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自我复盘丨个人成长的最佳利器!

周末的时候给小伙伴们分享了 复盘,我语速太快、讲的也太快,让好多小伙伴听的云里雾里的,实在是抱歉哈。

我分享过的知识,都会放到公号里,希望能帮助小伙伴们做回顾。

下面我们来用文字的方式讲一下复盘

首先说明,我所讲的都是我知识习得实践后的个人归纳总结,可以说明的是对我很有效。大家可供参考,可能我说的也不一定对哈~ 

1. 什么是复盘

复盘的概念来源于围棋,一般高手过招结束后,会再次重新演练一遍刚下过的棋盘,两个人探讨分析,并从中找出更好的下棋路径/方法。也叫“复局”。

用360词条解释的意思来说,就是:

它能客观地表现出来,即当时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走"这一步,是如何设计,预想接下来的几步的。在复盘中,双方进行双向交流,对自己、对对方走的每一步的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假设:如果不这样走,还可以怎样走;怎样走,才是最佳方案。

复盘中,双方的思维不断碰撞,不断激发新的方案、新的思路。新的思维、新的理论可能在此萌发。

也就是说,复盘能让你拥有“变更好、不断变好”的机会!

2. 复盘的好处是什么?

复盘的好处有下面4个:

a. 知道“坑儿”在哪儿,避免重复犯错 c. 不断矫正执行路线的过程

b. 了解潜在失败因素,找到更好的方法 d. 知道团队的强弱项,分工更趋合理

也就是说,通过复盘当某种熟悉/类似的局面/状态再次出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往往能够知道自己将如何去应对,在你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好多种应对的方法;你更可以敏锐的感觉当前所处的状态,从而对自己下一步的走向作出判断。

复盘的适用范围很广,个人和团队都可以使用!是一个不错的成长工具!

3.如何复盘

(这部分引用了其他作者在网络整理的完整理论版,想写明作者,但已查询不到)

不想看这个的,可以直接看下一部分,我是如何复盘的~ 忽略灵魂画手。但建议还是仔细看看,自己理解下。

a.复盘四步骤:

1.回顾目标:当初的目的或期望的结果是什么;

2.评估结果:对照原来设定的目标找出这个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3.分析原因:事情做成功的关键原因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4.总结经验:包括体会、体验、反思、规律,还包括行动计划,需要实施哪些新举措,需要继续哪些措施,需要叫停哪些项目。

b. 复盘八个具体项:

1. 回顾目标 5.众人设问

2. 结果对比 6.总结规律

3.叙述过程 7.案例佐证

4.自我剖析 8.复盘归档

当然这是最完善的步骤,在具体复盘时,并不需要严格按照这个步骤进行,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应用。

1.回顾目标

复盘开始的第一步,就是回顾复盘事件的目标。这让参与复盘的人心中有数,自己要讨论什么,如何评判。

将手段当作目标或者是替代目标,是我们常见的错误。回顾目标的时候,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技巧可以注意加以利用,那就是将目标清晰明确地在某一个地方写出来,可以写在白板上,可以投影在屏幕上,以防止参与复盘的人员中途偏离目标

2.结果对比

目标是希望达成的,结果是实际做到的,将二者进行对比,找到实际结果和希望目标之间的差别。

结果与目标的对比,有五种可能产生的情况:

1.结果和目标一致,完成情况达到了所设定的目标

2.结果超越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还好;

3.结果不如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要差;

4.结果中出现了目标中没有的项目,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新添加进来的;

5.目标中有的项目,但是结果中却没有该项目的完成情况,结果为 0。这也可以视为结果不如目标,但是这种结果与目标的差距是根本没有行动,与那种行动了却没有达到期望值还不一样,所以单列。

结果对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差距,而是为了发现问题。重点不是关注差距有多大,而是要在出现差距的地方。试着去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友情提示:结果对比也该像“回顾目标”那样展现出来,让复盘参与人员随时随意可见。

3.叙述过程

过程叙述的目的是让所有复盘参与人员都知道事件的过程,了解做的事,知道细节,拥有共同的共享知识。这样大家才有共同讨论的基础,不要浪费时间在信息层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推荐“照本宣科”的方法。“照本宣科”的关键,除了要照着本子说,还在于要有一个“本”。在复盘之前,自己对做事的过程用文字形式进行成立,就可以形成复盘中要照着宣讲的“本”了。

4.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就是自己对做过的事情进行反思和分析,看看有哪些问题,有哪些成绩,并试着去找出原因,发现规律。自我剖析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它能让你自己先给自己打个预防针,这样后面别人给你扎针的时候,你就有了准备,也能够对比。

自我剖析的时候,要客观,要能够对自己不留情面。

进行这一步的时候,根据“结果对比”部分的结果,进行进一步思考,以期明确在结果中,有多少是自己努力带来的,有多少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区分自己努力还是外在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可控性概念来进行。

我们将事情完成的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阶段划分,这个逻辑可以是时间节点。在阶段和可控性之间,形成了一个可供大家借鉴的表格:可控性量表。

可控的:是否尽量做到了最好?是否至少不低于计划的目标

半可控的:是否自己可掌控的部分做好了?是否为别人完成的部分留出了空间?是否为别人完成工作提供了尽可能的帮助?

不可控的:是否提前跟别人沟通?有没有督促?有没有随时了解事情进展?是否可能部分参与支持?

经过这样的自我剖析,我们对两个方面有基本认识:

自己没有尽力的事情是哪些?

不可控的事情或者不可控部分中,自己出过力的地方是什么?无法着力的是什么?

5.众人设问

众人设问可以让复盘突破事件本身的局限,突破个人见识的局限。设问的内容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设问要多探索可能性,考察每一种可能性的条件,以及其边界。当这些被探讨清楚了以后,问题基本上就一清二楚了。

6.总结规律

总结规律是复盘最重要的内容,上面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形成符合真相的认识。总结规律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好的检验当然是时间,但是,一旦进入到实践阶段,则说明复盘工作已经结束,它依旧不是复盘当时就能确定的。

复盘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必须在复盘的当时做出判断,一般来说可以通过 4 原则来评判:

复盘结论的落脚点是否在偶发性的因素上?

复盘的结论落脚在偶发性因素上,那一定是错误的。如果复盘没有进入到逻辑层面,没有经受住逻辑的验证,则这样的复盘结论,一定是不可信的。

复盘结论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复盘的结论如果是指向人,则很可能说明复盘没有真正到位。因为复盘得出的是规律性的认识,而人是具体的,各不相同。

指向事,则复盘到规律的可能性更高。当然,这里的“事”不仅仅是指某件具体的事,而是人之外的事物。不要随意外部归因,比如“如果出租车司机都开这么慢,那我以后都会迟到”等等,这会将事件引导到阴谋论上。

复盘的结论不是指向人,而是从事物的本质去理解分析,这是验证复盘结论是否可靠的标准之一。

复盘结论的得出,是否有过3次以上连续的 why 或者 why not 的追问?

复盘得出的结论,至少应该有过三次以上的连续的 why 或者 why not 的询问。如果次数不够,也很可能意味着复盘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

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出答案之后的答案,这就是追问的目的。

④ 是否是经过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

“孤证不能定案”是法律上的术语,用来比喻复盘得出的结论通过其他事情交叉验证,也可以为结论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7.案例佐证

除了从因果关系上去验证规律外,为了验证规律的可信度,还应该用其他案例进行佐证。这是从规律的适用性出发的一次实验。案例佐证面临着案例选择则的问题,所选的案例应该是同类型的、同行业的,不能选取跟所复盘的事件无关的案例。

8.复盘归档

经受了上述七步的复盘得出的结论,应该来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这个时候,它们就是得到了认可和值得传播的观念和规律。下一步就有必要对复盘进行归档,这其实也是知识管理的一种。

归档将复盘得到的认识知识化,更加方便传播和查阅,这让没有参与复盘的人也能掌握复盘得出的规律和观念,让新人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学习和参考,少走弯路。

4. 我是如何复盘的?

第一步:拿出A4纸,55分

左边写明自己当初设定目标的初衷、目的、为什么要订这个目标

右边写明目标完成的状态,上一排打钩目标结果(如下图,原谅我的灵魂画手)

第二步:左边列出执行阶段做了什么,越详细越好

第三步:右边分析这些行为的好坏、挑出有利于下次目标执行更好的行为,继续保持!

第四步:对不好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做出自我警示、不可再犯。

第五步:文档存档,写个简短的总结、放到复盘文件夹。

可能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但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复盘  复盘词条  利器  利器词条  自我  自我词条  最佳  最佳词条  成长  成长词条  
金融

 注意!史上最通俗易懂的16个“金...

利息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爸爸,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奔驰车和游艇的呢?”银行家:“儿子,冰箱里有一块肥肉,你把它拿来。”儿子拿来了。...(展开)

金融

 一位期货老手年赚百万的经验分享

文丨关小二爷在期货市场,许多人都有的一个经验感受,大概就是自己的账户似乎只是一个资金流转的中转站,今天的盈利明天可能就亏损了,这一刻赚的钱,下一刻又亏了回去了,...(展开)

金融

 期货交易者们分享的几个看盘法则

避免猜测高低价当你相信市场已经涨到最顶,或跌到最底了,而采取与市场走势相反的步调,那你的买卖就很危险了。那些赢家说,这可能是学费很昂贵的一课。他们宁愿让市场自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