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寒食禁烟

  寒食节由来已久,遍及九州,先民们在年复一年过寒食节的历程中,用精城与智慧造就并积累了丰富灿烂的民俗文化。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展现了先民对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从某种意义讲,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就是先氏们用以构建封建社会和谐生活的最具凝聚力和认同感的载体。

  古代的寒食节也曾叫“禁烟节”,每年到这一时节,要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一些怀介文作。但更为详尽确实的禁烟冷食记载要数西汉末年无神论者桓谭的《新论》及《后汉书·周举传》中被史家泛指的《周举移书》。《移书》中讲周举初在并州作刺史时,当地的士民尊介子推为乡神,大家怕冬季神灵不高兴见火,于是每年冬天有一个月要禁烟冷食。北方隆冬一个月不见火的后果自然不堪设想,许多老弱病残者就在此期间被断送了性命。周举为革除这一陋俗,真可谓费尽心机,后来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求神告庙之策。周举作一长长的吊书,挂在介子推庙前祭悼,吊书中说:老百姓盛冬去火冷食,残损民命,这原本不应该是神灵所希望之举。寒冬时冷食一个月实在有点不近情理,念神灵能体谅生民,从此一月寒食改为三日即可。自周举采用《移书》之策后,并州一带寒食风俗有了改观。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这种民间禁烟冷食与官府反对禁烟的斗争还有:三国时魏武帝(曹操)曾下《禁绝火令》;后赵皇帝石勒在建平二年(331)下令禁止寒食,结果当年介山下了一场特大冰雹,于是第二年又下沼“请普复寒食”;北魏延兴四年(474)、太和十六年(492)二月及太和二十年二月,魏孝文帝又连续三次对民间寒食实行过禁断措施。民间寒食俗历经几朝官府屡屡禁断却依然能相沿持续下来,历代《介休县志》中所说的原因是国人追悯昔贤,不忍让介子推英灵消失。其实,寒食俗持续下来的很重要原因是迎合了古人讲的“与时楷行”、“唯变所适”的道理:官府说一月冷食时间长,那就改为三天或更短一点时间。官府说“北方隆冬迈寒,将有不堪之患”,那就推迟一段时间,到春暖花开时再过节。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已基本上确定在了清明节令期间。

  尽管隋唐时期寒食节的主要活动项目已逐渐演变为事关干家万户的祭祖扫墓,但这一时期国人对禁烟冷食仍不敢掉以轻心。唐宋时期反映寒食节禁烟冷食的作品依然比比皆是。从唐代诗人韩拥《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宋代诗人宋白《宫词百首》“寒食宫中也禁烟,郁金堂北画秋千”等诗作中不难看出,唐宋时期寒食节连皇宫内也得受到禁烟约束,甚至帝王与他的近臣们都只能干些别出心裁偷点蜡烛的勾当。

  宋代以后,寒食禁烟之俗在一些地方依然不衰。介休绵山为介子推封田所在地,这里的回蛮寺有北宋咸平五年(1002)建立的“每节清明,大地禁火”警示碑。汾州府南0.5公里处则建一处禁火台,专供里人在寒食节祭把介子推。宋词人周密在其《癸辛杂识》中还记有当时官家查处百姓寒食节禁火的一段故事。文中说,由绵上引发的寒食禁火,升平时禁七日(宋代规定寒食节七天假日),丧乱之年则禁三日。在规定禁火日,乡里的长辈要挨家挨户用鸡毛查拨各家的灶灰,鸡毛焦卷,说明这家没禁火,就得罚香纸钱。

  特殊有病或年老不能吃冷食者,要么认罚,要么到介公庙(介子推庙)里求神卜卦。卜到吉,可燃用不冒烟的木炭,如卜到不吉,则宁看着死也不准用火。百姓无奈,大冷天想吃点不冰冷的食物,只好将食物放在太阳下晒,或埋在羊马粪窖内防冻保温。

  南宋时期,寒食禁烟之俗非但不衰,而且人们把寒食节里的其他活动都看成是“过禁烟”。《乾淳岁时记》中有一段寒食节时“过禁烟节”记载,说的是一个姓蒋的大户人家,为仿效宫廷中过“禁烟节”,寒食节时将自己的小花园装饰一新,亭谢楼栏下摆放有各种花木,将家中的书画、玩器也陈列到室外,门亭、闹竿、花篮等全用丝、金、玉等装饰,极其精妙。届时,园中有标竿、射垛、秋千、斗鸡、减鞠(打球)诸戏,以招袜游人取乐。若有衣冠士女等贵客临门,还有丰盛酒食待客。文章说这就叫“过禁烟而已”。

  元代,南方一些城市仍保留“过禁烟”习俗。届时,有街市男女踏青拈香,斗鸡赋鞠,梭门秋千,画船游湖,尽情享受禁烟节之乐趣。元代僧人圆至《寒食》诗曰:“清明院落无灯火,独绕回廊体夜香。”这里显然告诉人们,在元代,僧人居住的古庙院落中还保留着名副其实的禁烟之俗。

  明清以后,曾让昔日先民们尝够了忧愁和欢乐的寒食禁烟节俗逐渐被淡化,一些文籍中虽然偶然也对此项活动有所叙及,但真正意义上的寒食禁烟已成为有其说而无其事。“寒食几曾烟果断,尾闾愁说海堪填。”清代鸦片战争时期著名诗人魏源,正是利用了当时寒食禁烟仅有其说来喻讽清政府禁鸦片不力,一语双关,写出了讽刺忧愤的政治抒情名诗。

  为纪念介之推,晋文公规定每年在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晋国国内家家户户都要禁烟火而吃冷食,据说这就是寒食节吃冷食习俗的来源。于是晋地之民便在每年的寒食时节断火冷食。最初的断火时间为一个月,但由于天天吃生食,致使许多人因身体不适而生病。到东汉时期,并州刺史周举注意到此种状况后,为解决这个问题,便亲自到介之推庙进香,请求介之推将断火的时间改为三天。

  在荣成等地,则传说改变这一习俗的是曹操,是他下令只准禁火三天。此后随着寒食节风俗向全国的传播,断火之俗也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断火时间也逐渐由三天改为了一天。

  寒食、清明合二为一后,人们也习惯在清明这天吃寒食。由于不能动烟火,人们便在这一天吃煮鸡蛋,说是吃了煮鸡蛋,一年就不长疙瘩。有些地方,如山东莱芜,清明这天的鸡蛋要和柳条同煮,据说这样有利于眼睛。而鲁西南习惯吃用柳枝煮的带血的“头生子鸡蛋”,说能治好痨病和哮喘病。许多地方吃冷饭,如冷饽饽、冷高粱米饭、麦仁或玉米仁稀饭等,老百姓认为如果不吃,便会招致雹灾。在临沂一带,人们在几天前就要做好年糕、煎饼、豆腐等,以便在寒食这天不生火也能有东西吃。当然,也有不忌冷食的,如山东诸城一带早饭是单饼卷鸡蛋,午饭则吃水饺,晚饭更是全家团聚喝团圆酒。

  蛋在清明食俗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鸡蛋都是昨夜或天亮之前煮好的,分给孩子们的鸡蛋都要染上各种颜色,主要有红、绿与紫三种颜色。红、绿是用洋红、洋绿染料染的,紫色是用烧开的高粱壳水染的。以前,农村生活水平低,通常每个孩子能够分到的鸡蛋没有几个。于是分到鸡蛋的数量及蛋的颜色,就成为孩子们在一块攀比的主题。清明这天,在许多地方还盛行斗蛋。斗蛋是一项古老的节日习俗,据说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存在了,如今在山东的一些地区仍有保留。寒食这天,孩子们把分到的鸡蛋拿到大街上,找同龄的小伙伴,互相以蛋的尖端相碰撞,破碎的一方就算输了。然后换另一个人斗,以能多次取胜者为荣。

  除斗鸡蛋外,还有斗鸭蛋、鹅蛋的。有些儿童为能在斗蛋中取得胜利,清明前几天,就先用泥土或石灰做成鸡蛋或鹅蛋的模样,然后在清明这天染上颜色,看起来就如同一个真的鸡蛋一样,如此便能在斗蛋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是时间久了,很多儿童都会想到这一招,于是也就很难分出胜负了。

  山东胶东地区则有在清明这天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代称为“子推燕”,据说就是为纪念介之推而做的。栖霞的面燕,古朴自然;莱州的面燕,则精巧多样,每个面燕都绘有五彩斑斓的彩画,口中衔一小块红布条,使整个燕子显得栩栩如生。人们往往以制作面燕水平的高低来作为评价一个妇女巧拙的标准。在荣成,清明这天各地都有捏面燕的习俗,是妇女们大显身手的好时机,而对孩子们来说,清明更是个求之不得的节日。过去,由于一年之中吃白面的机会很少,而清明这天不但可以吃白面饽饽,而且母亲们还会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斗儿。

  中午饭后,母亲开始给孩子们分面燕,先在每个小斗里放进一只大燕子,俗语叫“老母子”,然后再放进同等数量的小燕儿。这些小斗都归孩子们自己所有,自己保管,愿意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大人们从不干涉。有许多人家把面燕穿起来,缀上五色布条吊在顶棚上,作为装饰品。风一吹,燕子晃动,就好像真要飞起来一样。

  有些地方,姑娘们在清明这天要做“巧巧饭”,由于断火的缘故,巧巧饭不能在家里,只能在村外做。姑娘们自由组合,三个一伙、五个一组地一起做。大家带好凑起来的挂面、鸡蛋、米面等以及相关炊具来到村外,有的拾柴,有的垒灶,然后便开始做巧巧饭。做好以后往锅里扔一些用高粱秸等做成的女工用品,然后开始就餐。据说谁要是能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做饭的地点一般会选在小河边,以便于取水,因此这一习俗又被称为“做河饭”。山东沂水的姑娘们则有把二月二攒来的豆子做豆腐的习惯,并把做成的豆腐抬到街上请大家吃。

  清明这天还有一种特殊的食俗,那就是给牲畜喂饭。煮上一锅小米干饭让耕牛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一年来的辛劳,称之为“饭牛”,有“打千骂万,清明一饭”

  之谚。有的地方则是用小米稀饭,还有的用菠菜汤或者高粱米饭,有“打一千,骂一万,熬到清明喝稀饭”和“打一千,骂一万,清明节下吃干饭”等谚语。还有的地方清明这天不仅给牛,而且还给马、驴、骡子等大牲畜喂饭,每头一个玉米面饼子,这被称做“打一千,骂一万,清明节,管顿饭”。在这一天,所有的大牲畜都不能役使,更不能打骂,表现出人们对于耕牛等大牲畜的爱护与感激之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寒食禁烟  禁烟  禁烟词条  寒食禁烟词条  
茶文化茶具

 清乾隆茶叶末釉 鹿首双耳樽

茶叶末釉是乾隆时着名的色釉品种,为高温一次烧成的乳浊釉,施釉较厚,釉中含有很多不规则的黄色小点。釉面为失透状,釉色黄、绿相间,在暗绿色的底釉中闪耀着许多美丽自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