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让中小学校长重回讲台须完善配套举措

去年9月,合肥市包河区出台《区属中小学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的规定》,52所区属中小学共计55名书记校长全部排出课表,发挥自身教学能手优势,为广大教师作出表率,树立教学为先的鲜明导向。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开学前一周内,包河区书记校长新学期的课表和教学计划已报至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办公室备案。新的学年,包河区对书记校长的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结合所带学科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重视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创新性开展主题教学和跨学科教学探索,做学校学科融合型教学的引领者、示范者。(9月15日 光明社教育家)

合肥市包河区出台这样一份规定,是为切实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均衡发展推出的管理举措,也是不得已为之。校长是从教师队伍中走出来的佼佼者,从理论上说,上课是校长的本职工作。但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校长渐渐淡出讲台,不再上课,而是专职于学校管理与领导。因为长期脱离教学一线,原来的行家里手慢慢成了“门外汉”。校长不参与教学、课堂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就会成为难事。从这个角度而言,合肥市包河区出台的《区属中小学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的规定》可谓击中了要害。要使好举措产生出预期效果,须完善配套举措。具体来说,还需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上什么课。校长书记一般都有自己的学科背景,且多为主要文化学科。目前,也有一些校长书记走进课堂,但多以校本课程为主,有的课程甚至不需要备课,如写字、阅读、绘画、欣赏等,他们渐渐远离自己的专业学科。校长书记进课堂上什么课,当地主管部门必须有明确要求或规定,而不是简单满足于上课即可。

第二,工作量怎么算。比较而言,一线教师的工作相对比较单一,校长书记还承担着繁重的管理、协调与领导任务,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对课时量没有明确要求,可能会出现人为加重校长负担的情况,导致校长进课堂流于形式。

第三,谁来评价。实践证明,在一定的监督指导之下,课堂教学才能正常有序推进,达到预期效果,如校内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区域教研部门开展学科教研、听课评课活动等。校长书记上课,听评课等任务由谁来承担?由普通教师完成似乎不合适,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任由校长书记随便上课,不仅起不到示范引领作用,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第四,行政事务是否减少。从理论上说,校长书记不仅应该带头上课,还要把课上好。但人的精力有限,校长书记要承担较多的管理行政责任,如果原有的行政管理事务不减少优化,校长书记上课这一举措恐怕无法落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统筹规划、整合梳理,切实为校长书记减负,减掉不必要的行政事务或杂活,让其有更多时间研究教学、聚焦课堂。

学校“去行政化”的话题由来已久,而要想使其得到有效解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合肥市包河区要求中小学校长书记重回讲台,不失为一记重锤。要使其真正落地见效,还要认真解决好上述问题。期待此举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讲台  讲台词条  重回  重回词条  举措  举措词条  中小学  中小学词条  校长  校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