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推进学位建设要警惕两种现象

中小学尤其是普通高中学位资源紧缺,是各地教育部门亟需解决的民生难题,也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需补齐的短板。一些地方通过加强学位资源监测预警、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等方式,强力推进学位建设,在解决“入学难”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规划落实走样、学校建设不合理等原因,学位数量虽有增加,却不能真正满足老百姓的上学需求。

一是民办学校挤占公办教育资源。北京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学位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严格落实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育用地,完善办学条件标准,建立中小学建设项目库,补齐教育设施欠账。观照现实,一些地方政府以财力不足为由,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把专项规划中的公办学校建成民办学校,学位数量虽增加了几百甚至上千,但老百姓享受“家门口”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却被篡改。

规划中的公办学校变成收费不低的民办学校,老百姓不得已上访维权,进而出现群体性事件。迫于维稳压力,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以政府购买学位的方式,满足老百姓就近入学的需求。对此,有的地方官员以“花小钱办大事”作为减少教育投入的托词。殊不知,这样的短视行为会损害地方教育的长远发展,甚至会出现教育生态难以修复的严重后果。

二是教育成为拉动房地产野蛮上涨的推手。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借学位资源短缺,大搞“教育小镇”建设,把中小学校建在城郊结合部,甚至荒无人烟的“开发区”。更有甚者,以集团化办学为名,借名校之名在城郊或县城空旷地域建设分校,搞所谓的“输出管理”。实质上,所谓的名校也就是安排一两个中层干部到分校当执行校长而已。

分校增加的学位因为贴上了名校标签,一下子拉热了学校周边的房地产。更为吊诡的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门领导、名校校长主动或被动地出席房地产商的开盘活动,房地产商则以“有照为证”忽悠一批人抢购名校学区房。

基于上述现象,地方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挤掉学位建设的水分,严格按照“两个只增不减”加大教育投入,要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学校和学位建设,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真正把关系民生的大事办实、办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推进学位建设要警惕两种现象  学位  学位词条  警惕  警惕词条  推进  推进词条  现象  现象词条  建设  建设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