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不能只看高校需求

据媒体报道,2013年底,教育部确定30个地区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但是,中小学综合素质测评价的结果,高校在招生时根本不用,因而就成了中小学的“自娱自乐”。据此,不少人对此项改革产生怀疑,若高校不用,中小学岂不是在做无用功?

诚然,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再到大学,教育是一个渐进的体系,但这个体系是社会的,不是个体的。每一个学习者不是非得走完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路径。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是必须的,而大学和其他则是自愿的。而且,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年、童年、少年、成年等不同年龄阶段有着其独有的规律,与此对应的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教育因此也就担负着各自不同的使命。

幼儿园里,孩子主要的任务是“玩”,中小学里,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能力”,而到了大学,学生要“术业有专攻”,掌握“谋生”技能,锻造“创新”本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每个学段是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学段的教育独立为主,与其他学段联系为辅。因此,每个学段首当的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而不是瞄准下一学段的需要而教育。

而在当下,“升学”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全部,中小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升学做准备。什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只要升学不需要,一切都可以不要。开足开全课程成为一句空话,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学科成为课程表上的一个“符号”,甚至,就连理化生的实验都可以不进实验室,只背书本上的程序与数据……升学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也就只能学什么。考试之外无学习,升学之外无目的。学校的教育教学一切都是为了升学,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就是能够升学。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含金量当然可想而知,大学不拿着当回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更何况,大学招生也完全不可能拿“中小学的评价结果”作为依据。中小学是一种基教育,这种基础教育就像农民种庄稼,要种小麦,也要种玉米,还要种花生、大豆等多种作物。这些作物成熟了,要拿到市场地上去卖,而大学不是对中学的“产品”全盘接收,要的是符合他们要求的产品,或收小麦,或收玉米。当然,“收购”的标准也是自己独有,中小学的“评价结果”他们当然可以不看,如果要看也是仅供参考。

南山有杜鹃,春来花怒放,不问人观否,花红自飘香。中小学综合评价无须高校“买账”。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是根据人的成长规律而设定,虽有联系却是各自独立的。每个学段的“评价标准和结果”是否有用,不是看它在“升学”时,是否起了作用,而是看是否真正保障和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成长。

就像幼儿园不能“小学化”一样,中小学更不能沦为大学的垫脚石!那种企图实行小学到大学“一卡通”想法,不仅是不切实际的幼稚,更是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小学  中小学词条  素质  素质词条  需求  需求词条  评价  评价词条  高校  高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