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对中国市场的五条常见错误认知

1,中国的消费者并不挥霍

如果你去过上海的南京路,那么一定会认为这条观点并不靠谱。中国即将成为全球头号奢侈品市场,而更多的国际品牌都将入驻这个国家,例如Ferraris这样的知名汽车制造商,就在去年进入中国。

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美国的四倍,然而,这个国家的国内消费量仅占GDP的三分之一,远低于美国的三分之二。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平均每年消费支出仅为五千美元的90%中国人来说,生活充满危机感。

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担忧来自于医疗。在中国,并没有社会保障网络。医院通常要求先付款。多亏了中国的经济,人们可以活的久些。然而这个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得不在低于一般生活水平和没有养老金的境况下生活。

结论:中国人不得不比美国人节约一些,将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

现在,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改善国内的医疗网络,以此带动国内消费,而这一措施,一旦起到效果的话,那么这一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2,中国人并不具有社交性

在中国,攀比是很严重的,对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来说,你拥有的品牌,也将代表你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你的“关系网”或者交际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应聘同一份工作时,百位水平相当的申请人中,有关系的一方就会占有优势。

虽然Facebook无法在中国登陆,但是这并未造成中文社交网站的冷清。实际上,根据最近的TNS研究,有近2。65亿的中国人热衷于网上交友,一周花费五六个小时在网络社交上,同时,这些人中,每天都去社交网站的占了54%。中国网民的平均网络好友有67人,这是一个很强大的数据,因为一旦一方传播或是抨击某一品牌,那么就将传遍网络。

同时,团购在中国十分流行。淘宝——中文网上购物站点——它可以让互不相识的买家合力以低价购买同一款汽车,大约在同一时间,在美国,Groupon和其他公司也开始推出了相关商业模式。

3,中国人擅长模仿而非创新

中国的急速发展,使其成为了世界工厂。西方企业的订单使其开始生产符合西方规格的产品。当然,一些中国企业会绕过质量标砖,在夜晚和周末生产一些冒牌产品。

不过,大多数时候,中国的管理部门和劳工部会向全球市场提供优质产品。现在,低技术劳工职位迁移到中国欠发达内陆省份,在某种层面,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应该感谢中国工资的上涨和东部沿海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经济发展。

中国的经济可以适应越来越强调知识创新的领域和服务业吗?这里有三点理由可以肯定它能

首先,中国人很擅长利用自身善于制造这一优势。许多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工艺制造的专家和在这一领域的创新者。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弹性和灵活性,使他们能够适应新的挑战。

其次,许多中国企业善于利用他们的品牌和投资人在价值链中获得较多利润。沃伦巴菲特对于比亚迪的投资,以及随之带动起的中国太阳能产业就是两个例子,

第三,更多的科学和工程专业博士,在从中国的大学毕业后,开始了创业,比以往的学者型商人不同,他们往往具备有在海外求学的经历。

4.中国的管理者将不会走出去

中国市场拥有大量潜在机会,就像一百年前的美国。然而现在,我们身处在一个全球性的综合性经济体中,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任何一个中国的共产都可以感受到订单的递减。同时,中国政府也致力于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再投资,从而弥补美元交易中的贸易盈余。

中国的管理人员深知,要想成功,就必须发展一个全球化的视角,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将英语,这也是我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何收到这么多报名单的原因。在中国,学英语的人数,是英国的五倍。中国人,在文化上,比日本人要开放且直接。这也导致了前者在经济发展上,遇到的阻碍更少些。现如今,中国的管理人员,已不仅仅任职于中国公司,更多的,还会在跨国企业的中国分部担任管理层。他们更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最高层。

与以往相比,世界500强企业的CEO所管辖区域跨越中国和亚太区域。例如百胜,其中国区总裁为苏敬轼,该企业的前沿组织结构,将全球划分为了三个区域,北美,中国和世界其他区域。

5,中国的学生是被动的

最近对于一项在全球高中生进行的排名中,将中国上海列为了第一名。考察的科目包括数学,科学和其他科目。然而,这一研究很快就被驳倒,和西方教育相比,中国学校更注重死记硬背和激烈的竞争性。

还有另一种观点

你必须遵守纪律,勇于创新,你必须了解基本的原理,才能去打开这个盒子。当然,在中国,有相当多的学生具备绝对的竞争力。对于许多的家庭来说,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是将来养老的最好保证。但是,据我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所观察,中国学生也一样能在课堂上提出尖锐的问题。

当经济增长接近10%时,学习的机会成本将比2%时的更大。这也导致了中国商学院的学生更看重实用性。他们希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适应中国市场,而不是仅仅做西方的练习册。

来源Five Myths About Business in China

译者luoluo1008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对中国市场的五条常见错误认知  中国  中国词条  认知  认知词条  常见  常见词条  错误  错误词条  市场  市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