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自带姓名牌非医治翘课良方

近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实行学生自带姓名牌上课,教室第一排的“迟到席”成了“争抢席”,老师的“脸盲症”治愈了,学生的“手机控”消除了。(10月12日长江网)

实施学生自带姓名牌的改革后,学生的入座率有所升高,这对于辅导员、教师考勤点名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作用还是有一些的。但这并非是抑制学生翘课的良方。

教师考勤考的是“人”而并非是“名”。“名”到“人”未必就一定在场,还可能会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入座率增高的背后,可能也潜藏着巨大的代课利益链。大学生找人代课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自带姓名牌”上课带来的所谓入座率不过是掩耳盗铃的打肿脸充胖子,教室里即便人再多,也没有实际意义。

学校此举依然是把学生看作是被压制、被管理的对象,采用的依然是一种“堵”的方式。这种治理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从学校便“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简单、机械、线性、一刀切,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布局谋篇。此理念下产生的方案、措施当然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搞一些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的工作。新举措后,表面看起来好像是秩序井然、有条不紊,但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

高校的课堂当是传播知识、播撒真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地方,当充满温情、文明、和谐。教师真情布道,学生聆听教诲,其乐融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而不是师生离心离德,学校整日想着“治”学生,学生天天想着如何逃避惩罚,使教与学管理异化成“猫抓耗子”的游戏。即便是靠蛮力把人留在了课堂,但恐怕也难以留住学生的心,教育教学质量依然难以提高。这样的治理只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学校制定的一切管理措施当以便生、利生为本,不能想当然地今天一个制度明天一个措施,这对于学生学习也是一种严重干扰。虽然有些措施是针对不遵规守纪的学生而设的,但也势必会对一些优等生造成伤害。

治理学生翘课的根本之策当从课堂教学抓起,但为何不少学校依然在点名、考勤这些细枝末节上大做文章、大动干戈呢?我认为根本原因还在于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治校方略依然占据着不少管理者的头脑,他们不愿、不屑、也不想在教学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因为见效慢、周期长,难以赢得相关支持。

因此,治理学生翘课现象,最为关键的还在于学校的治校理念。只要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在“立德树人”这个大坐标上来规划大政方针,类似“自带姓名牌”之类的低效、无效治理举措自然就会销声匿迹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自带姓名牌非医治翘课良方  姓名牌  姓名牌词条  良方  良方词条  医治  医治词条  自带  自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