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杨福泉:民族精神的提升与小康社会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丰富的物质文明,将促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仅仅只有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远非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社会以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重要内涵,但小康社会并不能理解为是一个仅仅经济发达、物质生活富裕的社会,就像有些人认为“小康社会”即“小车社会”等。我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进发展的过程。正气高扬的民族精神和国民高尚的品格、国家的综合性文明程度,都是实现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我们在20年后在经济和物质上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在整个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众的全面发展方面没有相应地达到一个现代文明国家所应具备的水平,那就意味着这并非一个理想的小康社会

  民族精神的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内核。而民族精神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包括国民道德修养,文化素质的提高,包括国家的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不断完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现代世界,一个经济贫穷落后,民众生活穷愁潦倒的国家,不可能达到一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高度和谐的境界,因为经济贫穷落后的根源,必然与它的政治制度、社会协调机制等有密切的关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不总是同步的,如果没有开明的政治制度,高尚的国民道德修养,高远的精神追求,和谐的民风民情,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也会形成这样的现象:国家和民众相对说来是富有的,轿车华屋皆备,而其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却十分落后,社会风气和习俗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环境恶化。这样仅仅有物质之丰裕和生活之舒适的富贵之乡,就如过去人们所形容的那种暴富的土财主,外面珠光宝气而肚囊空空,面目可憎。我们所要努力实现的小康社会。是政治、社会、自然、精神、物质诸多因素和谐一体,相依共存的社会。

  我们以往总体达到的小康水平主要侧重于从物质文明方面来衡量,而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注尚不够。一个理想的小康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即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人格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自然资源达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高度统一,人与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自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各种文化在我国的碰撞和交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滋生,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和伦理传统受到冲击,富于激情、正义和理想色彩的人生观在不少国民的心中逐渐淡漠,没有自我约束地疯狂追逐名利,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风气比较突出,发生在政府部门不少领导干部身上的腐化堕落现象,就是这种社会风气在党内的体现。

  因此,我认为,我们在党中央做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除了关注小康社会要达到的各种经济指针之外,需要深思小康社会的文化和社会内涵,以及它应该具有的理想、理性和伦理道德的内涵。使我们致力于全面实现的小康社会,成为一个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兼备的社会,一个人民既享受着物质文明的富裕生活,又充满着真善美的社会公德和情操的社会。

  在为建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的小康社会努力奋斗之际,我们既要呼唤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伦理道德精神、民族情操的回归和弘扬,又要扬弃中国数千年沿袭的传统文化中影响中华民族健康全面发展的那些精神糟粕;既要广泛吸收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品格、民风和治国之道,学习他们在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方面的成功方略和经验,又要杜绝全球一体化过程中那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势必带来不良影响的各种不健康的文化和风气。在此基础上熔铸出与时俱进,兼包并容而又具有卓然独立的品格和丰采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我们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中,需要高扬充满共产主义美好理想和人类真善美情操和道德魅力的精神旗帜,象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的共产党员那种无私忘我,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人生楷模。中国古人那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也是在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弘扬的一种优秀的民族品格。

  民族精神的提升,是保证我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同时保证我们的小康社会永远闪耀着一种永恒的文明之光、理想之光的强大动力。

  

  原载《云南日报》2003年1月29日,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福泉  福泉词条  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  民族  民族词条  精神  精神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