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孟子哲学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这句话主要针对施政的诸侯,他希望施政者能够以“民心为善”(即人性之善)为基础来施行自己的政策,从而达到保民安邦的目的。而只有把“民心为善”——即人性之善作为自己施政的基础,才能达到民心所归、民心所悦、民心所敬、民心所爱的目的。而把民心为善作为施政基础,也必然能够夺得天下——因为他得到了民心。

那么什么是民心?什么又是民心之善?又该如何以民心之善为基础来施行政治呢?

民心,指的是百姓的意愿,“民心所向”“民心向背”就是百姓是否拥护、是否反对。民心之善,对于施政者指的则是以百姓的基本利益为出发点来施政时,百姓能够给予施政行为以对应的正向反应——拥护、爱戴施政者。那么,如何取得民心呢?不嗜杀人者,民必归之;救民水火,民必悦之;取民有制,民必爱之;亲亲仁民爱物,民必敬之。

不嗜杀的君主,民心才能得归。梁惠王曾经问过孟子一句“什么人才能统一天下”的话,孟子当时回答说不嗜杀者能够统一天下。这句话并非是说“只要不胡乱杀人的人就能统一天下”,而是说“胡乱杀人的人必定不能统一天下”,而要分析孟子的具体意思就必须联系当时的情景才能得到最佳答案。

孟子拜见梁惠王出来之后,曾对旁人说过对于梁惠王的评价——“望之不似人君”。这就可以看出,孟子当时回答梁惠王问话的真实意思是:你这个人是完全没有可能统一天下了,但是如果能够把“胡乱杀人”的毛病改掉,还是可以把完全没有可能性变成有一点可能性的。毕竟,梁惠王的言外之意是“我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梁国统一天下”,他问的是施政策略,而不是对于天下大事的理论讨论,更不是求教的道德问题。不嗜杀,不一定能够得天下,但一定能够使民心得归。

救民于水火,民心必悦。齐宣王曾经和孟子谈到齐国吞并燕国的事情,孟子回答说:“如果吞并燕国使燕国人高兴,就吞并他;如果吞并燕国使燕国人不高兴,就不要吞并他。只有让百姓避免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百姓才会挑着饭菜和酒壶来迎接您的军队”。“民心必悦”和“水深火热”本就是一对辩证的关系——百姓若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中,他们从这种痛苦生活中得到解脱才能感到快乐;如果百姓本来生活在幸福美满的生活中,失去这种生活,他们就快乐不起来。顺应民心,百姓才能高兴,而对于那些不能顺应民心的国家,如果攻打它,则必定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从而取得胜利。把百姓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解救出来,百姓必定支持,政策必定成功;把百姓放进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百姓必定反对,如果有外敌入侵,国家必定灭亡。

百姓索取有节制,百姓才能爱戴他。滕文公曾问孟子处理国家的政策,孟子当时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对于百姓的索取,如果毫无节制而伤害到百姓的固定生活,甚至伤害到百姓的固定产业,那百姓就失去了坚守自己道德的准则,一旦失去了道德准则,就会肆意妄为地为自己考虑。孟子还说:把老百姓当做子民的君主,使百姓劳累一整年也没有办法维持自己的家庭,还要借高利贷偿还国家课税,老人小孩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死后只能被扔到水沟中,那是把老百姓当做子女的君主应有的样子吗?对于国家,我们不能以商人的身份以及思想来处理政治事务。阳虎曾经有句话说得很对,“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以商人的角度处理国家的事务,就会对百姓无节制地索取,首先就是不仁,而一旦长久,百姓的正常生活就会被破坏,也就失去了坚守自己准则的基础。

孟子曾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君主必须处理好自己与以下三者的关系——草木动物,百姓,自己的亲人。对于草木动物、平时的吃穿我们要节俭爱惜,但不能因为爱护就完全不去使用——不能饿了而不去吃饭、渴了不去喝水,只要做到不浪费、不奢侈就足够了;而对于百姓,既不能像对待日常之物一样,完全不考虑他们的感受,那样就失去了民心;更不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于每一个人都完全顾虑到,那样做的话,完全无法进行国家事务的处理;对于自己的亲人,则要像普通百姓一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处理好这三种关系,才能真正地顺利处理国家的全部事务。对于自己的亲人,只有如同普通家庭一样扮演好自己对应的角色,才能起好带头作用,使普通百姓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亲人;对于百姓,只有存在仁爱之心——既不溺爱到缩手缩脚,也不完全视百姓如草芥,才能顺利处理国家事务;对于物质资源,只有节俭有度,既不铺张浪费使自己明日无所食、国家仓廪无粒米,也不过分节俭,使得自己饥饱终日,苦病缠身。这样的君主,百姓才能尊敬他。

不嗜杀人者,民必归之;救民水火,民必悦之;取民有制,民必爱之;亲亲仁民爱物,民必敬之。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百姓心地善良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施政者正向的行为必定得到百姓正向回应,逆向行为必定得到逆向回应。施政者只有为百姓着想,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施行政策,百姓才能支持他的政策,只有百姓支持,才能统一天下。施政者只要为百姓着想,百姓就必定会支持他的政策,只要百姓支持,必定能统一天下,这说的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孟子哲学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  孟子词条  民心者  民心者词条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词条  天下  天下词条  
学堂

 逻辑学:如何判断关系命题的真假

如何判断一个关系命题的真假呢?首先需要弄清楚关系命题具有哪些特性,其实主要是关系命题aRb中R关系的一些性质。在逻辑学中,关系性质通常可以从对称性和传递性这两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