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冬至饺子的故事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交冬”、“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测定出了冬至,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对此,我们的古人早有认识。汉代《通纬·孝经援神契》曰:“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元代诗人崇仁吴、澄伯清所作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简而言之,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所以当时“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也就是说,从周代起就有在冬至日进行祭祀的活动,目的在于祈求消除国中的疫疾, 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 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意思就是说,汉代时,人们以冬至为“安身静体”的节日,官府要例行放假,举行“贺冬”的祝贺仪式。到了魏晋六朝时,人们称冬至为“亚岁”,民众要在这一天向父母长辈拜节。唐宋时期,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以后到了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清代苏州文士顾禄的著作《清嘉录》中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概况而言,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继于明清,相沿至今。

  在冬至这一天,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北方吃饺子、 吃馄饨的习俗, 南方地区在这一天, 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吃汤圆和南瓜的习惯。民间有谚语云:“冬至到,吃水饺”,“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那么,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冬至吃饺子有何寓意呢?据考证,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因人们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流传下来的。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南阳五圣之一。他著有《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公元196年,张仲景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当时,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张仲景为了接触百姓,给百姓解除病痛,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坐在大堂上给有病的百姓诊治。张仲景的这种举动让老百姓无不拍手叫好,更加拥戴他。时间久了,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后来,天下大乱,东汉王朝动荡不安,张仲景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当时,正是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心里非常难过,决心救治他们。于是,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吩咐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乡亲们舍“祛寒娇耳汤”治病。这种“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煮好后再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汤。每个人吃下去后,都觉得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庆祝新年时,每个人冻伤的耳朵都被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这天,不论贫富,人们便仿照“娇耳”的样子做成过年的食物,并在冬至中午、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张仲景距今已近一千八百年,我们已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他舍药救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他发明的“娇耳”也已成了我们最常见、最爱吃的美食。

  今天,南阳人的心里仍然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人们不仅一直保存着修建于公元285年的医圣祠和仲景墓,而且当地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人们还纷纷传说着“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的民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冬至饺子的故事  冬至  冬至词条  饺子  饺子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冬至饺子的故事词条  
茶文化中国传统节日

 腊月初一

 农历十二月初一(腊月初一)日集市出售年货,预备新衣服、鞋帽过年。  妇女制作过年鞋,准备象征样瑞的彩胜(即彩花)等物。  糊制送灶轿子,制作饴糖。腊月  农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