指引,那么这篇文章是一篇很好的设计案例。如果你还没有读过,那这篇文章一定是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