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我眼中的晋文公作文

【我眼中的晋文公】

黄路嘉

我们在学习完《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后,在对主人公烛之武印象深刻的同时,也对文中几个配角有所了解。对于我来说,我对在外流亡的重耳——晋文公,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一些新颖的问题——当年他为何流亡?流亡途中经历了那些事情?最后回到晋国后何会当上后人所熟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带着对问题的各种猜想,我查阅了资料,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左传》中,清晰地记载了一篇《晋文公重耳之亡》,讲的就是鼎鼎有名的晋文公在还是公子的时候是如何流亡国外历经坎坷,最后成功回国继位的历史。在重耳长达几十年的流亡生活中,他先后流亡到了狄、卫、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过让他乐不思蜀的款待,也受到过无数的白眼和无礼的侵犯,最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得以回国继位,最后一雪前耻,走向成功。跟随他当年流亡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除此之外还有介子推。他们一直追随重耳流亡,不管是备受礼遇或是遭受冷遇,他们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坚持君臣之礼:刚离开重耳的外公所在的狄国,离开了安适的避风港,他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麻烦——郑国的忽视。郑国国君拒绝以礼款待他,这也就是晋文公为何要攻打郑国的起因。最后万不得已,重耳不得不得放下身段向路边一个农夫乞食。可想而知,当时的重耳是已经走到了怎样的绝境!连自己都养不活,流亡国外,所谓尊贵的身份也只能算得上一个前途未卜,到了郑国地界更是一钱不值。在我看来,追随他的这些臣子们,已经全然没有留在他身边的意义了。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抛下他,反而用最崇高的对上之礼对待重耳。也从侧面看出看了重耳已具备统领千军万马的潜质。

即使是在曹国,曹共公因为好奇心而偷看了传闻中“骈肋”的重耳沐浴,这种行为在古时候放在一个平常的市井小民身上都是无比失礼的,更何况是为国之仪表的一国之君。重耳当时面对的可谓是奇耻大辱,而臣子们看到他们的主上这个样子,内心会是怎样的备受煎熬?!

而最让我为这些臣子的作为而感动的,是介子推。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说他追随重耳流亡的时候,有一次重耳没有了食物,介子推便躲入山谷,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给重耳吃。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介子推为重耳忍受了多少的痛苦,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啊。可是到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之下成功回国继位,他却并没有要求封赏,反而把这种封赏看作是无功受禄,是一种罪责,对功名利禄没有一点欲望和贪恋,最后选择了跟母亲一起出世隐居。有如此贤德而又无私的臣子辅佐,重耳怎么能不成功?

还有一个人也是不得不提的,她就是姜氏。姜氏本是重耳流亡齐国时,齐桓公给重耳娶的妻子。这一步很明显,就是在重耳身边安插一个齐国的人,一旦有事情发生,以便汇报。但事实却跟我所想的大相径庭。姜氏本应捍卫齐国的利益,可当听到女奴报告的臣子们有关逃离齐国的消息,她当机立断杀掉了女奴,并主动劝说重耳不要贪恋享受,安于现状,最后甚至把乐不思蜀的重耳绑出了秦国。正是因为有她这样一个深明大义的女性,重耳才没有埋没在齐国的安逸里,才有了后来的雄才大略的晋文公。

从另一方面来讲,重耳一路上遇到的那些国君对他的影响就是有两面性的了。他们没有一个人向前面提到的那些人一样是真心的想要为重耳着想的。他们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相应的作出判断来决定对待重耳的方式。但是这反而他们变成了重耳回国之路上的一个个考验,在为他当上国君做铺垫,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可以这样说,如果重耳没有流亡在外的经历,那么他有可能会是一个非常昏庸的国君,甚至是昏君!

简单评论一下晋文公吧,他在《烛之武退秦师》里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是有仇必报,爱憎文明,并且遵守道义,言而有信,这与他一生基本一致。他不算是个品德高尚的国君,但绝对算是头脑清晰的好国君,也具备心狠手辣的特点,没有妇人之仁。更重要的是他历经十九年的坚持,让他体会到了卧薪尝胆的滋味,因此回到晋国后,晋国逐渐步入正轨,并走向辉煌!

【我眼中的晋文公】

孙方舟

十九年流离,辛酸历尽,辗转夺位终成主;

千万里江山,援宋败曹,笑看大晋业已成。

当我读《烛之武退秦师》时,就认为晋文公是一位有魄力的君主。毕竟,面对盟友背叛时能有几人有如此肚量?后来当我翻看晋文公的历史时,发现他的魄力远不止于此。

晋文公重耳早年为逃避献公的迫害,与夷吾在外流亡,不久夷吾回国当上君主,而重耳仍旧在各个诸侯国间辗转徘徊。在他长达十九年的流亡中,重耳先后颠沛流离了六个国家,其中,宋国、齐国和楚国厚待了重耳,而卫国、郑国和曹国则没有给他应有的礼遇。重耳十分懂得知恩图报,他记下了宋楚齐三国的恩惠,在宋国被楚国围攻时,重耳没有去攻打楚国,而是进攻依附于楚国的曹国,楚国就撤军来支援,解救了危难中的宋国。不与强大的楚国正面交锋却又成功使楚国退兵,这正说明了晋文公与手下贤臣的智慧。因为晋文公的仁义与理智,才会有贤士在他身边聚集,为以后晋国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更让我敬佩的是,已经成为了一国之君的重耳,仍旧记着几十年前的诺言。曾经重耳流亡至楚国,楚成王厚待了他。宴席上楚成王问他将如何回报,重耳说:“若复国,能与楚田猎于中原,我必退避三舍以报楚王之恩。”后来晋国崛起,卫、曹相继倒向了晋国,卫、曹的盟友楚国被激怒了,出兵大举进攻晋国。晋文公重耳下令撤退,手下将士均不能理解。我想这就是一国之君与将士的区别,武艺精湛只能做一名优秀的将领,而只有坚守道德礼义,恩仇必报的明智的人,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有魄力的国君。

国土辽阔、军力雄厚的国家,春秋时期肯定不止晋国一个,但是如此诚信而有礼义的君主,除了晋文公又有谁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我眼中的晋文公作文  作文  作文词条  眼中  眼中词条  
六年级作文

 我不能忘记她的微笑

小学六年,有许多事、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翻开记忆的相册,我又回想起那件令我一生难忘的事。那是在二年级的时候,上课时,我突然发觉脸有些痒,不仅如此,嗓子还有...(展开)

六年级作文

 学游泳

童年是一条小溪,清澈又明亮;童年是一棵小草,历经风吹雨打;童年是一片茫茫的大海,满载我们的欢笑和幸福。在这茫茫大海中有一件事最让我得意。那年夏天,炎热的阳光照得...(展开)

六年级作文

 第一次洗碗

六年级寒假开始的第一天,姐姐的手在做饭时被刀割破了,洗不了碗。我挺身而出,接下了洗碗这个光荣的任务。南方的冬天虽然不及北方寒冷,但是窗外呼啸着的大风好像能刺进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