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就近入学”的法定要求不容随意践踏

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务平台上,多位福州当地市民匿名发帖投诉孩子不能就近入学。有家长听说,今年9月福州市延安中学国光校区的招生计划可能会从原定的“就近入学”改为摇号。对于这一变化,家长表示不能理解,其从相关资料获悉,延安中学国光校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福州市大儒世家片区适龄孩子的就近入学需求。对此,福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在具体招生政策还没有出台前,会充分考虑民众的诉求,将在十个工作日内给出明确答复。(6月7日 澎湃新闻)

《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是法定的义务与权利,地方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无条件认真执行。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义务教育发展渐趋均衡,“就近入学”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与推进。然而,部分地区校际差距依然存在,名校效应持续释放,房地产开发集中在名校周围,名校周边生源数量急剧增加,以至于教育资源出现结构性短缺,满足不了区域内学生“就近入学”的需要。

优质学校生源暴涨,大班额、大校额新增,成为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与新矛盾,这又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的不均衡。

在行政区域内,生源总数是一定的。优质学校周边住宅区域人群聚集,必然形成“吸虹效应”,致使非优质学校周边的生源外流,进而形成一定的校际生源差,出现学校学位容量与生源不均衡的潜在矛盾。

为破解这道难题,教育主管部门往往采取电脑派位摇号的方式,对优质学校生源予以分流,并实行大学区制,使学生被动转向非优质学校,试图通过政策性杠杆推动生源均衡。然而,学区并非地理意义的学区,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应运用而生,给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带来一定的阻碍。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就近入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公平的要义,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导向。校际生源产生差异,不能满足教育需求,必然是教育布局出现了问题。这种布局的不合理,一方面源自外部,优质学校周边人口过度集中;另一方面来自教育内部,学校之间潜在的质量差异。

仅通过电脑派位解决这个问题,不但不能触及实质,还会带来新的矛盾,损害居住在学校附近而未被电脑派位录取学生的切身利益。因而,相关部门必须通过深层的教育体制改革,着力破解这一难题。

一方面,学校布局要与城市布局融为一体,区域内每所学校的服务半径相对固定,且能满足周边小区适龄儿童入学的需要。对不能满足区域内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要的区域,要通过新建学校、推进小区配套学校等,着力保障学生入学。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教师无校籍管理等措施,全面推进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优质学校,规避择校现象或学区房变相择校现象的发生。

教育要以人民为中心,要为人民服务,“就近入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均衡,更是为了人民群众。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尽可能地为人民群众着想,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就近  就近词条  践踏  践踏词条  法定  法定词条  入学  入学词条  不容  不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