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缺啥补啥”不应是中小学课程设置思路

不久前,广东省有政协委员呼吁中小学开急救课。近日,广东省教育厅表示,正研究出台《广东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指导纲要》,将包括急救课程在内的安全教育纳入省地方课程。(1月23日信息时报)

现在,有很多学校为这种现象苦恼:每次发生安全事故后,各地教育部门便会强调设置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每当曝出学生自杀、自虐等新闻时,就会强调要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学生早恋、教师猥亵学生等事件被披露后,又有人呼吁增加性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当监考老师猝死考场的新闻出来后,又有人呼吁开设急救课……仿佛中小学课程设置漏洞百出,不设置相应课程就无法让青少年免除相关伤害。

但笔者认为,这种针对中小学课程设置“缺啥补啥”的做法,原本就是一种极不严肃的态度,甚至是一种不懂教育的行为。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小学课程设置,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都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和省级标准,而这些标准又是经过相关专家反复论证之后才制定的,如果无原则地反复变更,无疑会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困惑。二是每一项新课程的增设,需要配套工作如经费、设施、专业师资等到位,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这往往超出了学校的控制能力。第三,当前的中小学课程,其实已包含了绝大部分被要求增设的课程,只是因为应试观念、设备设施、师资配备不足等原因,使得课程开展不到位,再加上相应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能及时跟上,才造成了学生相应能力不足的现状。所以说,中小学课程设置“缺啥补啥”,表面上看是重视青少年全面发展,实际上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补救措施而已。而且,当课程表上设置了相关课程后,该如何实施,效果如何,反而很少受到关注。

因此,要对青少年加强交通、消防、急救、紧急避险等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青春期卫生、体育锻炼、艺术审美等方面的教育,最根本的不是在课程设置上,而是从课程实施上找原因。一是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而不是让各个权力部门插手课程设置,随意增删,否则,会忽视青少年教育的实际问题。二是加强各项课程的硬件设施、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总是由一些缺少相关专业知识的老师滥竽充数、应付了事。三是需要改变应试观念,改变评价方式,不能总是将课程的落实寄托在纳入中考、高考,而是让老师、家长、学生从思想观念上做出改变,自发地、认真地贯彻落实这些课程,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广东省政协委员呼吁中小学开设急救课的初衷,但课程设置确实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部门一定要有积极应对的心态,且遵循教育规律,切不可人云亦云,自乱阵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词条  中小学  中小学词条  思路  思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