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网络心理病分析及应对

据专家解释,发生在这名孩子身上的事情,目前在广大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社会上上网主体为在校青少年,而这其中又有约50%在校生经常上黄色网站和上网游戏、聊天、网恋。由于青少年长期沉溺于上网,往往会导致精神障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统称为网络心理病。——Psy525.cn

专家认为,一般说来,青少年沉溺于上网而不能自拔是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导致的。

首先,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

面对新事物——上网,他们当然是趋之若鹜。上网聊天、交友、网恋无疑是青少年获得理解的最好方式。而青少年的心理不成熟,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常常抱着好奇心去看,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并且会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其次,由于在校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

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经常出现障碍与困惑。另外孩子和父母交流融洽的也不多见。这些导致青少年处于一种生理和心理苦恼期,精神长期受压抑需要一条途径加以宣泄。而上网无疑是较为理想的途径。

再次,由于我国目前性教育滞后,青少年生理上趋于成熟,性欲望与日俱增。

但性心理却极为不成熟,对性普遍存在神秘感。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极易受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的诱惑而不能自已。

青少年沉溺于上网,尤其是黄色网站,其危害性极大。首先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分裂,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可能使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瘾症状。一旦离开网络,便会产生精神障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是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对此,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加以教育、引导。应该注意的是:

1、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如家长可经常与孩子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求,就可以减少孩子上网的欲望。

2、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注意力,将青少年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家长和老师应设法引导青少年的求知方向。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性出发,帮助其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加强其自制能力。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长期主办各种兴趣小组,针对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积极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有益的夏令营等。有意识地将青少年的视线从网络上转移。

3、开展正常的性知识教育,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家长和老师可通过适当方式,对其进行一些性知识的教育讲解。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性生理现象和性困惑,切不可因觉得不便谈而敷衍了事。在性教育方面,学校应及时开设正式的性知识教育课,以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性心理苦闷。使青少年对性有个正确的认识,以消除其对黄色网站的热衷。

4、青少年应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与控制力首先青少年应树立一个坚定正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为动力培养自己的控制力与忍耐力。加强自身情操的陶冶,对一些生活中的困惑,积极与外部沟通,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等方面的外部支持。

专家指出,有网络心理病症的青少年如想戒掉网瘾,可有意识地转移目标,如找本书看看,参加一些自己热爱的活动。如不能立即戒掉网瘾的话,可逐步减少上网的次数与时间。上网时,应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好奇心和欲望,避免上黄色网站。如自己难以控制自己,还可让家长参与进来监督自己。

5、家庭和学校应进行经常性沟通,建立起有效的监控系统,控制有上网瘾的孩子的作息时间,以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小环境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外部环境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与发展有重大影响。而对于有上网瘾的青少年来说,找心理医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网络心理病分析及应对  应对  应对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分析  分析词条  网络  网络词条  
综合

 “小大人”难成好父母

文:何雅静丨壹心理翻译专栏作家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学者最近的研究发现:小时候背负着照顾者角色的“小大人”,在成为母亲以后,更不容易体会到孩子的需求。研究显示,这...(展开)

综合

 每天2分钟,10个简单方法改变你...

快乐并不难,每天2分钟,10个简单方法改变你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调整状态,开始美好的一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距离没什么可怕的,但迈开第一步却是困难的。——...(展开)

综合

 男人你有“心理饱和”现象?

现在婚外恋的现象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心理饱和在作怪。夫妻俩结婚几年或十几年,一直在一起生活,对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自己都了如指掌,彼此之间渐渐失去了当年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