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告状”是儿童心理发育的必经阶段

儿童最怕被别人告状,又最爱告别人的状。告状现象在幼儿时期非常普遍,其动机与目的也较为简单。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告状现象会自然减少,但动机与目的会变得复杂起来。

幼儿告状表达的是没有遮掩的童心。幼儿向老师告其他小朋友的状,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他人行为的真实想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与目的。如宁波一位幼儿园老师曾在微博中举出案例:一个小吃货带了一块巧克力到学校,结果被一个小伙伴举报了,因为幼儿园规定小朋友不准带零食到教室。这位小朋友之所以向老师告状,就是因为看到某个小朋友的行为与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就应该告诉老师,并没有想去伤害谁。

幼儿告状是出于对老师的依附。在幼儿的内心世界里,老师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因而他们对老师有很强的依附心理。儿童年级越低,越希望与老师多接触,什么事都想告诉老师。如果老师没有把注意力平均分配给班上的每一位儿童,会让部分老师关注不多的儿童心里不踏实,他们就会用告其他小伙伴状的方式与老师“套近乎”,以此吸引老师对自己的注意。有事告诉给了老师,他们内心就有了安全感。

儿童告状是为了迎合老师的道德判断。儿童在学龄前大多懂得做好事会受到大人的表扬,做了错事会受到大人的批评。受这种惩罚观的驱使,当儿童发现小伙伴做了老师不让做的事,就希望做错事的小伙伴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他们就会去告诉老师,希望老师去批评他们。例如,当儿童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时,就会立即去告诉老师,希望乱扔垃圾的小伙伴受到批评,希望得到老师对自己“检举”他人这一行为的表扬和肯定,以此迎合老师的道德判断。

虽然告状是一种正常的儿童行为现象,但告状却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会对儿童产生许多消极影响,甚至会扭曲儿童的价值观。

首先,教师要理性对待儿童的告状行为。告状这种行为的好处在于能体现儿童的正义感和区分是非的能力,坏处在于会养成“打小报告”“背后说人坏话”的不良习惯。教师要理性对待儿童的告状行为,如果老师对儿童告状行为不予理睬,不仅会挫伤儿童的正义感,混淆儿童的是非观,也会导致老师发现不了儿童中的一些问题。对儿童告状,教师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要认真洞察来告状的儿童,对儿童所反映的问题给予认真的回应。

其次,培养儿童用沟通代替告状的能力。儿童告状虽然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阶段性行为,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把所有事情都告到老师那里,会养成有意挑别人毛病、只看别人短处、不学别人长处的不正常心态。遇到问题时,他们不愿意思考如何处理小朋友之间的纠纷,这就削弱了儿童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通过教育让儿童淡化告状意识,鼓励儿童用沟通代替告状。要给儿童创造自己解决争端的机会,培养儿童通过小伙伴间一对一的交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启发儿童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

再次,培养儿童关注他人优点的习惯。虽然告状是儿童判断是非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喜欢告状的儿童都有过多关注他人缺点、不注意他人优点、不注意自身优缺点的心理。教师应站在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认识到这种心理对儿童自我发展的消极影响。培养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在关注和学习别人的优点上,集中在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上,集中在努力做好自己的过程中。

告状,是儿童心理发育和人际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行为现象,是儿童逐渐开始与人交往的一种沟通与表达方式。教师不仅要积极回应儿童告状这一现象,还要在儿童告状这一正常及普遍的行为中充分挖掘教育契机,在儿童纯洁的心灵深处播下良好的道德种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告状  告状词条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词条  必经  必经词条  发育  发育词条  阶段  阶段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