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戒尺进校”也要惩戒有度

“熊孩子”在校犯错,老师应如何教育?近年来,师生关系、家校关系颇为敏感,老师们陷入“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有老师苦恼: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不会管,也不敢管。对此,有教育界人士呼吁,“请把惩戒权交给老师”。

四川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对此进行了大胆尝试。该校从2018年3月开始“请戒尺进课堂”,对违规学生实施轻微惩戒。“戒尺进校”后的效果如何?“这一年多来使用戒尺得当的班级,班风、学风都有很大的改进。”大竹县第二小学校长沈逢春说。

“惩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教”字的甲骨文中,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只教鞭或棍子,左下方是个“子”字,代表小孩,“子”字上面的两个叉代表知识,意为教授孩子学习文化知识,鞭策、惩戒是必不可少手段。因此,在封建时代的私塾或官学中,戒尺既是必备的教具,也是教师权威性的重要标志。

现代社会,随着教育民主化呼声的高涨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入,尊重孩子人格,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在这一观念主导下,“惩戒文化”逐渐式微,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走向对立,教师因管教学生而被处理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不敢管,也不会管,惩戒和体罚成了教育的禁区,成为教师不敢触摸的“高压线”。

惩戒是教育必要的手段。尊重孩子没有错,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需要成人的引导和规则的约束,若任其自由发展,必然像疯长的树木,枝蔓杂乱,最终难以长成参天大树。教育惩戒就像是园丁手中的剪刀,根据环境、气候和树木的长势,对其进行必要的修剪,最终才能促其长成有用之材。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孩子成长的不尊重。

但是,惩戒绝不等于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也不在于通过惩戒让学生害怕教师或者无条件地服从老师,使其成为没有主见、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顺民。惩戒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适当惩罚,让其戒除不良习惯和言行,朝着更加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方向努力。“戒尺”是有刻度的,同样,“戒尺进校”也要惩戒有度。

四川这所小学在推进“戒尺进校”时,由于正确把握了惩戒的“度”,实施一年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首先,他们将《弟子规》刻于戒尺之上。《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经典,规定了孩子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准则,虽然其中有封建糟粕,但语言朗朗上口,说理形象,不失为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好教材。孩子每天在教室里看到刻有《弟子规》的戒尺,既温习其中的做人准则,也理解了戒尺的含义。从这一意义上讲,戒尺实则成了规范学生做人的文化符号。

其次,学校对于戒尺的使用流程有明确的规定,具体为“一请二问三惩四慰”。 第一步,请戒尺,犯错的学生恭敬地请出戒尺,送到老师手中;第二步,老师拿着戒尺问学生,“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对你动戒尺,你错在哪里,将来还会犯这种错误吗”,学生进行回复;第三步,惩戒。所谓惩戒,就是轻打学生手板两下,老师在打之前也会自己试一下力度。但是要在班级纪律整顿好之后再打,让大家见证这个过程,目的是要大家把戒尺当成班级的“法”,从而知敬畏,懂规矩。第四步,“慰”,即心理抚慰。告诉学生,“虽然犯错了,但是只要改正了,依旧是好孩子,老师依旧很喜欢你”。

这所学校的“一请二问三惩四慰”,既严肃庄重,又充满人情味,是戒尺使用的度,也是惩戒教育应当遵循的度。惩戒教育不是教师无原则的发泄情绪,而是首先要让被惩戒的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要被惩戒,这就是教育中的晓之以理;其次要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实施惩戒,让大家见证这一过程,以达到惩一戒众的目的;最值得推崇的是教师的心理抚慰,教师不歧视被惩戒的学生,而是解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为学生加油鼓劲,这就是教育中的动之以情。如果能持之以恒这样做,惩戒教育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戒尺进校”也要惩戒有度  戒尺  戒尺词条  进校  进校词条  惩戒  惩戒词条  有度  有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