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回族的传统节日

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7世纪到13世纪期间,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从阿拉伯、波斯和中亚来到中国泉州、广州、杭州、扬州等地经商而居住下来;他们在那些地方建设清真寺,经营公共墓地,在那里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并和中国的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联姻、融合、发展。北宋沈括(1031-1095)的《梦溪笔谈)中最早出现了“回回”这一称谓。到了蒙元时期,东西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中亚和西亚、波斯、阿拉伯等信串伊斯兰教的诸民族大批迁居到中国,元代史籍之中就多有“回回军”、“回回炮”、“回回工匠”、“回回药方”等专用词语。到了明代,“回回”既是对信奉伊斯兰教的诸民族的通称,也逐渐成了对回回民族的定称,这就形成了回回民族。我国除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青海的大通、化隆、民和回族自治县、新疆的焉吾回族自治县等地为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外,中国境内,不论是大陆各省、市、自治区,还是台湾、香港、澳门的大小城镇,都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回族聚居地。

  回族人民不但是勤劳勇敢和富有智慧的人民,还是具有反抗压迫精神和敢于斗争的人民。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云南和西北各地回族人民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一支主要由回族官兵组成的甘肃军队,在北京的正阳门等战斗中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中国革命的斗争历史中回族人民也发挥了作用。在长征中,回族群众给红军送情报、当向导、支援红军,不少回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回民骑兵师和回族人民支队参战等等。

回族节日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回族的三大节日,此外还有阿述拉节等传统节日。

回族开斋节

  开斋节又叫肉孜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最为盛大的回族的传统节日。据伊斯兰教有关经典的记载、伊斯兰教创立的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旷野,举行礼拜,穆罕默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并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后,回族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节日,隆重庆祝。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代·菲吐尔”的意译。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分12个月,单月为30天,双月为29天,每年较公历少11天,三年相差一月余。因此,按公历计算,回族伊斯兰教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回历每年九月为斋月,斋月期间,凡符合条件的回族(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只在每天日落后和日出前进餐。老弱病残、孕妇和小孩可以暂不用守斋(守斋亦称封斋或把斋)。回族妇女在月经期间也可以暂不用守斋。在斋月里,按伊斯兰教教义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静性寡欲,白天戒绝饮食,即使是不守斋的,也要尽力节制自己的食欲,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吃喝。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月有时29天,有时30天。一月结束,望见新月,斋戒完成,次日即为开斋节。清晨起来,回族穆斯林们沐浴净身,换上洁净的衣服,开始在家中炸油香、馓子。上午,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礼拜后,还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散包贴。

  然后回族人请阿訇为已故亲人走坟,纪念亡人。走坟后,走亲访友,相互祝贺,邀请亲戚乡邻到家,进行款待。回族对开斋节特别重视,庆祝场面十分隆重。

回族古尔邦节

  回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音译,又称“尔德·艾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或“艾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因而古尔邦节又称为“宰牲节”。在伊斯兰历年的12月10日举行。这一天也是回族穆斯林赴麦加朝勤的第三天。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它起源于先知易卜拉欣的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夜梦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思玛仪勒,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于是,易卜拉欣将爱子伊思玛仪勒带到麦加城郊米纳山谷,准备宰杀爱子以表达诚意。此时,安拉派天使送来一只黑头绵揭羊代替伊思玛仪勒。从此,古尔邦节宰牲便成了穆斯林的传统庆典。节日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洁身后,穿上节日的盛装,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之后走坟,举行宰牲仪式。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

回族圣纪节

  回传的传统节日,圣纪节,亦称圣忌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相传穆罕默德(约570-632年)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回族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就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会。以后,逐渐成为伊斯兰教的节日,节日活动一般在清真寺由阿訇主持。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后,炸油香、馓子,然后到清真寺听阿旬讲经、赞圣,讲述穆圣的嘉言兹行和功绩。回族穆斯林举行圣纪的日子并不统一,一般在伊斯兰教教历(伊斯兰历)的3月12日穆圣的诞生日和逝世日,也可以在教历3月内任何一天。

回族阿述拉节

  西北部回族节日,届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回族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回族鹁鸽会

  每年的春季,甘肃省的临夏和张家川一带的回族群众有举办鹁鸽会的习俗,届时,回族人们在一定的地点观赏、交换和出售鸽子。并同时举行唱花儿等娱乐活动。

回族亡人纪念日

  中国清代回族穆斯林反清起义中殉难者的纪念囚。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为了反抗清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西南和西北地区先后爆发了各族穆斯林的武装起义,结果遭到清军的残酷镇压。据有关史籍不完全统计,回族穆斯林在这次起义中被屠杀及投于疫疾、饥饿及坠崖惨死者约两百万人。因此,后人将“众亡人”的得难日作为“亡人纪念日”,或称“舍希德节”,回族人民在这一天悼念殉难者,祈祷安拉赐他们以“舍希德”的荣誉,水享天园幸福。纪念仪式是集体到清真寺诵念《古兰经》、祈祷、游坟、施舍财物,并讲述殉难者的英勇事迹。“亡人纪念日”的日期各地不一,以当年回族穆斯林集体遇难之日为准。如云南省大理杜文秀领导云南回民起义,建立了反清政权达18年之久。1872年清军集重兵猛攻大理城,杜文秀为拯救军民率先献身就义。城陷后,清军纵兵屠城,血洗了城内外回族军民。大理回族人民每年以农历十二月十一为“亡人纪念日”。据《迁葬清咸丰丙辰昆明五万被难回教亲友碑记》载:清咸丰六年(1856)云南官府下令“灭回”,“格杀勿论”,昆明城干余户回族人民约5万人惨道清军杀害,从而激起云南全省回民武装反抗,史称“丙辰之变”,每年农历四月十三为昆明地区“亡人纪念日”。又据《秦难见闻记》载,清同治元年(1862)农历五月十七,清督指使乡团对陕西西安城内外30多个回族聚居村庄进行动掠烧杀,酿成惨案,故西安地区回族穆斯林以此日为“亡人纪念日”。另外甘肃平凉及宁夏灵武等地也以先人集体殉难之日为“亡人纪念日”。

回族的节日饮食

回族主食

  回族的日常主食有小麦、青棵、大麦、豌豆、洋芋等几种。其中,城镇及川水地区回族以小麦为主食,辅以洋芋等,山早地区多以青棵、大麦、洋芋为主食,辅以豌豆、小麦等。

  主食分为干、稀两个品种。干的有馄锅摸、锅盔、花卷(包括白面与杂面相间做成的砖包城花卷)、油饼、油香等;稀的有软面片、拼面片、长面、拉面、旋面儿、寸寸儿、旗花儿、麦仁饭、扁食、搅团、傲饭等。

  每一个回族妇女在做饭之前,必先洗手,并以阿拉伯语默念“比斯命亮”(奉特慈普慈的真主之命),然后才开始做,进餐时也同样。按俗,吃饭先敬长辈、客人;在有客人时,妇女不同桌吃饭,吃摸摸时,要册开吃,不能直接用口去咬食,厌恶抛撒饭菜。

回族各种酸菜

  回族在冬天要腌制的酸菜和花菜,外加窖藏的冬萝卜、红黄胡萝卜、大头菜等。酸菜,是用当地产的大白菜配以青盐、花椒、辣椒等调料腌制的,花菜,是以红黄胡萝卜丝为主,杂以芹菜丝、大头菜丝并加青盐、花椒、辣椒等腌制,这种菜红、黄、白、绿等诸色相间,故名花菜。回族每年秋末开始腌制,一直吃至第二年春末。两样菜泼油后,就可以和主食一起食用,酸菜还用以炒菜或下在面饭中食用。

回族祭祀食品

  回族称祭祀祖宗和亡人的活动为“念亥亭”。此时的食物与平时不同,一般为:先上油香、花卷、奶茶(用获茶熬成),再上称为双碗的熬肉米饭,最后上旗花面,或麦仁饭。

  油香亥亭的规模依主人财力的大小,分为大油香、小油香二种。小油香呈光面,大油香边缘捏有花边。一般有条件的回族人家,在上桌的油香上洒有蜂蜜或糖水。熬肉又叫熬熬,是以熟羊(牛)肉块、熟洋芋块、红白熟萝卜片、凉粉块加各种调料烩成的烩菜,习惯上盛在碗里吃。

  从事炸油香的回族人都是家中的年长者或主妇,事前必须沐浴,着干净衣服。凡属“亥亭”上的食物,先请阿訇、长者吃过后众人才能吃;主人敬客时,说“大家口到”(“口到”即品尝的意思),而忌说“吃”字;“亥亭”所用的肉(不论牛、羊、鸡肉),都是主人举念后专请阿訇宰的。大“亥亭”上宰的牛要煮熟打成份子,同大油香一起分送远近亲友。

回族喜庆食物

  每逢尔德节、古尔邦节和儿女结婚之日,回族各家各户都要竭尽全力,做出富有特色的传统菜点,以示庆祝。

  尔德节面食以油炸食品为主,油香、蜜撒、油果儿、馓子、花花儿、哈里瓦等琳琅满目,馨香四溢;菜肴主要是熬肉、手抓羊肉、麦仁饭、稀粥饭(大米、羊肉汤和羊肉熬成)。古尔邦节的食物大致与上述相同,只是少了油炸食品馓子、花花等。回族婚嫁宴席的食物有城乡之别,一般城镇注重菜肴,有条件的回族人家还要摆八盘筵席;乡下则与尔德节食物相似。

回族馓子

  馓子是以精粉配以适量青油、蛋清、花椒水团成面团,搓细(或神细)而炸成簸箕形的一种回族面点,清香脆酥,油而不腻,人人爱吃,馓子既可干吃,叫“磕馓子”,又可泡在茶水中吃。花花儿,分有馅无馅两种,巧手的回族妇女们喜欢制作各种形似花卉、果品、小鸟等多种多样的花花儿,色彩鲜艳,味道甜美。“哈里瓦”,以熟面、糖、清油拌合,模压而成,形式多样,引人喜爱。

回族八盘

  青海城镇回族人家喜欢以八盘待客。以西宁回族为例,其菜谱是:酸辣(羊牛)里脊、烧羊筋、大块鸡(或糊牛肉毛)、手抓羊肉(或糊羊肉)、酥合丸(或八宝饭)、葛仙米汤、蘑菇炒肉、兰片炒肉八种,最后上后四碗、酸汤。主食有大米饭或花卷等。

  上述菜肴分别以烧、炒、煎、炸、蒸、烩等技法做成,特点是多数菜以牛羊肉为主料,酸、辣、咸、甜(如酥合丸、“葛仙米汤”)味俱全……回族宴席不备烟酒。每个客人面前备有小碟子,可盛上辣子、醋调味。八盘中的第四盘菜上过之后,即上一碗开水,是专门供客人洗测自己的筷子和调羹的,表示下道菜就是甜味的酥合丸和葛仙米汤了。

回族风味小吃

  回族喜爱并经营的风味小吃,可分为甜食、肉食、面食等几种。甜食小吃有:全醛糟(配以牛奶、鸡蛋、核桃仁、葡萄干等)、甜酷儿(分筱麦甜酷、青棵甜酷二种)、热冬果、糖瓜、白旦旦糖、胶糖儿、虎皮糖、窝里糕、枣糕等。肉食小吃有:羊(牛)杂碎、羊肠子(分面馅、肉馅二种)、热羊肝、腊牛肉、烤羊肉等。面食小吃有:凉面、酿皮、凉粉儿、炒凉粉儿、温面、炒面片、拉面、卤面、水晶包子等。另外,青海特产蚕豆,经过特殊的加工以后,变成了回族人人爱吃的黄脆儿大豆和黑脆儿蚕豆,加人街市风味小吃之林。

回族风味茶

  茶是回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他们常饮的茶除了清茶、奶茶、盖碗茶以外,尚有麦茶(炒麦粒儿)、荆芥茶(加荆芥穗)、热物茶等具特殊功能与味道的风味茶。热物茶,就是在熬制获茶时,适量加入生姜、草果、胡椒、花椒、红糖而成的茶。一般在肚痛、伤风感冒时饮用,有暖胃驱寒、发汗止痛的功效。

回族牛羊杂碎

  青海盛产牛羊,善于经营的青海回族利用牛羊的头、蹄、肚子、肝、肺、肠子等,精心加工制作出誉满全省的冬季理想的早餐—杂碎。西宁的“马杂伊”、“王羊头”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经营杂碎的回族名家。

  按当地回族风俗,杂碎铺门前高悬红灯笼一盏。每日天色微明,食客们向着迎风摇曳的红灯笼而去,吃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杂碎泡摸,既驱寒保暖,又补身健肾。去迟的人就无法享到这份口福了。吃完后,还可以不受限制地品尝杂碎汤。早晨吃杂碎的人很多,但随到随吃,无需等候,可谓是称心如意、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风味快餐。

回族节日的民俗特点

  第一,回族过节不过年。回族人民习惯于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节日,不过回历年,也不过阴历年春节。

  伊斯兰教把公元622年9月穆罕默德由麦加迁至麦地那,称为“希吉来”。穆罕默德逝世后,为了纪念这一具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就把“希吉来”定为伊斯兰教纪元,并以该年教历一月一日(穆罕默德人麦地那的第二天)为岁首,即元年元旦。现在一般回族人民只记本民族的节日时间,不大注意伊斯兰教的元旦时间,也不过元旦节。回族人民始终不讲究过年,即使是中国全民性的传统节日春节,回族一般也不过。城市里跟随过春节的人。春节期间,家门上不贴对联,晚上不放鞭炮,不给孩子压岁钱,也不让孩子叩头拜年。

  回族人民也不过汉族及其他民族的节日,如祭祀屈原的端午节,以拜月为主的中秋节,以及清明节、腊八节等;居住在彝族地区的回族不过“火把节”;居住在广西、桂林、柳州、南宁、灵川、永福、平罗等地的回族均不过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苗年、瑶族的盘玉节等等。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居住在城市里的一些回族或回汉杂居区的回族,因受汉族的影响,有的也过春节、中秋节等。春节虽没有什么讲究,但也在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也给一些汉族同志拜年,有的在端午节也吃清真粽子。中秋节,虽然不拿月饼作为供品去拜月,但也购买清真月饼自己吃,送亲戚朋友,祝福全家团圆。

  第二,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具有全民性、稳定性、纪念性等特点。如回族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无论信教不信教,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大人还是小孩都过自己的节日。如开斋节,虽然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不封斋,但照样过开斋节,而且过这两个节日规模都很大,聚礼时有的地方多达几万人,它已深深地扎根于广大的回族群众当中。从回族形成到现在基本上一直是稳定的,有变化也是微小的。如过去回族节日里不玩不闹,现在节日里、年轻回族青年有的参加一些武术、体育等文娱活动。其他形式不变,始终保持回族传统节日的稳定性。回族的三大节日和其他回族节日还有纪念性的特点。如圣纪节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法图麦节是为了纪念圣人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等等。

  第三,回族的传统节日还具有交流学习、贸易等文化特点。回族在节日期间,一般以清真寺为中心,在会礼前后,四面八方的回族穆斯林老小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感情,畅叙情怀,加深亲朋好友的往来,一些平日有过误会、矛盾的,节日期间通过长者牵线搭桥,相互致“色俩目”问候,并表示道歉。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回族的穆斯林兄弟还互相交流经济信息等。另外,回族每过一次节日,使大家接受一次教育,通过阿訇宣讲“瓦尔兹”,掌握伊斯兰教的历史知识和教义、教律的基本知识,一些在机关、厂矿、学校工作的回族人还可以学习到穆斯林日常生活习惯中应注意和掌握的知识。

  近几年来,回族在过节时越来越注意商业贸易。根据回族节日的消费特点,买卖牛羊肉及其他饮食和蔬菜,买卖回族民族用品一如汤瓶、吊罐几白帽、盖头、衣服等,还有的回族买卖各种伊斯兰经典书刊、卫生香等。

回族服饰

  回族的服饰,除了一般的服装外,和别的民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头部:回族男性一般都带白色无搪帽,年纪大的也有戴黑色或棕色无据帽的;在庄重场合,特别是年老者和宗教职业者,在头上缠“戴斯塔尔”,身穿长袍;年龄较长的男性有的还喜爱留胡须。回族女性则戴“盖头”(就是用布、纱、绸、绒制作的能遮盖脖颈、头发、部分前额、首饰,后面稍长能垂在后背的大帽子),女性的“益头”,还以年龄的大小和婚否,在颜色上有所区别。

回族食俗

  回族在饮食方面,除了大家都明晓的禁忌外,还有许多美味佳看使人垂涎,如羊肉泡摸、清汤牛肉面、涮羊肉;回族妇女精心制作的油炸果子,工艺独特、用料考究、造型奇特、香甜酥脆、美味可口,造型有各种花卉、果实等三十多个种类;饮料喜欢喝八宝茶、三炮台(也就是盖碗茶)等。

回族婚俗

  回族人民的婚俗一般也有求婚、订婚、迎娶、婚宴、闹喜等欢闹热烈的场景和习俗,但重要的是,回族新郎新娘要在迎娶之前,参加在阿訇主持之下的念“尼卡哈”仪式,这一仪式简洁而庄重:由阿訇诵读《古兰经>,阿訇还要向新郎(娘)征询“你愿意娶(嫁)XXX为妻(夫)吗?”的证词等。

回族丧葬习俗

  回族的丧葬礼规和其他民族比较虽较简单,但其仪式也很隆重。回族人把逝世叫“无常”,把逝者称“亡人”。回族反对火葬,实行土葬;对遗体进行“换水”(有的地方叫“用水”),就是对亡人实行“小净”和“大净”,之后要给亡人裹“克凡”(也有叫“卡凡”),再由阿訇率领亲朋好友和教众进行宗教祈祷,或者称站“者那则”,意为代亡人拜主。然后将亡人送去墓地,故入墓穴,封闭墓门后再用细土堆起墓家。阿訇再诵经祈祷,并施散钱财(亡人家属提供)。在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等日进行祭奠、祈祷。

回族族源

  回族先民主要是13世纪蒙古人三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并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回族聚居区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长经商,尤其以经营饮食业最为突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回族的传统节日  回族  回族词条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词条  回族的传统节日词条  
茶文化普洱茶

 每天喝普洱茶有什么坏处

 普洱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喝的茶品,喝茶是当今社会的健康保健饮品之一,很多人都有饮茶的习惯。普洱茶本身没有什么坏处,但喝茶却有讲究,不适当的喝茶会对身体产生坏处...(展开)

茶文化茶具

 适宜冲泡青茶的茶具

青茶,也称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是仅次于绿茶的市场最大的茶类。乌龙茶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四大支系。各支系冲泡手法同中有异,对茶具的要求也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