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靠“集训”

在强调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时,有些专家认为:“新学期,先抓习惯,再谈成绩。”于是,有些学校在新学期伊始便设立了“养成教育集训周”——开学前三天甚至第一周都不上文化课,专门集训学生的行为习惯,包括专心听讲的习惯、热爱读书的习惯、用心写字的习惯、认真做操的习惯、保持卫生的习惯,等等。

集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说教,二是辅之少量的实践练习。但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真的能集训出来吗?习惯培养虽然很重要,但这样抓有违教育规律,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

其一,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绝非用规则就可以教好,规则迟早是会被他们忘掉的。倘若你感到他们有什么必做之事,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为他们提供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之在他们身上固定。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强调在“实践”中培养,是相对于用“规则”或“说教”培养提出的。

培养行为习惯,苦口婆心地“说教”或灌输“规则”虽然是必要的,但不如在实践中培养有效。专心听讲的习惯,在课堂中培养;有错就改的习惯,在错误更正中培养;热爱读书的习惯,在图书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融入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有关习惯一旦养成,无需借助记忆也能发生作用。

其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在反复操练中培养。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当孩子开始做好事或守纪律了,人们就以为德育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教育已经成功了。事实上,这绝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而应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契机。抓住孩子偶然出现的道德行为,将其反复训练成道德行为习惯,才是德育的真正目标。”

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想养成某一种习惯,必须坚持不断地进行操练,才能将有意识的行为变成自觉的行动。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平均需要三周时间,也就是说,“前三周”的坚持尤为关键。为巩固起见,需要三个月时间。“前三个月”只要坚持住,后面就会越来越轻松。由此可见,不经过反复训练,想通过“养成教育集训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简直是天方夜谭。

其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有计划推进。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不可同时培养太多的习惯,以免花样太多,让他们不知所措,结果反而一事无成。要等到某一种习惯经过经常的练习,变得轻松自然,儿童做来不假思索时,你才可以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小学低段、中段、高段需要重点培养哪些行为习惯,需要做好规划,分步实施,系统推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扎扎实实地抓,坚持不懈地抓。

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些专家说的“先抓习惯,再谈成绩”本没有错,但通过“养成教育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集训,让学生在几天之内养成若干良好的习惯,是拔苗助长的行为。

重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蓄势,是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耐心、守恒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集训  集训词条  良好  良好词条  习惯  习惯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行为  行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