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柯领:解决世界三大危机的策略

  

  关于教育的本质,现在全世界的教育界,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搞清楚,正因为缺少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教育缺少一个永恒、健康而有效的价值观念作为教育设计与教育实践的出发点。所以,全世界的教育都处在一片混沌、混乱与贫困之中。

  当代的教育危机与世界危机其实质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危机。全世界的教育都陷入了功利主义,以追求功利为目标,把人培养成了追求功利的机器,以致演绎出了当代世界的三大危机:

  1、地球的危机:科学技术非人道化应用造成的生态危机;

  2、国家的危机:无灵魂的教育造成的人的素质的危机;

  3、个人的危机:无意义生活之痛苦的精神危机。

  

  人类正处在"生存还是毁灭"的十字路口。目前摆在人类面前有两条可选择的道路:人类走向毁灭之路——如果继续按现在本末倒置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走下去,人类必将灭亡。现在全球生态系统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环境的破坏使有机体正在加速地走向死亡,生态破坏的极限就是人类的末日。正像罗曼·罗兰说:"人类在通往天堂的大道旁边,有一条小路也在通向地狱"。

  人类走向生存之路——唯一的选择就是重建人类“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即整体地转换价值时空观——在系统生态主义的指导下形成以自然为本的“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价值时空观,全面地建设一种生态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把美的教育同法治相结合,把美作为教育设计与教育实践的出发点,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为中心,在"天地人我"整体和谐相处的理念主导下,塑造人格、建构智能与掌握专业技能,培养高素质的有整体观念与审美修养的人,因为只有美的人,才能建设一个美的世界,从而真正实现人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伟大梦想。

  显然,人类要摆脱当代世界的三大危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从改革教育入手,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认识教育的个性与教育独立的发展规律。我们只能顺应教育的客观规律,才能使教育取得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教育来说,国家、社会、个人确实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利益,但这终归是作为教育的结果而自然形成的。利益不是教育的目的,而只是教育的结果。

  教育应该是在一个永恒价值观念主导下的培养人的伟大实践:教育的最高目的绝不是对任何功利主义的灌输,而是顺应人性的对美、真、善、爱的唤醒;人类文明与进步阶梯的教育阵地应该永远是人类文化的传播中心,唯美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训练中心、勇敢探索真理的批判与创造的学术中心;教育不仅要满足个人与社会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教育要高高举起弘扬美、真、善、爱的理想主义的旗帜,用全人类优秀文化的价值来提高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以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向更高层次、更文明、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教育应以探索人的幸福作为出发点,通过教育的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取向,发现自己的生存意义,从而确定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与理性沉思之后,我发现并论证了“美是教育的本质,构成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在此教育思想的彻照和穿透下,教育内容的五育结构,就应该是“美、德、智、体、劳”的有序结构才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教育的实践就应该在“教育为立国之本、美育为立教之本、审美为立人之本”这三大信念的主导下,以培养学生“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为目标,围绕建构人生的三重境界,即“审美境界、天地境界、功利境界”全面而系统的展开。

  美对我们每一个成长个体来说,永远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精神、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种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切关怀。美是教育的本质作为教育的灵魂统率全局,作为教育设计与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对人类摆脱地球的生态危机,国家的国民素质危机与个人无意义生活之痛苦的精神危机,具有最好的促进效果。

  

  一、地球的生态危机是人类对科学技术非人道化应用的结果。现在世界上随着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大气质量越来越变坏。目前,世界环境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酸雨。臭氧层破坏将使人类失去头上的保护层,直接暴晒于烈日之下,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严重创伤,皮肤癌猛增,甚至有人预言,臭氧层减少到五分之一时,将是地球生物死亡的临界点;温室效应使地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台风、热浪与洪水将使全球百分之七十的城市沉入海底;酸雨使森林岌岌可危,使道路桥梁腐败,土地干枯,粮食颗粒无收。

  二十世纪是环境破坏的世纪,是我们人类自己在破坏我们生存的环境,本世纪面临的上述三大环境问题,将严重损害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当中。

  解决地球生态危机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出路就在于使全世界的人民明白:“自然是有生命的整体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生相克的关系,处理好相生相克关系的唯一原则就是‘双赢原则’”,从而团结并积极行动起来,在“双赢原则”的主导下把美的教育同法制相结合,由以人为中心的,征服自然的“机械时空观”转向为以自然价值观为中心的、与“天地人”和谐相处的、东西方智慧结合的“系统生态时空观”,建立人类生态的生活方式,执着地奔向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艺术化生存的太阳能时代。

  

  二、国家的危机有文化、政治、经济、军事、交通、人口、资源、污染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核心的危机主要就是无灵魂的教育造成的人的素质的危机,人是危机的总根源。

  当代的厌学、唯利是图、享乐主义、封建迷信、不道德、犯罪、吸毒、艾滋病等美感错位的不健康的现象呈上升的趋势,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敲响了走向毁灭的警钟,人类需要再一次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重新回到教育的本质,找到正确的突破口,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入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通过改革教育,用以自然为本的美育型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具有生态世界观的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以摆脱当代无灵魂的教育所造成的人的素质的危机,我们要永远记住:美感错位的不健康的现象,只有通过美感正位的健康的教育,才能根本纠正,而这需要从儿童教育开始。

  人类的知识从功能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塑造我们灵魂的知识(价值形态的知识)。如:艺术、哲学、美学、道德伦理、生态文化、宗教等;第二类是放大我们手脚的知识(工具形态的知识)。如:科学、技术、工艺技能等;第三类是扩展我们视野的知识(事实形态的知识)。如:一般常识、历史、地理、风土民俗等。这种三维一体的知识结构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棵树,那么,价值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根、工具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干与枝、事实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叶,根深、干粗、叶茂才是健康成长的象征。这就是完整教育的知识结构模型,是我们进行教育设计、教育实施与教育测评的理论根据与判断标准,由此我们可以对20世纪的世界教育进行一番富有说服力的理智的批评并为21世纪的世界教育实践指明一个正确前进的方向。

  二十世纪全世界的教育在 “唯物主义”、“实用主义”与“经济中心主义”的主导下都片面地重视了第二类与第三类知识的教育,而轻视了第一类知识的教育,轻视人文精神的教育使人变成了单向度的缺少人情味的人,手脚放大了,可充满批判意识的唯美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价值判断丧失了,人投机取巧、追名逐利地无根本的工具般的活着,沦落成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偏偏倒倒的没有精神家园来回不安游荡的、无本质的痛苦存在。试想一下,一个缺少审美价值判断、缺少灵魂与健康价值观、缺少人道主义思想、没有健全理智的人,能够创造性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吗?能够驾驭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人类探索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经验表明:科学研究的最高使命就是从混沌与杂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科学研究必须要在哲学与艺术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才能更好向前发展;头脑只有借助对艺术、哲学与科学的思考,才能趋于完善;只有完善头脑的人,才能更好综合多元知识的优势、对准问题、胸怀全局、放眼局部地探索规律的世界;只有完善头脑的人,才能建设一个完美的世界。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由重视分数的应试教育真正转向为重视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诸多的迹象表明,有识之士已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应该以审美教育为中心,从审美情感教育入手,以点、面、体的建构方式,通过审美素质的提高来带动其它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提高全世界各民族整体素质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三、个人的危机其实质就是一种精神的危机,集中表现为无意义生活之痛苦的生存危机。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这种危险状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关于这种状况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描述,如颓废、道德沉沦、抑郁、失落、空虚、绝望、缺乏值得信仰和值得为之奉献的东西等等,物极必反,危机的尽头就预示着改变危机的新时代的来临——世界正面临文化价值观与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实践的转型,我们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价值沦丧的局面,重新确立永恒的能够值得依赖的美、真、善、爱的价值体系,并努力把它扩展成各方面的价值实践。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人与社会互动的生存哲学。

  人的成长过程同人类的成长过程一样,是一个不断尝试失败而选择成功的过程。一个人的一生有两次诞生:一次是肉体的诞生,一次是精神的诞生,而自我意识的产生则是精神诞生的标志。精神是一个人的灵魂,是在人心中灌注生气与活力的情感动力,精神不是一种静态的实体,而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产生于一系列的尝试失败与尝试成功的选择之中,它与人格的建构是一致的,遵循“自由—选择—责任”的建构辩证法。精神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需要通过驾驭理想来把握现实,需要通过驾驭目标来把握未来,需要通过驾驭简单来把握复杂,需要通过驾驭有限来把握无限,需要通过驾驭信仰来把握永恒,这是稳定而积极生活的基础,也是人作为人能主动选择未来并出自内心积极承担责任的最完美的生存哲学。

  由此可见,理想、目标、信仰是精神的核心,而美的教育就是从审美情感教育入手,以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审美情感教育在美、真、善、爱价值的主导下鼓励人们以审美的眼光来面对人生,鼓励人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与勇于创新,鼓励人们通过尝试失败与尝试成功的选择来发现生活的意义,充满想象力地建构自己的理想、目标与信仰,以塑造自己的灵魂,由生物体升化成智力体与精神体,从而胸怀理想、充满希望地去求生存与求发展,以摆脱无意义生活之痛苦的精神危机。美育对人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培养一个人超越功利的出世精神,从而能够自由自在的享受人生。历史的经验已向我们表明:人生的乐趣与人的觉醒和人格的完善要依靠审美教育的普遍推广与深入发展才能完成。美的召唤将为我们的社会与个人生活带来一种新的激情、新的意象、新的精神与新的生活方式。

  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肩负着立人之本与立国之本的使命,教育必须要顺应人的本质,以审美教育为中心,通过美来塑造人们做人与做事的本质力量并提升人的层次才能最大程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只有立足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并同法制有机结合,才能综观全局、标本兼顾地实现对文化、政治、经济、环境、人口、社会秩序的有效控制。总之,审美的育人立足点就是教育中与社会动态发展控制中的阿基米德的力的支点。

  最后,把问题纳入焦点:由此看来,要实现以“人类的共同幸福”为理想,就需要人类结束“脑”的竟争时代而开启一个“心”的共赢共生的时代,这就要求每一个国家都要实施“以美立国、以法治国”的社会发展战略。重建人类“天人合一”的整体性,重建世界“以生态为本”、“以可持续性发展为本”、“以人生的幸福度为本”、“以人为本”、 “以身体为本”、“以美为本”、“以爱为本”、“以心为本”、“以情为本”、“以文化立国为本”、“以教育立国为本”的价值观,重建人类文化精神与形而上学本体论,重建人的哲学与人的终极价值、终极关怀和终极信仰,在追求”天地人我整体和谐”的教育理念的主导下,中国的基础教育与全世界的基础教育都要以人的“幸福”为中心,以审美教育为中心,努力培养“美、德、智、体、劳”这五个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要用以“幸福”为中心代替以“效率”为中心,把教育从以 “效率”为中心的培养适应工业社会与商业社会的人”的价值体系中解放出来,改变目前从近代以来形成的“笛卡尔—牛顿机械时空观”主导下制定的以“语文、数学、科学(即以“读、写、算”为中心)”这三门主课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而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方智慧结合的“系统生态时空观”主导下制定的以“生态世界观(自然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生态)、体育、艺术(音乐、文学、美术)、数学、科学”这五门主课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也就是要走向天人合一的“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从而实现全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慨念的重建。

  

   2012年6月8日于美国旧金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柯领:解决世界三大危机的策略  危机  危机词条  策略  策略词条  三大  三大词条  解决  解决词条  世界  世界词条  
教育理论

 汉字简化,得不偿失

   几十年来流行的观点认为:汉字的简化的是中国文字的进步,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这是没有顾及到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用情感和政治代替了科学的判断。苏联电影《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