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刘墉:朋友是用来交往的,不是用来考验的

文/芨芨草  

人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人生是孤寂的,就像天空没有太阳那样。  

卡内基就曾说过:周围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要幸福多少。  

因为,人是情感动物,是有着丰富的情感纤维的。这些敏感的触角让人对于情感的需求大大地增强,渴望得到情感的抚慰。  

自古以来,亲情,爱情,友情是构成人生情感的三大要素,缺少一样,人生都不如意。  

罗曼·罗兰说:有了朋友,生活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朋友;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不受时间侵蚀,也是为了朋友。  

这话虽然有点片面,但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朋友的重要性。那么,既然朋友那么重要,人应该怎么样对待朋友呢?  

这世间,朋友也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称为“朋友”的人都是对自己的人生有益处的。  

我们这边老人常说一句话:你想别人如何对你,你先要如何去对待别人。这也许就是老人最常用的朋友相处之道。  

想起一个故事,讲的是清朝乾隆年间有名的大学士刘墉对于朋友的相处之道。  

刘墉为官清廉,一生耿直正气,声名远播。除了认真做人做官,刘墉还擅长研习书法,经常拜谒名家真迹,自己临帖,然后加以创造。这样时间久之,刘墉的书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刘墉生性谦卑,对于名家的真迹仍然保持膜拜和学习的态度。有一次,他的  

一位朋友告诉刘墉,在他们共同的另一位朋友李渊处有一幅钟繇的小楷手卷,很值得一看。刘墉自然是心动的,何况,李渊还是好朋友,借来自然是为难的。  

但是想了一会,刘墉却摇头说:“罢了,有机会再欣赏吧。”  

友人很是不解,说你对书法如果痴迷,这会怎么就这么矜持了?  

刘墉解释说:“好书之人皆爱书,李渊尤甚。他的书从来不曾外借,何况如此珍贵的书画呢?”  

友人还是不解,说我们三人是好朋友,难道借一下书他都不肯么?如果这样,他还算什么好朋友?  

刘墉却不认同这样的看法,他说:”正是因为我知道李渊爱书如命,所以更不好为难他。如果我开了口,他借了肯定是不舍;不借,又会被人认为不重视朋友。所以,作为好朋友,我不能看他左右为难。”  

友人说,或者这正是考验他对于朋友的态度呢?  

刘墉不认同地说:“这不符合朋友相处之道。朋友是用來交往的,不是用来考验的。”  

看完这样的故事,对我的感触是很大的。作为一代名臣,乾隆皇帝跟前的红人,刘墉还能用如此真诚而谦卑的心态对待朋友,这不能不说是他能够名扬天下的一个原因。  

一个人,从他怎样对待朋友的方式上,就能看出他是什么秉性的人:对朋友真实,凡事为朋友着想,就能得到别人真诚的回报;相反,如果处处想算计朋友,只想从朋友那里获得利益,那他最终也会落得遭朋友离弃的地步。  

历史上,因为算计朋友而最后落得悲惨下场的例子也不少。其中,庞涓与孙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最初,庞涓也是真心对待孙膑的,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但是,因为嫉妒,因为自私的心理,让庞涓逼着自己走上了不归路。一个人,要有多狠的心,才敢对朋友下手,何况还是最好的同窗之谊!  

但庞涓就敢,他为了自己的名利,竟然对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企图让他从此成为一个废人,才不会来跟自己争宠。  

不想命运偏偏不是这样的安排。逃奔到齐国的孙膑得到了田忌的赏识,开始养精蓄锐,伺机回击。最终,在马陵道的一棵树下,庞涓被孙膑手下用乱箭射死,落得个害人害己的下场。 

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朋友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这都是因为人的自私贪婪的本性所决定的。朋友之中,如果有一方居心不良,那么朋友就做不下去了。  

刘墉朋友真心实意,庞涓却为了私利算计朋友,所以,两人得到的回报也是不一样的:刘墉得到后人的称道,庞涓却受万人唾骂。  

利字当头,如何守住自己的贪欲?只有记住刘墉的那句话:朋友是用来交往的,不是用来考验的,只有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善念,朋友之间的情谊才能长存不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刘墉  刘墉词条  用来  用来词条  交往  交往词条  考验  考验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