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关于社会认同和从众心理——从连环跳楼事件说起

导读:什么是维特效应?维特效应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从众心理的影响力这么大?为何要避免从众心理?

穿越到2013年的五一劳动节前,连续发生的3起校园凶杀案(江苏泰兴、广东雷州、山东潍坊),再算上4月初广西合浦以及3月下旬福建南平的2起案子,案发的密度太高了。另外,富士康频频曝光的连环跳楼事件,其密集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这其中是否有啥玄机呢?

我觉得,这应该和维特效应有关。

什么是维特效应?

维特效应”一词,来自于文学大牛歌德所写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小说中,主人公维特最后是自行了断。据说该作品面世之后,风靡欧洲,很多粉丝也效仿书中维特的做法去寻死。所以,“维特效应”就成了效仿自杀的代名词。

维特效应听起来好像蛮荒唐的,但确实存在。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名叫啥,忘了),统计了二战后连续20多年的自杀数据,发现一个规律——如果报纸上对某起轰动性的自杀事件进行大肆报道,那么在其后2个月内,该地区的自杀人数会有所上升。与此类似,富士康的跳楼事件,经过媒体大肆报道后,跳楼人数不降反升。

可见,维特效应是确实存在滴。有兴趣对其深入了解的同学,可以看“这里”。

或许有同学会问了:维特效应专指对自杀行为的模仿现象,为啥把校园连环凶杀案也归入维特效应捏?实际上,那些凶手的行为,属于“谋杀式自杀”。山东潍坊的那个家伙,在行凶之后自焚;另外几个家伙,在行凶之前,也必知难逃一死。

社会认同原理

那么,维特效应的根源是什么?这就是本文要说的主题——社会认同原理(后面为了节省打字,称“从众心理”)。它说的是:当某个人要做出决策的时候,会参考其它类似的人在类似的场景下所做的决策。

发生在南平的头一起校园凶案,其行凶者郑民生,由于在生活中处处失意,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并通过杀害学生的手段来报复社会。由于南平的案件引起全国震动,经过舆论的广泛报道。因此,后面几起凶案的杀手,通过各种舆论的途径,了解到郑民生的生平。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处境和郑民生很类似,就在心理上产生了认同。他们发现校园行凶是一个很好的报复社会的途径,因此就依样画葫芦。所以,后面几起案件的作案手法类似,且时间上很接近。

其实从众心理的影响是非常广泛滴,不光体现在维特效应上,还表现在很多其它的方面。下面举几个例子。

围观

大伙儿应该经常碰到街头围观现象。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事情;然而在几分钟之内,就会迅速围上一大群人;搞到最后,连交通都堵塞了。

现在,由于网络的发达,还出现了网络围观现象。比如前不久的“犀利哥”,最开始仅仅是论坛里的一张普通照片;但不到一个月,就成为全民皆知的偶像人物了。

流行时尚

很多时尚的、流行的玩意儿(例如时装),就很大程度得益于社会认同。

当人们在街道上、影视节目中看到别人都穿着某款时装,则自己也会倾向于穿类似的衣服。效仿的人多了之后,就会再带动更多的人,最终形成“潮流”。

交易市场的跟风

各种商品交易市场,也经常因为社会认同原理,发生跟风现象。

在国内,有很多不明真相的股民,对股票的基本知识一无所知。他们只是看到周围一些人买了某个股票,也就被吸引去买了该股票(全然不管该上市公司是干啥行业的,有啥盈利模式);然后随大流的人逐渐增多,使得社会认同效应增强,并吸引更多的人跟进;最后把某个价值不高的股票,炒成天价。

破窗效应

考虑到篇幅,破窗效应的详细解释就不再啰嗦了,有兴趣请看“这里”。

破窗效应的经典例子是:假设某栋楼房出现一个被人砸破的窗户,如果没有及时修补,则会有越来越多的窗户被人敲破。对于后面那些砸窗户的人,他们看到该楼房已经破了一些窗户,心里就想:别人能砸,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呢?于是也掺和进去。

破窗效应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共场所墙壁上的涂鸦。参与涂鸦的人,其心理模式和砸窗户非常类似。

为什么从众心理的影响力这么大?

从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大伙儿可以看出从众心理在很多场合都会起作用。下面,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它的影响力这么大?

追求安全性

说到安全性,不得不提一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真的是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啊)。在总共5层的需求层次中,第2层需求,也就是关于安全性的需求。

为啥很多人会把“从众”和“安全”划等号呢?这就得从动物的本能说起。比如在自然界中,当发生危险时,个体最好是跟随着整个群体一起逃命,这样生存概率较大;在迁徙或觅食的时候,也是如此。而人在潜意识方面的行为模式,大都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人的基因,几乎都是在史前时期就已经进化出来了。因此,人在本能上,也具有了类似其它动物的从众行为。

避免被孤立

还有一些人,之所以“从众”,是害怕被孤立。这种情况,通常属于被动从众,主观上未必愿意参与其中。假设有一个班级,大部分人都考试作弊。那么,少数几个不作弊的人就会面临被孤立的风险。为了避免被当作“假正经”,这些人可能会违心地参与作弊。

缺乏决策信息

在某些从众现象中,大部分跟风的人处于某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由于缺少足够信息来做决策,这些人只好去参照周围大多数人的决策。

比如,很多跟风买股票的人,自己不懂得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作分析;比如,很多街头围观者,在一开始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啥。

正反馈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大伙儿可以明显地看到正反馈的影子。参与某个事件的人数越多,则越容易吸引其他人加入;然后人数就更多。正是由于正反馈的存在,使得某件事情被快速放大。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也对上述的正反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事情在网络传媒的推动下,能够以几何级数快速放大。

为何要避免从众心理?

个人认为,从众(尤其是盲目从众)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心智模式。下面俺从几个角度来说明一下,为什么它是不明智滴?

缺少独立思考

从众的行为模式,实际上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仅仅作些简单的模仿。所以,一个经常从众的人,其独立思考的机会必然会减少。长此以往,不光脑筋变慢,创造力也随之降低。

迷失自我,丧失个性

如果你总是被迫顺从于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久而久之,就会丧失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自己的特长也无法发挥。反过来说,那些个性鲜明、较为自信、较为独立的人,往往也较少有从众的行为。

容易被忽悠

由于从众心理的知名度,很多人会利用这种心理,来误导大众,从而获取利益。当然,被误导的大众,则相应的损失利益。

比如,某些商家在广告中利用从众心理让广告的受众买下自己未必需要的商品;比如,房地产商雇佣一些托,营造某些地盘紧俏热卖的假象;

不易获得成功

按照二八原理,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人,往往属于占20%的一小撮;而那些盲从的人,因为随大流,必然会沦为80%的庸人。

咱们再以经济领域的例子来说事儿。在一个交易市场中,往往是一小撮人进行正确的操作,大多数人进行错误的操作。因此,那一小撮人得以从从大多数人身上获利。巴菲特曾经有句名言——在大家恐惧时贪婪,在大家贪婪时恐惧——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一现象。

当然,不盲从,并不能保证你一定成功;但是盲从,你一定不能获得成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连环  连环词条  从众  从众词条  跳楼  跳楼词条  认同  认同词条  说起  说起词条  
综合

 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你忍不住的去搜索一切关于他的信息,看到相似的名字都要过去一一浏览,不放过任何一点。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变得奇妙了。——姑娘呀,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