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语文教案

中学开学第一课语文的教案

推荐度:

小学语文教案

推荐度:

语文上册教案

推荐度: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

推荐度: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并提高摘录速度。 2、积累有关“路”的名言、警句。 3、围绕主题“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重点:围绕“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难点:学习两篇有关路的文章,拓宽对路的理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我的摘录笔记。 2、抄写《丝绸之路》的最后三句话,测试自己的.书写速度。 3、读一读。 二、畅所欲言 1、说说你知道的路 2、你都了解上面的哪些路? 3、联系实际你还了解哪些路? 4、人生之路与其他路不同在哪儿? 三、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学习《邓稼先的人生之路》 1、自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笔记。 2、交流读书体会和感想。 3、质疑深思。 二、金钥匙 幻灯片出示。 三、运用此方法学习《蜀鄙二僧》 1、熟读古文和释文。 2、运用阅读方法自学课文。 3、讨论。 四、拓展练习。

第三课时 一、出示习作要求。 二、指导。 1、让学生留心观察放学回家的路,观察路的变化。 2、做观察笔记,对路进行描写,为习作作准备。 三、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成长的道路 成长的道路上,你遇到过挫折吗? 你做过幼稚可笑的事吗? 你成功过吗? 你失败过吗?是怎样克服的? 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词语。

2、对学生进行扩词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按时间顺序排列词语。

3、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对联有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按时间顺序排列词语。

三、教学难点

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对联有一步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一起去语文乐园游玩了,你们高兴吗?那好,让我们快出发吧。

(二)词语超市。

1、先来看看词语超市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课件出示词语:

地毯乳汁青草亮光火花洪水丝带贝壳笛声

2、请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读准字音。

3、再课件出示:

洁白的地毯甘美的乳汁茂盛的青草美丽的火花

滔滔的洪水柔和的亮光黑亮的丝带五彩的贝壳

悦耳的笛声

4、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些加上修饰语的词语,说说有什么感受。(词语描写得更生动。)

5、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通过读体会形容词的意思。

6、练一练。

()的贝壳。

请学生从上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一个,进行练习。选择词语说一句话,鼓励学生在平时注意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三)填一填。

1、请学生自己看看这道题,想一想这道题什么意思。

(让同学们用春字和花字组四个词语。)

2、请学生试着自己先说一说,然后把组好的词语说给旁边的小伙伴听听。

3、同学在全班发言,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有新意的组词,教会学生欣赏美。

(四)排一排。

1、请学生自己看看这道题,想一想这道题什么意思。尤其是多读读例句。

(让同学们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排序。)

2、请同学们自己做做下面两道题。

3、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答案,有问题时请组里同学互相订正。

4、教师在全班订正,教会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欣赏。

1、请学生自己读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短文,说说这篇短文的`主要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和同桌商量商量。

3、理解内容后再请同学们读读短文,说说小解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小解缙很聪颖、调皮)

4、读出小解缙的聪颖、调皮。读出曹尚书的气愤无奈。

5、读后也可以请同学们分角色演一演。

(二)写字板。

1、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这两行字,想想这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是一副对联。)

2、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可以请学生先描一描,然后再写。

(三)语文生活。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题目要求。

2、请同学们先在课下收集一些春联。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老师请学生在全班读读自己找的春联,并说说春联的意思。

4、老师发给学生一些红纸,请学生抄写春联。

5、在班内开展一次春联展示会。可以请学生试着编一些春联。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次、瓜、燕、什、么、样、得、再”等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学用具

形式多样的生字卡片,蔬菜实物,动物头饰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昨天,老师和你们一起交了几位动物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

师:昨天,我结交了小鸭子和他的妈妈,小鹰和他的妈妈,和他们成了朋友。

师: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生活的本领,从小就树立他们自主的意识,总是让他“自己去吧”!这些位妈妈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师:今天老师又认识了一位好妈妈,你们想认识一下他吗?想知道这位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吗?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一次比一次进步》到这篇课文中去认识这位好妈妈,去看看他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

板书:一次比一次进步学生齐读课题

(二)观看图画,认识人物,了解课文内容

1、你们想知道这位好妈妈是谁吗?

(出示课件,“在屋檐下,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图片)

2、认识人物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屋檐下”的意思。

3、师: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在说什么呢?大家猜一猜。

4、师:老师告诉你们他们在说关于两种蔬菜的事情?

(出示多媒体课件:冬瓜和茄子让学生初步通过看图片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

5、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读课文,并标好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读课文,识字

(1) 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为另一种颜色) 要求读通顺

(2) 齐读生字

2、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再去看拼音读。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4、识记生字,再次出现全部生字(无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西你有好办法记住他?

(五)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大屏幕上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同时旁边有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的图片)

(2)讨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写了“菜园里的冬瓜和茄子”这与课文有什么联系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先自由读,了解这一段都写了什么?

(2)师范读,听老师读,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都是谁说的啊?分别说了些什么?

(3)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通过此句话解释“什么”(意思是冬瓜和茄子有那些地方不同)

(4)学生理解后,启发用“什么”造句?

(5)小燕子去了,他发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了吗?

(出示课件,课件要突出“冬瓜”和“茄子”的这点不同)

(6)师:小燕子发现的这点不同你发现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啊,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的生字朋友,还一起和小燕子去看了“冬瓜”和“茄子”,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的地方,你们还想发现他们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再让小燕子带我们去看好吗?

板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说得好

小燕子 第二次 绿 紫 很 好

第三次 皮有细毛 柄有小刺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

2.学习格言警句,大体了解意思。

3.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4.具体、有条理地写出自己调查的内容。

教学准备

1.小黑板。

2.学生课前调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导入。

2.出示第一组词语,多种方式认读。

3.出示第二组词语,互读,练写。掌握后听写检查。

二、金钥匙

1.齐读题目提示。

2.说说这种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

3.小结:用具体事例、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情感。

4.找一找本单元课文中类似的句子,并读一读。

三、格言警句

1.出示格言警句,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2.全班同学一起读。

3.分小组比赛读。

4.说说句子的大意。

(与好人一起,好像进入摆满芝兰的屋子,日久天长,自己也变得香了;与坏人一起,好像进入盛放鲍鱼的店铺,日久天长,自己也变臭了。)

5.试着背诵这句格言。

6.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这方面的格言警句?说一说。

四、古诗诵读

1.出示古诗,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2.齐读。

3.自由读。

4.说说诗句的意思。

5.说说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样的.景色,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6.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7.尝试背诵全诗。

8.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话都告诉我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最方便的办法是阅读书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交流关于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情况。

2.齐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内容:把关于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有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二、学生交流

1.小组交流。(从哪里获得图书,有多少藏书,每学期花多少钱买课外书,每星期课外阅读时间有多少,读多少书,最爱哪一类书,怎么才能让同学们读到更多更好的书……)学生交流时,可以按以上问题进行,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或者就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交流。

2.全班交流。由小组长推荐讲得好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说说。

3.点评:哪些地方说得好,哪些地方说得还不够清楚,进行补充。 4.教师小结,提醒学生学习同学的优点,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

三、学生再次整理笔记注意将问题进行梳理并总结调查结果、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学生习作

第三课时

一、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修改讲评主要围绕这些方面讲评:是否说清了调查的结果、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的结果是否真实可信;发现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二、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围绕以上讲评的问题进行修改,也可以在讲评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增加一些独到的见解或者建议。

三、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改正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或者完善不足的地方。

四、誊写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语文教案 篇5

20xx年下半的面试又要开始报名,最近微信里陆续接到一些考生的面试问题,尤其是第一次准备面试的考生,问题比较多,大家关注最多的就是试讲教案的问题,10分钟写什么,写多少,怎么设计,那么今天朱老师和大家聊一聊试讲教案那些事!

问题一:有考生问我,朱老师我们是10分钟的试讲,那10分钟的试讲教案你有吗?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考生这样想,而是很多考生都是这样去理解10分钟试讲,第一次准备面试的考生可能都是根据面试的字面意义去理解10分钟试讲。

这里面存在着一些理解误区,我们先来明确下试讲教案的复习目的;

首先面试的要求是随机抽题,不限版本,不限内容,随机知识点给到大家,你抽到一个题目,要20分钟备课,去设计教学思路,对于零基础的小白,没有接触过课堂教学,没有备课经验,那么拿到的题目就不知道如何设计重难点,教学过程,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参考试讲教案,并且是详细的试讲教案,不是10分钟,记住不是按照时间去找试讲教案

因为是随机,因为是不知道会抽到什么,那么你需要根据你的科目内容,不同的知识点自己要通过详细试讲教案来做复习,比如语文,可能会给你一篇文章,比如英语,可能给你2个单词,那么也要讲10分钟,对知识点不熟悉,那么10分钟内就没东西讲,知识点也拓展不出,这样解释现在是不是理解为什么要看详细教案,而不是找10分钟的`试讲教案

所以,试讲教案不是按照时间去设计,正确理解10分钟试讲,是根据咱抽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手段在10分钟内展示你的授课技能的。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对照注释疏通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背诵课文。

2、方法:自读--讨论--背诵

3、感受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

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五、品读课文,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

语文教案 篇7

练习内容:

本次练习安排了7道题目,内容包括画出三拼音节,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改写句子、熟记成语,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毛笔字。其中,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看图编故事是训练重点。

练习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一题

1.自读,读准字音。

2.再读拼音,找出其中的三拼音节。

3.说说双拼音节和三拼音节有什么不同?

4.独立练读,检查。

二、完成第二题

1.自读词语。

2.这些词语在那篇课文出现过?是什么意思?

3.快速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解释。

4.将解释代入词语中,看看是否正确?

5.总结。

三、完成第三题

1.读句子,看看量具有什么共同点。

2.读句子,找找两句有什么不同点。

3.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怎样进行变换。

4.做题,订正。

四、完成第四题

1.自读,思考词语含义。

2.学生讨论。

3.教师结合诸葛亮的一生,解释词语含义。

4.熟读词语,直至背诵。

五、完成第五题

1.自读。

2.简要介绍歇后语的知识。

3.熟读,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看图编出完整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

1.仔细看图,看看每幅图说了什么?

2.指名说。

二、理清故事梗概

1.将四幅图连起来,看看说了什么故事?

2.学生回答。

三、练习说话

1.结合图画,发挥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2.学生练说。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教师指导。

5.再练习说话。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

教学过程:

一、观察字形

1.仔细看书,明确练习内容。

2.观察木字旁和提手旁有什么特点?

3.看看指示线显示这两个偏旁该怎么写?

二、指导书写

教师板书,并讲授书写要领。

三、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听新闻广播(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能复述新闻要点。

2.当众交流从广播、电视中听到的新闻,说出新闻要点。

重点:听得清,记得牢,讲得好。

难点:记住新闻要点,有条理地按要点复述。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I.了解学生收听广播的情况,引导归纳方法。

(1)请几位学生说说听到哪些感兴趣的新闻。

(2)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条新闻的?

(3)小结。点拨方法:看消息,一遍看不懂可以再读;听消息(新闻广插)稍纵即逝,除了集中注意力外,要讲方法,听内容提要,或注意开头一段话,记住主要内容;听报道全文要注意记要点。

2.揭示课题,学习课文,明确训练内容和总要求。

(1)默读。

(2)讨论:本次训练有哪两项内容?总要求是什么?(板书:听得清,记得牢,讲得好。)

3.指导《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听说练习。

(1)读“学习提示”第1节。

听第一遍录音的任务是什么?回答这两个问题尤其要注意哪一部分内容?(新闻录音的开头部分。)

(2)播放第一遍录音--同桌议论--课堂交流。

新闻主要讲什么事?他们要去完成什么任务?请用一句话概括。(为了去北极考察。探险队的叔叔在松花江地区集中五天进行模拟训练,最后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

解释“模拟训练”。(为适应北极的`环境、气候所作的适应性训练。)

(3)阅读“学习提示”第2节。明确第二遍听的任务是什么?(带着问题边听边想),三个问题的记忆要点是什么(①条件怎样艰苦;②重点介绍谁;③怎样宣誓)。

(4)播放第二遍录音-同桌议论要点答案,交换复述--课堂交流。

评价要点:

①内容要点齐全。概述主要内容,再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介绍。

②用自己的话复述,不背诵。

③语言连贯清晰,态度大方。

(5)吸取别人长处,自己再说一遍。

4.指导“介绍新闻”听说练习。

(1)明确说话的要求和方法。

(2)四人小组试说。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指名交流发言。(评价要点同上。)

5.总结。

(1)如何听新闻广播?向别人介绍新闻学到了什么?

(2)表扬认真听、说的学生,鼓励关心国家大事,养成收听广播、阅读报纸的习惯。

语文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精神。

2、学习巧妙的构思、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1、伽利略勇于创新的精神。

2、巧妙的构思。

学习难点

记叙和描写相结合。

学习过程

预习检测

1、给下列生字注音。

耸肩()倔强()卷帙() 滑稽()脉搏()不屑()

2、解释下列词语。

赫赫英名: 兴高采烈: 窃窃私语: 心不在焉: 漫不经心:

3、知识链接。

古希腊在物理学说方面有两大学派,一派以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另一派则以自然科学家阿基米德为代表。两人皆是古代希腊蓍名的学者,但由于两人的观点和方法不同,其科学结论也就各异,并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亚里士多德学派的观点基本是唯心的,他是凭主观思考和纯推理方法作结论的,所以是充斥着谬误。而阿基米德学派的观点基本是唯物的,他完全依靠靠科学实践方法得出结论 1592年,伽利略来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开始了他科学活动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他研究了大量的物理学问题,如斜面运动、力的合成、抛射体运动等。他还对液体与热学作了研究,发明了温度计。1609年,伽利略制成了天文望远镜,并用这台望远镜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他发现月球的表面凹凸不平,有高山深谷;木星有四颗卫星围绕它旋转,金星和月亮一样有盈有亏;土星有光环;太阳有黑子,能自转。银河是由于千千万万颗暗淡的星星所组成。这些发现为哥白尼、布鲁诺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教会的信条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第二年,他出版了《星际使者》,通俗地向读者介绍他观察到的天空现象,宣传了他的观点。1613年,他在罗马发表了《论太阳黑子》。该书以书信形式明确指出了哥白尼学说是正确的,托勒密学说是错误的。由此伽利略触怒了教会,开始受到宗教裁制所的审讯。

1632年1月,伽利略在佛罗伦萨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他在书中用三位学者对话的形式,作了四天的谈话。讨论了三个问题:1、证明地球在运动;2、充实哥白尼学说;3、地球的潮汐。《对话》总结了伽利略长期科研实践中的各种科学发现,这部著作一经出版便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却遭到了罗马教会的反对。伽利略因此而受到了长期的监禁。

1636年,伽利略在监禁中偷偷地完成了他一生中另一部伟大的著作《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该书于1638年在荷兰出版。这部伟大著作同样是以三人对话形式写的。“第一天”是关于固体材料强度的问题,反驳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的速度依赖于其重量的观点;“第二天”是关于内聚作用的原因,讨论了杠杆原理的证明及梁的强度问题;“第三天”讨论了匀速运动和自然加速运动;"第四天"是关于抛射体运动的讨论。这一巨著从根本上否定的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说。

一、导入:

生活是平淡的,却又是美好的,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正是有了发现,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美好,社会才得到不断地进步。今天我们要看看,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奇迹。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2、课文是否就写了伽利略这一个发现?

3、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

明确: (一)(1—7)摆动挂灯的启示——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二)(8—12)写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三)(13—19)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4、那么根据课文内容,课题要不要修改为“伽利略传”等?

三、再读课文,自主思考:

1、课文为什么要介绍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

2、认真阅读课文。假如你是伽利略的导师,请你为他写一个恰当的评语。

提示: 他这敏锐的感官和观察、思考、实验能力与他孩提和学生时代是紧密相连的。

速读8——12段,明确:(1)不迷信权威。(2)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3)有理想。(4)敢于追求真理。(5)不断试验,挑战权威。(6)面对压力和挫折,仍然勇往直前。

四、小组合作,探究写法。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的?这和普通的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写作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样的 构思巧妙在何处? (教师总结: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学生和孩提时代的经历——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的。课文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动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教学提示: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教师应引导学生逐层深入,逐个解决。在“构思巧妙在何处?”这一问题上,可引导同学们自由探讨,各抒己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2、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采用了记叙的写法?哪些地方采用了描写的写法?

3、对下列描写性语句,从描写的方法或角度进行赏析。

(1)、第二段:“链条……似乎……,那盏……似乎……,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加点字说明了什么?

(2)、第五节“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中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3)、课文最后一部分描写观看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何用作?

五、拓展。

1、收集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及伽利略生活的时代背景等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2、搜集有关其他科学家创造发明的小故事,结合课文说说他们成功的经验。

3、请运用“漫不经心、心不在焉、默默无闻、一劳永逸、兴高采烈”等5个成语扩展成一段话。

六、作业 以自己的一次小小的科学探索、科学实验或者创造发明为内容,写一篇350字左右的短文。同时附上一篇总结成败经验的小汇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词条  
教案教案

 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推荐度:小学语文教案推荐度:语文上册教案推荐度:高中语文《师说》教案推荐度:高中语文师说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精选语文教案集锦8篇作为一名无私...(展开)

教案教案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推荐度: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推荐度: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热门)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展开)

教案教案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范文合集八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