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家长总想为孩子“求关注”,这是“教育焦虑症”

“今日开学,从此便入江湖。”开学第一天,天津一位家长在朋友圈晒出孩子的背影,配上如此评论。话中深意自现,学校无疑是大社会的小缩影,酸甜苦辣,人情世故,多多少少会映射其中。在孩子踏进社会的第一个脚印里,写满了家长的焦虑和不安。他们渴望孩子能像在家一样被优待、受瞩目;他们更担心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或“怠慢”,而让孩子受了委屈。为了帮助孩子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家长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在老师那里博好感、求关注。(9月3日 中国青年报)

家长把学校比作江湖有其合理性,因为社会性是人的一大特性。只要我们生存就免不了人际交往和利益纷争。可是,如果完全把学校看成社会的缩影,甚至把学校等同于江湖,把成人世界的利益纠葛带入校园则有失偏颇。相比较社会大环境,学校还是一方净土。很多家长用社会处事原则来看待家校关系,使本该纯洁的家校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比如,孩子上学要不要给老师送礼就是很多家长关注的问题。家长希望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但是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教师工作,则是大错特错,甚至助推了社会不良风气漫延至学校,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早已明文规定,“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对此,家长应该完全“死心”才对。然而,对孩子的高期望和溺爱心理遮蔽了一些家长的理性,因而做出种种不理性的举动。其实,孩子是否被老师“关注”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班里几十个孩子都是老师关注的对象。任何一个孩子出了“问题”,老师都认真对待积极解决,不存在冷落的问题,家长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担心。

或许,家长的“求关注”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孩子受到更多“关照”。比如,安排座位时能否让自己孩子坐在“黄金座位”上;评优评先时,自己的孩子能否得到格外的照顾;评选班干部时能否给自己孩子安排个“一官半职”……家长总希望老师能在自己孩子身上多下一点功夫,让老师偏爱自己的孩子。然而,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考虑,这种偏心何尝不是对其他孩子的伤害?甚至,看似平常的依照个子高低安排座位的做法都会被一些家长无端猜疑。说到底,这是一种病,一种教育焦虑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其费尽心思为孩子“求关注”,还不如多练练内功,多花点时间思考一下如何提升自身修养,搞好家庭教育,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最起码不让教育焦虑成为破坏家校信任的障碍,使家校合力达到最大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焦虑症  焦虑症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关注  关注词条  这是  这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