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违反排中律的诡辩-含混不清:什么意思、例子案例

违反排中律的诡辩-含混不清:什么意思、例子案例

(1)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欲与波斯国交战,但又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便去求神问卜。

他到了一个很有名的神庙,乞求神灵启示,得到的神谕是:

“假如贵国与波斯国作战,将摧毁一个王国。”

这位国王看了神谕后喜不自胜,立即与波斯宣战,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带着几个残兵落荒而逃。国王愤恨不已,尤其痛恨神谕不灵,于是偷偷写信质问,署名是“愤恨的求签人”。

不久,神庙回信:

“神谕不会错,贵国在战争中确实摧毁了一个王国。不过这个王国不是他国,正是你领导的王国。”

这是一个诡辩“神谕”,“必将摧毁一个王国”——多么含糊不清啊!算命的、算卦的、看风水者流,几乎都是“两头堵”,甚至是“多头堵”,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是他们手中的武器。

(2)《韩非子·说林上》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客人向楚王贡献“不死之药”,他把药送到谒者那里。谒者捧着药入宫,遇见中射之士。中射之士问:“这药可以吃吗?”谒者回答:“可以。”中射之士便一把抢过药吞了下去。楚王问罪。中射之士狡辩说:“谒者告诉我可以吃,并没说只有大王可以吃呀!”

(3)在一艘外轮上,船长和大副关系不和。大副好喝酒,船长每每批评他。一日大副又酗酒,船长便在记事簿上写下“大副今日又喝酒”。次日,大副值班,翻看记事簿见记录了自己喝酒的行为,于是心生歹意,提笔写道:“船长今日没有酗酒。”当船返港后,上级检查了记事簿,认为两个人都酗酒了。

上述两例,都是用含糊其词的语句、不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来耍弄诡辩“小聪明”。但是,在现实中,也确实有不得不含糊其词的情况。

(4)古希腊有一位母亲对儿子说:

“你如果说真话,就认为世界上的人坏;如果你说假话,就认为神坏。你只要在人面前讲话,或者讲真话或者讲假话。所以,你只要在人面前讲话,或者认为人坏,或者认为神坏。”

很明显,母亲的意思是告诉儿子,最好不在别人面前讲话,世间的人可怕,神更可怕,得罪了哪一个都会招惹麻烦。

可是,机灵的儿子这样回答:

“妈妈,没有那么可怕的事。我在人面前只讲空洞无物、毫无内容的话,既不能说真也不能说假,既不得罪世人也不会得罪神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排中律  排中律词条  含混不清  含混不清词条  诡辩  诡辩词条  例子  例子词条  违反  违反词条  
学堂

 论证的方法有哪些

显然,从论证的三要素便可以得到,对于同一个论点,可以采取一个或者多个论据,同时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推理形式作为论证的方式。因此,论证的方法是多样的。如图1-1所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