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禁止‘差生’参加中考”,伤害的不只是后进生

针对山东东明“100多名学生疑成绩差被强迫不能参加中考”,山东省教育厅4月21日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从中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宣传解读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类型,严禁强制初三学生分流和剥夺学生中考权利。

此前,网曝山东省东明县万福中学不让学习成绩差的初三学生参加中考,这部分学生被“分流”回家。涉事学校初中部王校长表示,“原则上,期中考试前全部回家,但还采取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而当地教育局回应称,并没有强制学生不参加中考,系老师理解文件精神有误,已对该班主任进行免职处理。

究竟是学生家长自愿分流,还是班主任老师误读了政策,我们不得而知。最终,班主任对此背锅,看似息事宁人,实则无益。网络检索发现,类似的“劝回”新闻年年都会上演。禁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考,劝其上职校。东明万福中学不是第一所,也绝不是最后一所。

放眼现实,禁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参加中考,既有高中升学率考核之下的压力与苦衷,也有中职招生尴尬之惆怅。多数人抨击“禁止‘差生’参加中考”是升学率惹的祸,但我们也应当读到“禁止‘差生’参加中考”语境里中职学校招生的无奈和苦楚。

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同属于高中阶段学校,中职学校难道就不要“升学率”?中职学校招生就一定要招“差生”,甚至是不参加中考的“差生”?

教育部屡次强调严肃中职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纪律,强调中职和普高的规模要相当。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原则上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职学校分流。但是,具体引导和分流中,部分地方学校走偏。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上中职,几乎成了中职学校的标配。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大都戴着有色眼镜,只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谁愿意去读中职呢?

就中职招生来看,宣传解读政策,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类型,是少不了的规定动作。但在此过程中,始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说服差生”:中考前自主招生说服“差生”;中考后说服被普通高中淘汰的学生。

“差生”上中职,不是教育分流政策的结果,而是扭曲的教育政绩观结出的苦果。一方面要追求高升学率,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职普比大体相当”。“差生”自然而然成了中职、普高竞争下的最佳人选和最适合的“牺牲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学校是最能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权利的地方,绝不能因“成绩差”而禁止其参加中考,强制剥夺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和参加中考的权利,也不能以“差生”的名义动员其接受“最适合的教育”——职业教育。违背学生意愿,强迫学生分流,既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也贬低了职业教育,拉低了职业教育的地位。

“差生”上中职,中职俨然成了“差生收留所”。长此以往,中职教育既丧失了尊严,也没有了地位,更难保质量。如此,谈中职教育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

职业教育必须要有质量、有地位、有尊严,“差生”绝不是职业教育的代名词。2019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类型教育”“同等重要”,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地位。中国制造2025、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必须把职业教育的质量、地位、尊严提升到一定高度。现在看来,打破“禁止‘差生’参加中考”的落后政绩观、教育观,剔除“‘差生’上中职”的陈腐观念,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发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后进生  后进生词条  差生  差生词条  中考  中考词条  伤害  伤害词条  禁止  禁止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