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终于不顾朝臣反对,下旨废后了。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十一月乙卯,宋仁宗颁下了废后诏书,在诏书上当然不能提郭皇后误打自己一耳光并抓伤颈颊的事情,而是说:“皇后以无子愿入道观,特封其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以养。”一场废后风波暂时被压制下去了,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只能算是一场风波而已。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因郭皇后自己的贪心,毁了自己复出的机会,更造成了自己悲戚的下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来说说在一个巴掌引发废后风波之后的尚美人与杨美人。郭皇后被废后,尚美人及杨美人,益得宠幸,轮流伴寝,每夕当御,累得宋仁宗形神俱乏,不思饮食,不日便卧床不起,生起病来,弄得内外忧惧。杨太后(仁宗养母)洞悉情由后,以耽误国事为由,命仁宗斥退二美人,仁宗虽含糊答应,但心中却十分不舍。拖延数日,杨太后又面嘱太监总管阎文应,传喻仁宗,速出二美人。宋仁宗总算是个孝子,便无奈地对阎文应说:“你叫她们去罢!” 可是,两位美人不肯即行,哭哭啼啼,哀告仁宗。宋仁宗也没奈何,阎文应此时跳了出来,给每人一巴掌,骂道:“你两个贱婢,还想说什么!”并勒令二人登车,驱逐出宫。想见尚、杨二美人平时目中无人,连太监总管阎文应也同样不放在眼里。此时被贬,受其奚落,也是自然。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八月皇帝下诏,命尚氏为女道士,居洞真宫,杨氏别宅安置。两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就这样硬生生的从宋仁宗的眼皮底下从此消失了。
过了月余,宋仁宗病体已安,宋廷另聘已故枢密使曹彬的孙女入宫,并册立曹氏为皇后。诏令废后郭氏出居瑶华宫。曹氏虽立为皇后,但不是仁宗赵祯意中之人,所以赵祯常常心猿意马。
自废后郭氏徙居后,宋仁宗颇加忆念,并赐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师,且遣使问候。一日,仁宗在后宫散步时,看到郭皇后以前坐的肩舆(轿子),想起了自己和郭皇后少年相识的种种往事,心有不忍,于是,写了一首仿古乐府体,让太监交给被废黜的郭皇后,郭氏亦和诗相答,辞甚凄惋,这让宋仁宗十分感动。当仁宗表示想要密召郭氏还宫时,郭氏回答来使说:“如若再次召见,必须由百官立班受册,才能面见皇帝。”当时,宋仁宗已册立曹氏为皇后,无法答应她的要求。
郭皇后有点贪心了。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力主废黜郭皇后的宰相吕夷简和太监总管阎文应的恐慌。一旦郭氏复位,仁宗皇帝自然没事,可吕、阎二人,必死无葬身之地。景祐元年(公元1034)十一月,郭氏生了点小病,仁宗皇帝让阎文应带御医去给郭氏看病。不知阎文应是如何贿赂御医改换药材的,反正郭氏服药后,病情不但未见好,反而加重了。不久,郭氏毙命,年仅二十四岁。宫人怀疑阎文应下了毒,但苦无实据,只得以暴死奏闻。曾经有王尧臣怀疑死因,要求检查郭氏的饮食记录,但仁宗不许。一桩牵涉废后风波的泼天大案,就这样无端的在后宫消失了,变成了一件千古疑案。
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正月,宋仁宗为了悼念郭氏,追复她为皇后,但却停止办理赐谥号、上封册、以及附祭庙庭之礼。
宋仁宗原本是对郭氏心存愧疚的,可为何之后又不追究她的死因疑点呢?想来,只因郭氏的贪心。当仁宗发出密召邀请时,若郭氏能欣然接受,动之以情,徐徐图之,或许还有回归宫廷的希望,以赵祯的仁厚心性,甚至连复位的希望都不是不可能的,不然吕夷简与阎文应也不会这么恐慌了。可是,郭氏不知进退,当赵祯要密召她进宫时,她竟然以公开恢复皇后之位进行要挟,这难免让赵祯又想起当年刘太后的强势与郭皇后的跋扈,一瞬间,满腔柔情化为冰水,甚至默许阎文应后来所为都有可能。
一次有希望重新复出的机会,就这样让郭氏自己的贪心给糟遢了。“性格决定命运。”后宫的女人郭氏,包括尚氏与张氏,她们的性格中都有“得寸进尺”的强烈欲望,而缺少的则是“宽容忍让”。正是这种性格的缺陷,注定了她们下场的悲戚。这难道不算是千古奇闻吗?这难道不能发人深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