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诡辩者的逻辑思维

实事求是地说,诡辩者的逻辑思维比一般人要强,思维也更为缜密。在历史上,古希腊哲学界有个诡辩学派。他们倒不是什么江湖骗子,只不过是把钻研诡辩术当成了一种纯智力的研究活动。由此可见,研究诡辩术以及诡辩术的破解方法,也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诡辩者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但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的确比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人更加遵守逻辑推理的形式。这就是为什么诡辩者指责反驳者毫无逻辑时,有可能把对方镇住。所以,想要更好地识别诡辩者的逻辑陷阱,就先得了解他们的思维逻辑。

诡辩论者的思维逻辑主要有三点:

其一,利用人们对概念的模糊认识来构建诡辩论。

其二,利用偷换论题来扰乱对方的思路。

其三,捏造论据来做诡辩的“前提”。

无论诡辩者的表达方式多么千变万化、奇招迭出,本质上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逻辑”来变化的。

空酒瓶等于装满酒的瓶

周伟、吴亮、郑涛、王贺是同学,他们经常一起讨论问题。

一天,四人一块儿吃饭,讨论起了饭桌上的半瓶酒。

周伟说:“这瓶子一半是空的。”

吴亮说:“这瓶子一半是满的。”

郑涛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半空酒瓶和半满酒瓶是一样的。”

王贺说:“肯定不是。如果‘半空酒瓶和半满酒瓶是一样的’这个说法能够成立,那么我们将它们都凑成整瓶:两个半空瓶,可以组成整个空瓶;两个半满瓶,可以组成一个装满酒的瓶子。这样,岂不成了一个空瓶等于一个装满酒的瓶子了吗?”

郑涛的推理内容出现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事实上,“半空瓶”和“半满瓶”之间存在着相互包含关系,或者是可以相互“推出”的关系,即从“半空瓶”推出“半满瓶”;反之,亦同。而郑涛直接说成了“等于”,这就成了偷换概念,明显是错误的,因为“半空”与“半满”是不同的。

比如,已知某个班级中有50名学生,一半是女生、一半是男生,我们可以通过女生人数推出男生人数,也可以通过男生人数推出女生人数,但并不是25名女生等于25名男生。

王贺指出郑涛得出的是错误结论,这是正确的。但王贺在论证郑涛错误观点的同时也出现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他认为“两个半空的瓶等于一个空瓶”“两个半满的瓶等于一个满瓶”。但无论“空瓶”还是“满瓶”,说的根本就是不同的瓶子,不可能成为一个瓶子!也就是,“两个半空的瓶”不等于“整个空瓶”,而“两个半满的瓶”也不等于“整个装满的瓶”。王贺的诡辩错误就是将“两个瓶子”当作“一个瓶子”来进行论证。

北大逻辑学家的看法

在上述案例中,郑涛与王贺都存在偷换概念的误区。从表面上来看,他们先后使用了相同的词语。但实际上,前一个词语可能表示的是概念A,而后一个词语表达的是概念B。两者在逻辑上并不相等。

逻辑思维对概念有着极为严格的界定。因为,概念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体现着事物的内部联系。概念对客观事物的阶段越准确,逻辑推理所依据的已知前提就越真实。由于客观事物的性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反映事物性质的概念,同样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随便更改其内涵与外延。

然而,语言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其与逻辑的对应关系并不只有单一的表达形式。也就是说,一个语言形式能够表达几个不同的逻辑概念。这就是诡辩论者总能找到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偷换概念的原因。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在思考过程中偷换了概念,就已经变成了一种诡辩。而诡辩的论证无论多么严密,都只能推导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无论说话还是写论文时,都应该注意一点:在同一个逻辑推理活动中,应该使用同一个概念,而不能中途置换。当你能熟练地指出和避免诡辩论者的错误时,就说明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诡辩者的逻辑思维  诡辩  诡辩词条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词条  诡辩者的逻辑思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