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我们常说的相由心生,到底这句话科学吗?

文:余舟 | 壹心理专栏作者

如果在科学上给出这样一个命题,令心理学家设计实验来验证“相由心生”,“心”是如何影响“相”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样定义“心”和“相”。

我们可以将“相”狭义地定义为“五官长相”,那“相由心生”这句话通俗地翻译一下就是“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五官长相”,不用实验,遗传学家告诉我们 “相”不是由心生,“相”是爹妈生的。不过,这显然不是这句话真正想表达的意义。

“相由心生”一词来源于佛教,也有说是源于“相学”,有偈语为证“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然具体出处,已不可考。也有林肯“四十岁后要为自己的样貌负责”的典故。这个故事怪吓人的,让人有点心惶惶,生怕一个不注意搞得“面相”不够好,被炒鱿鱼。

一种联系如果无法清晰地定义,那么人们很有可能会夸大这种联系的力量,并将其神秘化。而一旦弄清楚这种联系,就可以为我们所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那么如何用现代心理学知识来理解这个有些玄奥的概念呢?

在形容“面相”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狡诈、凶恶、古怪、猥琐、愁云密布、眉头紧锁或者神清气爽、满面光华、双目炯炯、神采飞扬等等,这些词多是在描述一种神态表情给其他人的感觉。我也听到过老人们评论说“这个人总是眉头紧锁,面有苦相,不好。”或者“这个人眼珠活,有灵气。”

当然,也有关于耳垂厚,有福气;嘴唇薄,感情薄等等这种具体某一种面部特征和性格的关联,但这种“面相学”和曾经西方风靡一时的“颅相学”一样,是一种“伪科学”。所以,这篇文章不讨论后一种“相”。

我认为由“心”而生的“相”是一种表情。而相由心生讲的是“情绪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面部表情,如何通过表情来给他人留下良好感觉”。

每一天每一分钟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伴随一个主观体验,这种主观体验是和相应的表情模式联系在一起的。表情是内心情绪体验或情感状态的外部表现,同时还伴随一定的生理唤醒,比如感受到压力的我们会眉头紧锁,不自主的叹气,同时我们体内的“应激激素”会升高,我们的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不同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固有的、并且能为全人类所理解,艾克曼等人(1987)认为人类有六种基本情绪,愉快、恐惧、发怒、悲伤、惊奇和厌恶,而且这六种情绪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

心理学家总结出不同情绪的面部模式

< style="width:100%;height:120%;"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0"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情绪 面部模式 兴趣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愉快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环形皱纹)

惊奇

眉眼朝上、眨眼

悲痛

哭、眉眼拱起、嘴朝下、有泪有韵律的啜泣

恐惧

眼发愣、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毛发竖立

羞愧——羞辱

眼朝下、头低垂

轻蔑——厌恶

冷笑、嘴唇朝上

愤怒

皱眉、眼睛变狭窄、紧咬牙关、面部发红

可以想象,一个对自己不自信的人,会经常有羞愧感,经常做出眼朝下,头低垂的表情表情是无声的语言,从举止投足就会泄露内心的怯懦。习惯性自我贬低、羡慕他人、爱挑剔、爱猜疑,这些心态都会反映在面部表情上。而一个情绪稳定,内心明朗开阔自信的人,表情经常会是愉悦的,传递给身边人的信息也会是积极的。可以忍耐住一时的不顺,身处困境依旧不皱眉不哀叹的人,也一定对人生和自我有更高一层的了解。如果是男人,女人则会看出“潜力股”之相,如果是女人,眉宇间定然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

表情可以刻意做出来,但刻意的表情不能长久,真实的自己依旧会被其他人了解,甚至说不定旁人比自己还更了解自己。

“相”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综合气质,改变气质的功夫要下在管理情绪上,而情绪又和我们对一件事具体的看法息息相关。无论可以意识到还是意识不到,对待他人的看法,对待自己的看法以及对待整个世界的看法构成了我们的“心”。这些看法体现在表情上,流露在眼神中,传递给其他人。

这样来理解的话,相由心生还是很有道理的。

原题:相由心生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介绍:余舟

中科院心理所医学心理学在读博士

微信公共号:和余舟一起读书吧

学习和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不是我们正相爱,而是我们一起努力为了遇见未来更美好的彼此。

延伸阅读>>>科学家发现面相可判断男人智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这句话  这句话词条  到底  到底词条  科学  科学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