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新加坡清明节

  移民新加坡的华人依旧秉承中国传统礼教,遵从 “百善孝为先” 的古训,对过世的先人也如在世时一样尊敬,视扫墓祭祖为孝道的一种表现。每年清明节,对于新加坡华人来说,是 “缅怀先人,慎终追远” 的重大节日。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思想已经西化的现代华人青年,仍然会在清明时节赶回家与家人一起扫墓祭祖。清明节虽然与中元节、寒衣节 (农历十月一日) 并列为三大悼亡节,但清明节一般不称 “鬼节” ,因其更重在表达孝义和追思。

历史传承

  清明节大约始于中国周代,上古时期祭仪中已有春季祭祀宗庙的大礼,民间亦有墓祭之风,后来历代沿袭而成为一种固定的风俗。 《孟子齐人篇》 讲述了一个齐国人常到墓地向扫墓者乞食剩余祭品的事情,可见战国时期扫墓风气已经盛行。 《汉书严延年传》 中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 “还归东海扫墓地” , 说明汉代上坟祭扫已成为民间风俗。 到了唐代, 玄宗下诏寒食节 “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从此编入 《大唐开元礼》 ,成为国家礼制的一部分,民间扫墓的风俗也随之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并将寒食、清明并称,如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 诗中写到: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而且朝廷为避免扫墓耽误官吏职守,专门规定 “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b因此清明作为节日的正式形成是在唐朝。也是在唐代,清明与寒食、上巳 (农历三月三日) 节日完成整合,逐渐统一为清明节。唐代诗人王维 《寒食城东即事》 云: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 可见上巳节的汇入极大加强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许多传统的娱乐项目如荡秋千、蹴鞠、击鞠、踏青、放风筝、 插柳等, 也成为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内容。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就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热闹活动和繁华景象。元朝以迄明清,延续清明节扫墓祭祖风俗。

清明习俗

  清明是华人重要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一前后 (公历4月4至6日) 。 《淮南子天文训》 云: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 但作为节日的清明节期很长,有 “十日前八日后 “及 “十日前十日后” 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又叫扫墓节、踏青节、植树节、插柳节、秋千节,从名称上可以看出这个节日的丰富文化活动内涵。

  早期华人移居新加坡后大多难回故土,他们生前喜欢聚居,身后害怕孤单,于是就共同凑钱置地建成坟山,同族和同乡逝后都可葬在这里,相当于免费公墓,称为 “义山” 。各籍移民有各自的义山,比如咖啡山是福建人义山,碧山亭是广东人义山,而著名的乌节路当年是潮州人的义山。东南亚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义山,如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可以看到多处挂着 “福建义山” 、 “潮州义山” 牌子的坟场,在槟城最大的泰国卧佛庙里,还可以看到墙上层层排列的骨灰坛,因为将骨灰寄在庙里也是南洋华人的习俗。华人的传统逢年过节要共同祭拜祖先,还要拜管理土地的神灵,于是就盖起了大伯公庙。要管理这些坟场和庙宇又要成立理事会,于是对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就这样逐渐形成。

  新加坡独立建国后,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华人又占人口四分之三强,因此政府规划建设新城市时大力倡导华人移风易俗,以火葬代替土葬,并在郊区建造大量骨灰瓮安置所,将市区坟山迁葬,于是市区内的坟山渐渐消失。华人清明扫墓场所更多由传统义山转至政府新建坟场,以祭拜祖先骨灰瓮和牌位为主。

  由于清明节不是新加坡法定节假日,因此华人扫墓仪式多在周末进行,一般秉承家乡传统习俗,与亲戚相邀举家同行。先到庙里祭祀大伯公,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茶饮料、食品、水果和鲜花,燃起香烛,叩首行礼,再到政府统一设置的铁桶前焚化纸钱,最后分食祭祀食品。祭祀食品一般会准备五牲,有蛤、螃蟹、鸡鸭等。分食完毕遗留下的蛤壳一般留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近二三十年新加坡还兴起回中国祖籍地寻宗认祖、祭拜先人的潮流。清明节回中国祭祖,看看故乡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些新加坡华人尤其是老年人的节日活动。清明节前,常常能听到新加坡华人之间用方言相互询问:“回家乡过清明吗? ”

  近年做了大量清明节俗研究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张勃说: “许多传统节日式微了,清明节却拥有存续的活力!这活力主要来自于清明节的独特气质。作为一种社会安排,清明节是对死亡和生活的并置。在生中感受死,在死中感受生。与此同时,人们获得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加坡清明节  新加坡  新加坡词条  清明节  清明节词条  新加坡清明节词条  
茶文化春节

 陇南藏族春节

 陇南藏族主要分布于武都坪牙、磨坝两乡镇(而磨坝藏族已全汉化)和宕昌城关、临江、干江头、南河等乡镇。宕昌县的藏族据考证为古羌族,至今他们不知用藏历及历法,也不过...(展开)

茶文化火把节

 纳苏人火把节的传说

 居住在云南省武定县、禄劝县一带的彝族人中的纳苏人,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火把节。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个神奇的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在东方的浦乌...(展开)

茶文化小寒

 小寒习俗

 小寒时节天气酷寒,我国南北地域跨度大,因而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活习俗。小寒日溜冰,骑驴探梅。腊梅、独头兰花、茗花、津茶花、批把花等新鲜上市。小寒  冬至后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