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凡事包办型父母易导致孩子长大“啃老”

 近日,媒体爆出一则新闻,一名家长竟动用9名下属花了3天为12岁的女儿写寒假作业。乍下看还以为是在吐槽孩子作业多,负担重,细读后方知其实践作业还蛮有创意和养分。尽管荒唐,动用下属为女儿做作业折射出的却是一些家长潜意识里对孩子成长的替代与包办。

  我们的社会上不乏一些无时无刻不围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他们担心孩子小,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只要孩子遇到一点困难,他们就会立刻出现,为孩子解决问题。但日后不断上演的悲剧,似乎成了对包办型父母的绝妙讥讽。那么,日常生活中父母常爱包办哪些事?为孩子包办一切是“暴力”吗?

  新闻事件

  “拼爹”催生“包办作业”

  报道称,浙江家长动用9名下属为女儿写寒假作业,包括摄像画画写作文等形式可选,9人却花了3天,熬了2个通宵,才将本该“四选一”的全部四道“微作业”完成。按理说,完成这个体验式的作业并不难,只要家长带着孩子到家乡转一转,用孩子充满童真的独特视角去观察和发现,再用彩笔绘制一幅图画或者四格漫画,展现家乡美景,或者拿起相机、手机进行拍摄就行了。而就是这么一道不甚复杂的作业,却被父亲指派给下属完成,孩子非但一点儿也不参与,更要求四道题全做。

  郑州市19中的老师李艳静说:“做作业的初衷就是让孩子学以致用、温故知新,通过动手动脑,让孩子对学过的东西强化记忆、消化理解,从而变知识为能力。做作业,亲自动手方有果,求学问,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个家长的所作所为说白了就是让孩子能交上作业蒙混过关,这样的作业不做不交也罢。”

  “太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因宠溺而忤逆的李某了。”郑州中原区伊河路小学的家长吴先生表示,两者的相似点都是有“手握有大量可调配资源”的牛爹,都是家长出面包办,“溺爱非真爱,娇子如杀子!这难道不是一种提醒和警示吗?”

  记者调查

  家教成了替写作业的工具

  在河南师范大学读研[微博]的小刘介绍,至今她已做了5年家教,见识过不少在家里父母越俎代庖包办孩子成长事项的情况。“越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孩子,越爱闹情绪,而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常挺身而出尽其所能为孩子摆平一切。”

  小刘说她最失败的一次家教经历至今仍刻骨铭心,在那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里,她只上了几次课,便把孩子的父母“炒鱿鱼”了。原来,小刘最先是被请去给家中将要参加中招考试的哥哥补习英语的,由于孩子父母很忙,半个月后请求小刘顺便花半小时来敦促上小学二年级的妹妹写完家庭作业。小姑娘每天需要动笔的就是一页算术题和两页汉字描红,而处理这些“小菜”的时间却成了小刘每次最难挨的时光。

  “第一天小姑娘写描红汉字时,怕描得不好,让我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画写,不握就不写。第二天,当我握着小姑娘的手刚写了几个字,就发现那孩子手竟一点儿力都不用,我说她偷懒,她干脆手连笔都不碰了。做数学作业时,每道题都问我要答案。”小刘说到了第三天,小姑娘竟把作业都甩给她处理。正在小刘苦口婆心说教时,孩子的母亲回来了,小姑娘一见到亲人就哭闹起来,称被老师欺负了。小刘正要说明情况,却被孩子母亲张口的一句话雷住了:“孩子还小,作业会了就行,不想写你就帮她写,我们付双倍课时费不就成了!”“不成!原来我不是来做家教的,而是来充当写作业工具的!”小刘气愤地说。

  成长烦恼

  家长“坑孩”孩“坑爹”

  有些家长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做完作业了,帮孩子整理书包;偶尔忘带课本或作业,第二天赶紧给孩子送过去;孩子在学校跟小朋友打架,有父母出面调停;送孩子上学被堵在大门外,却恨不得跟到孩子座位上……这种“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学生过度依赖家长”的现象在很多家庭蔓延,家长们认为这样做是出于自己的责任心。

  这种包办型家长又称为“直升机父母”,他们似乎总是围绕在孩子身边,担心孩子太小,能力不足,遇到的很多问题凭一己之力解决不了,希望一切都能帮孩子分担,就像时刻盘旋在孩子头上的直升机。只要孩子遇到一点困难,他们就会马上“空降”,护着孩子搞定一切。

  其实,这样做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生活上,孩子会使唤妈妈帮他做事并觉得理所应当;草草做完的作业,会由爸爸帮帮忙检查指正;甚至到学校老师检查作业发现作业没带,还会埋怨妈妈没把作业装进书包……

  其实,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从小被父母看管,潜意识中,对父母的包办进行着扭曲的抗议,小时候顶嘴、逃学,长大后“啃老”、“坑爹”,并养成暴躁易怒、沉默寡言的性格。面对这样的孩子,很多家长不解了:为何自己倾尽所能地培养孩子,他们却并不领情呢?

  专家解析

  包办一切是种“暴力”

  “为孩子包办一切是‘暴力’,而且是一种打着爱的名义的‘暴力’!”刘鸿雅不仅是一名小学老师,也是一位13岁男孩的妈妈,她认为,在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各个阶段,尝试、探索、实践、失败都充当着重要角色。

  孩子都是在体验和尝试中建立自信心,家长一旦包办了一切会将这个过程取消,进一步剥夺孩子经历失败、犯错,并从中思考、体验、总结的机会,那么孩子也会出现能力差、自信心差甚至没主见等问题。

  “教育的功利车轮牵动家庭教育的错位,包办或揠苗助长,却疏忽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当孩子没了充足的磨练与砥砺,将来只会削减孩子自主的发展空间。也会对孩子将来决策判断、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养成,造成伤害。试想下,一个依赖性很强、经不起挫折的孩子,能有多少社会适应生存能力?”刘老师说。

  另外,父母总觉得自己比孩子强,便时刻保持一种警惕的状态,观察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了解到孩子的想法跟自己的想法有出入时,家长会用“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来强迫孩子遵照自己的意愿。这样的父母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而这种情绪无疑也容易传染给孩子孩子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就会越依赖父母,并对父母寄予很高的期望。而父母长期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对其自身的发展也不利。

  培养建议

  放开手,孩子飞得更高

  “你想培养一个什么孩子就该采取相应的教育理念。我们的社会,因为高考[微博]和未来生存的压力,从开始‘可怜天下父母心’又转而同情十二年苦读的学子们,却没有找到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学会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不仅包括生活上的事情,也包括学习上的事情。父母要做的无非就是从小给孩子灌输这个简单的道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州一中老师许小安表示。

  对于那些包办型的父母,许老师建议,不妨向后退一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自由来发展,不要一遇事就过于疼惜和紧张孩子。同时,家长们还应看到孩子之间的差异,家长应学会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长,这往往是很多家长难以做到的。

  意识到不能看护孩子一辈子的父母,该如何一步步培养孩子的能力呢?在学习和生活上:上小学前很多事情需要家长拉上孩子一起做。上了小学便要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可以告诉父母,父母会帮助他;遇到问题,则要找老师请求帮助。到了三年级后,遇到问题便要先自己想办法,解决不了的再找家长或老师沟通。上了中学后则要学会选择,了解并掌握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生活上的事,家长要说明白,帮孩子做只是心疼他,帮他分担,并不是家长非做不可。

  “如果我们能够撒开一点手,就会看到孩子可以自己蹒跚走路,虽然走得不远还会跌倒,尚需要父母的扶持。但当有一天我们放开手,就会发现孩子已经走得非常稳,我们只需在旁简单指点就好。如果我们离他再远一点,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已是能展翅翱翔在蓝天上的鲲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包办  包办词条  凡事  凡事词条  长大  长大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  导致  导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