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养育孩子就是为了更好的分离

一、更好分离的心理动力:让孩子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决定并有选择的自我负责。

当一个孩子可以为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决定,并承担相应结果时,他不但学会思考自己行为的结果,还更多地感受到个体的力量和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善于为自己做决定孩子遇到困难或变化时,他也更可能积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重新寻回控制感。同时,当他可以为自己做决定时,他就更有动力去坚持并执行自己的决定

学会自主决定,绝不是从某一天忽然就具备的能力,而是源自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家庭或学校教育中容易缺失这一部分,因此,即使是成年人有时也同样面临着为自己做决定的困难,而习惯选择让他人来决定自己的生活,然后做一个不用承担责任的受害者,躲在受害者的角色里自怨自艾。这样虽然痛苦,但或许更容易。

1、让孩子做一些跟自己有关的小决定,做自己的小管家。

一个能够为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决定孩子,能够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可以掌控生活的满足感,并且更懂得管理自己。

例如,可以让孩子自己管理在家里的零食。也许很多妈妈会担心,如果让孩子自己管理,会不会失控。我的体验是,这是学会自我负责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儿子两岁多时,每天因为吃零食我们俩会有很多的斗争和冲突,因为我掌握着零食的管理权,而他总是想着办法多吃,尤其是糖。后来,我给他准备了一个多层的小柜子尝试让他自己管理零食,儿子非常兴奋,在此之前,我和他约定好了一段时间的零食总量,并商定了每天糖的总量,其他的主要由他自己把握。在自我管理过程中,他开始时会偷偷多吃糖,多吃一两个时,我就睁只眼闭只眼全当不知道。吃得过分了,我会提醒他,如果提醒仍然无效,就按照约定收走管理权一次。之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可以管理得挺好,慢慢的我就几乎不用管他了,零食总量比起以前吃得更少了。他还会根据自己零食库存的情况提醒我说需要买些什么等,像个小管家一样。

2、让孩子承担自我决定所带来的相应结果,无论是好是坏。

只有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选择所带来的相应结果,他才可能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决定,并能够愿意承担结果。

儿子两岁左右时,有段时间吃饭时总说要再玩一会儿,只是提醒几乎没用。一次他仍然在饭点不吃饭,提醒他也没反应,我就把粥倒了洗碗。过了会儿,特别爱喝粥的儿子说饿了,我很无辜地说,“洗过碗了,全倒了,我以为你不要吃呢”,儿子没喝成粥大哭。但自从以后,儿子吃饭时间就准时多了。后来他甚至还叮嘱我:“妈妈,我的饭给我放着啊,我马上回来”。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为父母吃,我们需要用行动告诉孩子这一点,而不仅仅是语言。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儿子有许多可以自主决定的经验,决定留在老家只是他众多决定中比较重大的一个。他比较清楚自己决定的结果,并且因为是自己的决定,他就更可能在留下来的日子里更积极主动地面对各种问题或困难。

3、孩子所做的决定是“有选择的”和“力所能及的”。

强调一下,孩子要做的决定绝不是指全部事情或者大多数事情。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有的事情他可以自己做决定,有的则必须由大人来做决定。底线和度由父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握(以后再另文详细讨论),原则是你觉得自己可以hold住,当你hold不住时,能够自我觉察情绪来源,区分是来自于现实还是来自自身的焦虑和想象,你就可以选择接下来怎么做了。

儿子住在老家是他自己做的决定,我虽然焦虑,但我觉察到这个不一定真实,只是来自于我的内心。如果是他想自己骑着小自行车去上幼儿园,这个肯定是不能由他决定的。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处在一个全能感向现实感过渡的阶段,其实他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全能。

二、更好分离的生活技能:培养孩子“我自己来”的能力和信心

一个孩子如果具备了以上心理基础,但如果缺少实际生活技能的支撑,他的信心就很难得到连续的支持。

分离意味着独立的尝试和训练,有与年龄相符的生活技能可以为分离的实际生活提供现实的支撑。

这次回老家之前,儿子迫不及待地自己拉开行李箱,往里装各种自己想带的东西,图书、玩具甚至他要穿的衣服,一件件往箱子里塞,自己装完了还要帮爸爸妈妈装衣物。当然,他的选择和决定并不能完全实现,他要带上小自行车就没被答应,于是妥协带上了滑板车,同样很高兴。

1、吃、喝、拉、撒、睡、穿、玩等生活技能的培养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孩子一般会在某段时间对做某些事情感兴趣,母亲要善于捕捉他感兴趣的时间,然后顺势而为,允许并创造条件让孩子训练自己基本上就可以了。

2、年龄能力发展表只是参照,而无需遵照。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发展的阶段和方向也会不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只对照着一些标准评价表来训练孩子,那只是一个参考,使用它帮你理解和感觉孩子,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有的妈妈看着到哪个年龄应该会做什么的列表,要么不做准备强行训练孩子,要么为一些非常细小的标准而焦虑忧心,结果眼中只见标准不见孩子,对孩子的准备状态往往也不再敏感。

3、要能乐见孩子在学习生活技能过程中出现的脏乱差、“帮倒忙”。

回想起来,儿子生活技能的培养,与我们大部分时间能够忍受并允许他自我训练有关。为什么说忍受呢,相信做妈妈的应该都能理解。比如,儿子1岁多就对使用筷子很感兴趣,而且他对大盘子里的菜比自己小碗里的更感兴趣,吃饭到最后,餐桌被他拨拉的一片狼籍。不到2岁的他,筷子已经使用的相对娴熟了,甚至还很喜欢用筷子夹花生米等高难度动作,不断挑战自己乐在其中。

4、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成为一个小帮手。

儿子很喜欢进厨房,用去皮刀为土豆去皮,拿着小刀切蒜薹、切黄瓜等。如果我的时间允许,会等他切完一盘菜,自己切的菜吃得时候当然特别香,三四岁时已经是厨房小帮手了。很多育儿知识上可能会有“不要让孩子进厨房”等的警示,那更多是基于安全因素考虑。在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基础上,妈妈们最好不要被一些简单的做或禁止的教条所束缚。

5、允许孩子的自理能力在某些时候“退化”,重温做“小孩”的爱。

很多时候孩子会找各种理由“偷懒”,本来能自己做的事情也让爸妈帮忙做。我们完全没必要因为孩子自己会穿鞋了,从此就不分任何情境必须让孩子自己穿,理由只是“你已经自己会了”。想想如果我们是孩子,谁还愿意学会做更多的事情,掌握更多的技能呢?当孩子知道自己有退路时,他才可能更勇敢地前进。有时孩子“偷懒”仅仅是因为想要确认妈妈的爱而已,就像我们成人自己会做的事情有时也想让爱人帮做以证明自己是被爱的一样。

有时孩子则可能是因为情绪不佳,不想做事。这时最好不要着急较真地讲道理,我们可以尝试创造出有趣的方式让孩子愿意自己做。如给孩子一个拥抱外加一句发自内心的欣赏,“我最爱看你自己穿鞋子的样子”,或者“我看你自己做事的时候像个大孩子一样”等,妈妈们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灵活应变进行创造。对于孩子来说,生活除了讲道理之外,还可以很有趣,还有游戏。

儿童成长过程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地允许其分离就能促进心理的成长。如果太早可能导致创伤,如果太晚就可能导致发展的停滞。

回头细想,其实儿子决定住老家之前的一段时间,这个准备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前段时间出去玩住宾馆时,他要求自己睡一张床;在家里他要求在大床的旁边给自己准备小床等。

写到这里,我突然对生命本身产生一种敬畏感。我们可能并不需要焦虑教给幼儿什么,带着一份好奇和敏感,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生命本身会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和选择。

欣慰的是,儿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在老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

重庆伍捌零心理咨询中心

地点:江北北城天街33号东和城1507 

热线:023-86622580 13983180580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养育孩子就是为了更好的分离  养育  养育词条  分离  分离词条  更好  更好词条  为了  为了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综合

 这世上最美丽的村庄

壹这里没有能比月亮还要炫目的霓虹灯,但这里有斑斓的灯火。这里没有繁华的街道,但这里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闲适与宁静。这里是世上最美丽的村庄。—— www.Pietr...(展开)

综合

 再贫瘠的关系也要懂得让爱来滋养

#情感问答#老师你好,其实我自己也经常看两性关系的书,对别人的问题也很能说,对自己的就莫能不着,希望老师能帮我分析下!我跟朋友是在一个婚恋平台认识的,在一起两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