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学生说“课听得懂,题目不会解”,问题出在哪

近日,学校对五年级数学成绩较差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多数学生反映“课听得懂,书看得懂,题目不会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行观察、操作、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的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

在我看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途径:首先,重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思维的动力来自于表达的欲望。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也不想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他也懒得去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口语交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思路更清晰、思维更发散。当然,如果孩子想说而没有机会说,则会压制其思维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探究新知,无论是合作交流还是课堂小结,都应给学生留有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才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

其次,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应当启迪学生的智慧。对于一个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对于一道题目的求解,可以有不同方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去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备这种“不唯一”的意识,要让学生养成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另外,在课堂上,还需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

第三,培养学生追求数学知识变式的意识。变式是指变换问题的形式条件,而问题的实质不变,以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说明问题的本质。具体来说,就是把一道数学题变成新的数学题,解题方法、所用的知识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数学思想不变。数学知识的变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意识,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概念、规则,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既有前后顺序,又有横向的支撑体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抓住知识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掌握好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整体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重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题目  题目词条  不会  不会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