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教材城市化”要从编写者认知上找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教材城市化”的现象(4月14日中国教育报)。我认为这不难理解:教材都是专家编的,而专家都是大城市出身或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当专家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编写教材的时候,难免会忽略非城市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两个原因尤其要引起注意——

其一,在新课程制定的过程中,存在闭门造车的情况。相关部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就急于推出,以至于新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内容有不少东西不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结构。甚至在教育理论的应用上,依然是以经验为主。

其二,教材编写没有充分考虑农村教育现状。农村教师长期处于行业底层,缺乏话语权,在编撰课程与教材的专家学者面前只有服从和执行的份儿。一个是不接地气,一个是无法上达天听,因为沟通不畅而出现了“教材城市化”的问题。

在当前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由学生认知结构产生的差异需要得到足够重视。一本薄书确实难以符合所有学生的认知结构,要想有高质量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需要具有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针对性课程设置和教材。这也意味着,只有发展校本课程才会真正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才能真正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提高教育质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编写者  编写者词条  城市化  城市化词条  认知  认知词条  教材  教材词条  原因  原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