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收敛思维:某一问题只有一种答案

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或集束思维,它是相对于发散思维而言的。它与发散思维的特点正好相反,它的特点是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尽可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将各种信息重新进行组织,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思维集中指向这个中心点,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好比凸透镜的聚焦作用,它可以使不同方向的光线集中到一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如果说,发散思维是“由一到多”的话,那么,收敛思维则是“由多到一”。当然,在集中到中心点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吸收其他思维的优点和长处。收敛思维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标为核心,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

隐形飞机的研制,便是运用收敛思维法的结果。这种飞机,机身和机翼造型独特,包覆隐身材料,加装红外挡板等,以减弱雷达反射波和红外辐射,使其不易被探测设备发现,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收敛思维法主要包括层层剥笋法、目标识别法和间接注意法。这些方法促使人们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入手,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挖掘,最终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收敛思维法在以严谨著称的科学界得以广泛的应用。因为一个问题的真相往往只有一个,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逐层分析问题,渐渐找到问题根源,并加以解决。

地球有多重?直到18世纪,这依然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个难题。1750年,英国19岁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向这个难题挑战。他向自己提出一个大胆的课题:称出地球的重量。他像一个小马驹闯进一片丛林,横冲直撞,思维没有一点顾忌和阻碍。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冲撞中,卡文迪许想到了牛顿的万有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个物体的重量成正比。这个定律为测量地球重量提供了理论根据。卡文迪许想,如果知道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知道了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知道了其中一个物体的重量,就能计算出另一个物体的重量。

这在理论上是完全成立的。但是,实际测定中,还必须先了解万有引力的常数G。因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的其他几个常数都知道,唯独不知道引力常数G。

卡文迪许利用细丝转动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测定引力的装置,细丝转过一个角度,就能计算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然后计算出引力常数。但是,细丝扭转的灵敏度还不够大。只有进一步提高灵敏度,才能测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计算出引力常数。

灵敏度问题成了测量地球重量的关键。卡文迪许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想了好几种办法,但是,结果都不怎么理想。

一次,孩子用镜子投射光斑的游戏使卡文迪许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在测量装置上也装上了一面小镜子,细丝受到另一个铅球的微小引力,小镜子就会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小镜子反射的光就转动到一个相当大的距离。利用这个放大的距离,就能很精确地知道引力的大小。

卡文迪许用这个放大的装置精确地测出了两个引力常数,再次测出一个铅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很快就计算出了地球的重量。

卡文迪许测出地球重量的过程是很好地运用了收敛思维法。将测出地球重量这一问题归结为万有引力常数G的问题,进一步归结为测量装置灵敏度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一根本性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中也可以看到,在收敛思维的运用过程中,是结合灵感思维、逻辑思维等共同作用的。

我国明朝科学家徐光启也曾运用收敛思维研究出治蝗之策。

明朝时候,江苏北部曾经出现了可怕的蝗虫,飞蝗一到,整片整片的庄稼被吃掉,颗粒无收……徐光启看到人民的疾苦,想到国家的危亡,毅然决定去研究治蝗之策。他收集了自战国以来两千多年有关蝗灾情况的资料。

在这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他注意到蝗灾发生的时间。151次蝗灾中,发生在农历四月的19次,发生在五月的12次,六月的31次,七月的20次,八月的12次,其他月份总共只有9次。由此他确定了蝗灾发生的时间大多在夏季炎热时期,以六月最多。另外他从史料中发现,蝗灾大多发生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安徽、江苏两省北部。为什么多集中于这些地区呢?经过研究,他发现蝗灾与这些地区湖沼分布较多有关。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向百姓宣传,并且向皇帝呈递了《除蝗疏》。

收敛思维始终受所给信息和线索决定,是深化思想和挑选设计方案的常用的思维方法和形式。它的过程是集中指向的,目标单一,其结果是寻求最佳,或者说,是在一定条件下最佳的解决方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收敛  收敛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答案  答案词条  只有  只有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