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不能只盯着师资和设施

近日,一篇《“博士村”创奇迹 乡村需要更多的教育逆袭》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位于河南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的陶桥村,虽然只有231户、991人,却前后走出了200多名大学生,其中博士13名,硕士21名。

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村庄,取得如此骄人的育人成绩,着实称得上奇迹。但在笔者的印象中,类似的博士村并非独此一家。湖南秧田村,30年来,出了21位全日制博士、数百位硕士;江西的东郭村,出了7个博士,硕士、大学生更是不胜枚举;广东的西村,也先后出了41位博士,有的家庭甚至是一门三博士、两代六博士……简单的数据罗列并无太多意义,找出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博士村的共性,对探索如何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通过梳理有关博士村的报道,笔者发现,良好的家教和学生本人的上进心,是其中的共同因素。

行文至此,不由得想到了前些日子回老家的所见所闻。由于职业的原因,几乎所有的亲友都会和我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交流中,我吃惊地发现,面对孩子不太理想的成绩,家长无一例外地将原因归咎于农村教师水平不高且不负责任。作为教师,虽然我笃定地告诉他们,孩子的学习成绩关键取决于自己,老师绝对不是决性定因素,但大家对此似乎并不买账。

博士村的出现给我的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同样处在教育并不发达的农村,为什么这些村庄的孩子能脱颖而出呢?同样的师资和设施,为什么隔壁村子没有成为名副其实的博士村?这是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不仅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支持优秀教师到农村和偏远地区任教,还投入巨资对农村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进行更新换代。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无论国家还是地方,均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以往的情况看,所有投入都指向师资配备和设施配套。走进今天的乡村小学,许多教学设施早已今非昔比,许多学校在职教师的学历、职称和教学水平与城区学校并无太大区别。但遗憾的是,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环境之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实事求是地讲,目前的中国,在许多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再先进的设施、再高超的师资,都无法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师资和设施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但要想使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仅仅盯着师资和设施显然不够。只有引导农村家长转变观念,帮助农村孩子树立学习信心,在农村地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广大农家子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农村地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师资  师资词条  中小学  中小学词条  设施  设施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  提高  提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