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警惕“洋节”低龄化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接受采访时说:“万圣节这个舶来的节日,如今大有‘本土化’的趋势。而今这种狂热居然‘低龄化’到幼儿园,这种风气该刹刹了。”(3月14日中国青年网)

“幼儿园流行过西方节日”的确是当前教育应该注意修正的一个倾向。本来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是该以包容平和的心态对待西方文化的交融互动。但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也应该强化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教育,岂能随意就把原本属于西方的宗教节日,不加选择地“拿来”当作教育的主题内容,灌输给对文化尚未有清晰认知的青少年呢?曾有媒体报道,河南省洛阳市华洋国际学校,让学生们戴上各种骷髅面具、披发、鬼衣、血衣等令人恐怖的道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万圣节巡游活动,这纯属走歪了。

当下,对“洋节”的推崇似乎有些过热,以至于让蕴含着人文精神、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的中国节日,处于越来越尴尬的地位。尽管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年年在过,但人们已难静下心来深入其中,去体悟那份历史文化的精髓。这种“集体失忆”自然也影响到孩子们,当被问到“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的孩子居然回答“圣诞节”。

无论是从继承优良传统,还是从浸润孩子的心灵考虑,当前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都应该明确禁止学校公开组织学生开展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庆祝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也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而《教师法》更明确规定,学校教师负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和“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

显然,加大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过好中国节,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乃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追求。

针对现如今物质丰富、文化取向多样化的现实,可以考虑依托“新”“奇”“趣”来唤醒传统“节味”。譬如,中秋之前,我们可以将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的情景,用动画形式重现出来;可以将中秋的“必备节目”,比如做月饼、吃月饼、赏月亮,嵌入有趣的手游中;无论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体现出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可以结合到古诗文诵读演赛上。

不要忌讳“作秀”的斥责而因噎废食,忽略大型集体仪式。比如端午节,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去现场,为“龙舟赛”加油助威。没有条件的,可以如冬季开展“象征性长跑”那样,来个象征性“龙舟赛”,开展以培养协作团结为主旨的“三足赛”“划旱舟”等;可以组织既培养动手能力又融入节日氛围的活动,比如,让孩子们现场竞技,比比“谁的粽子扎得好”;当然,颂《离骚》、讲《天问》、解《九歌》更是“寓教于境”,让学生知晓屈原的爱国情怀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精神。

用“互联网+模拟过节”的模式,将厚重的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融入开放的互联网基因,也是成功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转化的好方法。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可以在校园网上模拟过“清明”。推出“万物复苏,绿满大地”的祖国山水名胜春景图,让学生在网上踏青;推出“英灵清明祭”诗会,不约束诗的格律和样式,只求抒发对伟大的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推出“给天国的亲人一封信”书写活动,在网上给他们上香敬烛,写下父母或者自己与故去亲人间的几件事,表达思念和追忆,感恩和崇敬。

总之,我们不能忘记,让民族精髓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扎根、开花、结果,是教育永远的职责之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警惕“洋节”低龄化  低龄化  低龄化词条  警惕  警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