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给生命以尊严 抗艾勇士与“世纪瘟疫”搏斗近10载

   “她给我带来了生的希望!”

  “杜大姐,我们感谢她!”……

  这些患者所说的杜大姐名叫杜丽群,是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当人们对艾滋病心怀恐惧时,她每天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艾滋病护理战线上默默奉献着;同艾滋病人一起聊天、共同进餐……在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参与或指导护理的艾滋病患者达4000多人次,累计为病人节省医疗费3万余元,被很多艾滋病患者当做自己的“邻家大姐”。

  

 

  杜丽群和她的团队们。

  

 

  杜丽群(右)在指导年轻护士工作。1.危险面前她迎难而上 2000多天每天都是"生死保卫战"

  相对于医院的其他部门,艾滋病科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地方。每一天,这里都在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生死保卫战”,护士们要面对的不仅是携带着各种病毒的病人,还要面对着种种突如其来、不期而至的危险。2005年初,第四人民医院刚提出成立艾滋病科的时候,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全院职工自愿报名。但在那个谈“艾”色变的年代,很多人包括医务人员在内都对艾滋病有着深深的恐惧。因此,大半年过去了,艾滋病科的职位依然“无人问津”。为难之际,时任结核病科护士长的杜丽群主动找上“门”来,愿意担任艾滋病科的护士长,她的选择不但令医院领导大为惊讶,也令整个医院炸开了锅。要知道,杜丽群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风险极高的岗位,而且她所放弃的结核病科,还是医院效益最好的部门。而这个选择所带来的影响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艾滋病科,也重新认识了杜丽群这个人。

  2009年的一天,一名医生在巡视病房的时候,因为言语上不注意,突然激怒了一位病人。他挥舞着一把水果刀对医护人员进行恐吓,在病房里大声吼叫:“我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这病到底还能不能治!”他的突然举动顿时让整个病房乱作一团,医护人员们纷纷躲开,不少年轻的护士甚至被吓得哇哇直哭。

  在别人纷纷逃离的时候,杜丽群迅速地赶到了病房。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后,她径直走到病人面前,首先帮他把医疗设备安置好,然后和颜悦色地问他有什么需求。或许是看到了熟悉的杜护士长,病人紧张的情绪开始缓和下来。在了解了情况之后,杜丽群一面耐心地跟病人讲解治疗的过程,鼓励他坚持治疗,一面帮他处理疼痛难忍的伤口,让他不要放弃希望。渐渐的,病人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他那举着水果刀的手,也随着众人的心慢慢地落了下来。

  

 

  杜丽群对患者始终面带微笑,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杜丽群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们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一次,一名住院的病人全身突然冒出大量的水泡并开始溃烂,他的血和皮肤都粘在床单上,发出阵阵的恶臭,连翻个身都无法进行,甚至他的家属都因无法忍受散发出的恶臭先后离开。家人的离去也让病人的情绪变得十分暴躁,他一面痛得嗷嗷大叫,一面开口骂人。看到这种情形,年轻的护士们都不敢上前护理。

  在紧急的情况下,杜丽群又一次挺身而出。她首先要为患者打上针,但由于患者的皮肤一碰触就会渗出血来,而且表皮严重溃烂,根本无法找到血管。杜丽群只能凭借解剖位置给他进行颈内静脉穿刺,顺利地为他打上了针。当时正值炎夏,杜丽群穿着厚厚的隔离服,戴着口罩,一边顶着难闻的臭味,一边忍受着病人的恶骂,恶心了就到卫生间呕上一会儿回来接着弄,经过近3个小时的抢救,患者的骂声渐渐消失了,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杜丽群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感染着身边每一位护士。近10年来,除了一名护士因医院需要岗位调动外,艾滋病科竟无一人主动申请调离。杜丽群与她的团队们团结一致共同奋战2000多个日日夜夜,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2.心理治疗燃起生命希望 不离不弃救助患者4000多人次

  对于艾滋病病人来说,最令他们感到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来自他人和社会的歧视,对他们来说,药物治疗固然不可少,而心理上的治疗更为重要。而杜丽群就是一位很好的心理“治疗师”,她让许多患者心中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之花。

  2011年的秋天对于少女小芳来说是个难忘的季节。那个时候,她第一次得知自己染上了艾滋病病毒,一时间恐惧、绝望、无助涌上了这个年轻少女的心头。

  “我当时真的不想活了,但又舍不得家里的人,那时候真是心如死灰”。小芳回忆说,她好几次想从楼上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每次都被杜丽群给“拦”了回来。

  “小妹妹,你千万不要放弃自己,你的病情不是最严重的,经过治疗后还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每当看到小芳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杜丽群就会说上这番话,她那慈祥的笑容和坚定的信心往往能让小芳吃下一颗“定心丸”。在闲暇的时候,杜丽群还会常常为小芳按摩那早已麻痹的双脚,这让小芳十分感动。渐渐的,小芳的病情逐渐稳定,而她那颗本已枯毁的心,又再次焕发了生机。

  还有一次,艾滋病科收治了一位年逾七旬的病人,由于已经是病发晚期,病人全身上下腐烂严重,还没进入病房远远就传来一股很浓重的腐臭味,不少医务人员被臭味熏得直作呕,纷纷躲开。杜丽群见状后,二话不说,穿上了隔离衣就为病人护理起来。

  

 

  杜丽群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

  

 

  杜丽群与战友们在抢救病人。然而,科里的医生经过联合会诊后,却对病人的病情纷纷摇头。“已经是晚期了,再怎么治疗都会死的,还是叫家属快点准备后事吧。”

  对于这种说法,杜丽群却不认同。她说:“病人能不能治好,不到最后不能轻易下结论的。即使是到了晚期,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他,作为医务工作者,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挽回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从那以后,她每天花费近3个小时的时间对该病人进行护理,亲自为他清洗、涂药、注射,经过十多天的精心照顾,奇迹出现了,杜丽群和大家一起成功地将老人的生命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

  杜丽群说,“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不能放弃他们,也不能让他们放弃自己,只有必胜的信念,才能帮助他们战胜病魔。”正是在这种信念引导下,多年来,她在与死神的“生命争夺战”中,挽救了4000多位患者的生命。

  3.从医近30年从没收过一个红包 为病人减免医疗费3万余元

  在当今社会医疗领域“回扣”、“红包”之风屡禁难止的情况下,杜丽群却一直坚守着做人的道德底线,从医近30年来没收过一个红包,始终把患者的信任当成对自己最高的奖励。

  有一次,艾滋病科收治了一名重患者,为了抢救这名患者的生命,杜丽群从早忙到晚,忙活了一宿,终于在第二天使患者转危为安。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患者的家属拿出两张购物卡,一定要送给杜丽群,但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对患者家属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抢救患者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天职,辛苦点很正常的。”但患者还是坚持让她收下,杜丽群婉拒不成后,最终还是将购物卡兑现成现金,交到住院部作为了该病人的住院费。

  每当提到杜丽群的帮助的时候,已康复出院的小马眼中仍然会噙满泪水。2009年,当时已经病入膏肓的小马被紧急送到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进行治疗,经过一年多时间里的两次治疗,他最终康复出院了。但艾滋病给他带来的伤害不仅是在身体上,更严重的还是精神上的打击。村里的人知道他患病后,不但对他谩骂攻击,还不许他进村,在治疗中花光积蓄的小马已是无家可归,只好再次回到了医院。

  当他在医院门口徘徊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杜丽群,感到小马神态不正常,杜丽群就问他为何再次来到医院。在慌忙中,小马只好谎称他来这里是为了探望病友。但是看到小马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杜丽群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故,她当下没说什么,只是将小马安顿好,随后带他到食堂吃饭。

  

 

  杜丽群常说,作为护士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爱心。

  

 

  杜丽群在给艾滋病患儿喂奶。经过几天的交流,杜丽群终于清楚了小马的难处,她立即回到科里,号召护士们为小马捐款。科里的护士知道这件事后,纷纷慷慨解囊,很快就捐出了1600多元,让小马度过了难关。不久后,杜丽群又悄悄地找到小马,塞给他800元钱,并告诉他这是护士们第二次为他捐的款。然而,直到后来小马才知道,这些钱是杜丽群从自己每个月微薄的工资中拿出来的,这令小马感动不已。

  艾滋病科里大部分病人生活条件都是比较困难的,杜丽群看在眼里,怜在心里,常常尽自己所能,设法为病人减免不必要的开支。这些年来,她倡导为静脉输两性霉素B的患者免费提供避光输液3000多次,为病人减少开支医疗费30000多元。

  2014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以杜丽群和她的团队为主人公的报告文学《绝地阳光:杜丽群和艾滋病患者的故事》新书发布会举行,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吴锋耀介绍道:“《绝地阳光》讲述杜丽群及她的同仁们在与艾滋病这一‘世纪瘟疫’的搏斗中,与各色世俗眼光的抗衡中,如何将患者一个一个背过河,给身处绝望与黑暗的他们带去温暖与希望的感人故事。”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杜丽群式的人物,她不仅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更是中国好人的典范。

  编辑点评

  有一种美德叫“奉献”,有一种品质叫“牺牲”。作为一名临床一线的共产党员,在人们对艾滋病仍然感到陌生甚至恐惧的时候,杜丽群已经在艾滋病临床护理岗位上默默奋战了近10个年头。在杜丽群身上,我们看到了她对职业的热爱和坚守,看到了她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杜丽群和她的团队坚守职业道德,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们树立了一种和谐友善的医患关系,也为人们打开一扇窗,不仅艾滋病人群体需要关爱,艾滋病医护工作者也需要支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瘟疫  瘟疫词条  搏斗  搏斗词条  勇士  勇士词条  尊严  尊严词条  生命  生命词条  
故事

 漂来漂去的弯弯岛

 蔬菜地里结了很多茄子,一根一根都挂在那里,风一吹,摇起来。  有一根茄子不喜欢老待在一个地方,总想着离开。它拼命地扭动身体,不停地打转转,细细的茎扭断了。噗,...(展开)

故事感人

 只属于我们那不能说的秘密

 那年天空,只属于我们那不能说的秘密。一旦说破,我就该收拾我的轻裘淡装离开那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即使有那么一扇随意门,也打不开你的心门,猜不透你的想法。纵使有时光...(展开)

故事

 裁缝师傅和学徒

 有个裁缝师傅,收了一个姓宋的男孩当了学徒。这个裁缝又贪心又吝啬。  一般说来,师徒俩到一家人家去做衣服,主人就端出两碗饭:一碗大的,给师傅吃,另一碗小一些,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