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布伽丹节

  同他们每年的6月21至23日期间举办的喜翁伊宁节(太阳节或者说夏至节)密切相关,鄂温克族还在每年的12月21至23日期间举办布伽丹节。布伽丹节的bugadang(布伽丹)一词主要表示“天神”之意。而bugadang是在名词buga(天、地)后面接缀从名词派生名词的构词成分-dang而构成的。很有意思的是,在鄂温克语里,将“天”和“地”都叫“布伽”。不过,在这里“布伽”一词自然是指“天”之意,不表示“地”的意思。那么,“布伽丹神”就是指“天神”。

  众所周知,每年的12月22日冬至前后几天,生活在北极圈的鄂温克族几乎看不到太阳,见不到阳光,一天24小时均在黑暗与严寒中度过。特别是如果赶上可怕的暴风雪天,这种暗无天日的天气状况还要延续一些天。生活在北极的鄂温克族先民,在这些艰难、寒冷、风雪交加的黑暗日子,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一些人家,尤其是那些家里缺少劳动力,或者由老幼病残者组成的家庭,常常由于储存的食物或燃料的短缺,以及没有做好充分的保暖准备工作而出现冻死或饿死的情况。就在这一极其艰难的日子,那些经验丰富而善良可亲的白发老人们,把他们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和燃料放在驯鹿雪橇上,送给那些需要帮忙或严重短缺食物及燃料而处于极度困难的家庭。更加可贵的是,白发老人们常常以“布伽丹神”(天神)的名义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温暖和食物。

  也就是说,白发老人们告诉那些在寒冷和饥饿中挣扎的人们,是天神让他们给受苦受难的人们送来了食物和燃料。这使那些得到帮助、关爱、恩惠、照顾的人,首先感谢雪中送炭、从严寒与死亡中挽救自己生命的白发老人。同时,也感谢“布伽丹神”(天神)派来了白发老人,使他们在这没有太阳和阳光的寒冷而漫长的黑夜获得了“布伽丹神”(天神)送来的温暖与关爱。另外,他们所说的白发老人,从直接的语义结构上看,或许包含有双重意思,一是指由于年纪大而头发发白的老人;二是说在那风雪交加的北极,特别是冬至那几天天气变得十分寒冷,这使赶着驯鹿雪橇四处送食物和燃料的老人头发、胡须、眉毛上,甚至头上戴的帽子上都会挂上一层厚厚白白的雪霜,使那些老人的胡须、眉毛显得更白更有风度。

  后来,生活在北极圈的鄂温克族先民,为感恩在白雪皑皑的严冬赶着驯鹿雪橇给受难者送去食物和燃料的善良而高尚的白发老人们,在每年的冬至都要举办布伽丹节活动。在他们看来,那一风雪交加的严寒而漫长的冬至之夜,是他们信仰的布伽丹神,也就是天神派来的白发老人给他们送来了食物和燃料。所以,他们要举办感恩天神的节日活动,也是属于感谢白发老人之恩的节日活动。届时,也就是12月21日至23日这几天,他们就会点起熊熊燃烧的篝火,以萨满为首先祭拜布伽丹神(天神),然后还要感恩德高望重、雪中送炭、挽救生命的白发老人们。等这些仪式结束之后,大家围着篝火吃肉,喝用驯鹿奶、马奶、牛奶等酿造的奶酒,还要载歌载舞,共同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中度过严寒而漫长的夜晚,迎来冬至过后阳光明媚的清晨。到这时,祭祀活动自然结束。

  至今,在鄂温克族生活的村寨还保留着每年12月22日前后祭祀布伽丹神(天神)的习俗。不过,对此节日的说法或解释都有所变化。比如说,有的人认为,所谓的布伽丹神(天神)是指太阳神,而太阳神实际上就是火神。在冬至这几天火神要回家休息,所以白昼很短或没有白昼天。因此,为了祈求火神赶紧回来,给在严寒和饥饿中煎熬的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鄂温克人在自家门口搭上简易的生火用的炉子,在简易炉子的南、西、东三方竖起几乎与炉子一般高的木架,并在炉子正面放上一个矮小木桌,桌上摆满各种祭祀天神的供品。与此同时,在炉子四周点燃蜡烛,在炉子边的木架和矮木桌上挂满各种颜色的布条。另外,在炉子正面的矮小木桌上还要放上整只羊的胸,以表诚心。然后,才将炉火点燃,大家跪拜在炉火前面,祈求火神给严寒中的人们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关怀,各自还把双手并于胸前,闭上双目向天神许愿。等这些活动结束后,他们会把矮小木桌和路或周边竖立的木架连同蜡烛、彩色布条、各种祭祀品通通点燃,这时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声反复说“呼日耶”“呼日耶”,最后大家还要向火神跪拜叩头,结束祭祀仪式。他们坚定地认为,虔诚的祭祀仪式会感动天神,所以天神会马上回到他们的中间,给他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布伽丹节  布伽丹节词条  
茶文化少数民族节日

 窝罗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阿昌族纪念远古时期人类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造天织地功绩的祭祖大典—“窝罗节”。窝罗,即生活在山区里的阿昌人相聚在山窝平坝...(展开)

茶文化少数民族节日

 伊万洗礼节

 伊万洗礼节俄语叫做“伊万库帕里”,是每年的7月7日。伊万洗礼节是俄罗斯族的古老节日。这一天俄罗斯族要在河里、湖里洗澡,互相泼水嬉戏。晚上,如果谁敢到荨麻地去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