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怀念西塘

 

 

       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距嘉善市区10公里,古名胥塘,斜塘,平川,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这个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

 

 

 

 

 

 

        唐开元年间西塘就已经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到了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商业开始繁盛起来,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唐、 宋时期,西塘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西塘就设县函署,民国24年(1935)为镇。1981年3月,撤销社、镇革命委员会,恢复西塘公社管理委员会、西塘镇人民政府。1984年1月,政社分设,西塘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西塘乡人民政府。1985年6月,撤销西塘乡,并入西塘镇。

 

 

 

 

 

 

 

                   1982年3月,采取民办公助办法,重修祥符荡坝,以水泥浆砌石块,混凝土铺面。1983年,建成具有水乡庭院风格的西塘电影院,文化部原副部长司徒慧敏题写院名匾额。1984年7月,杭州大学乡镇建设专修科18名师生来镇考察,次年7月编写出《西塘镇1986~2000年总体规划》。

 

 

 

 

 

 

        1986年9月,西塘镇经上级批准为上海经济开发区对外开放卫星城镇。1987年,西汾公路全线竣工,途径下甸庙、陶庄至汾玉,全长13.1公里。1992年,建成镇东、镇西、沈道、镇南四大圩区。

  

 

 

 

 

 

 

 

 

 

 

 

       关于西塘名称的来历,据传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有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迁到荡边居住,他们看到这个湖荡风景秀丽,盛产翠鸟和红菱,这两物为吉祥之物,又恰在祥符年间,就以“祥符”两字称呼这个湖荡。

  这户唐姓人家,有弟兄两人,在祥符荡边乐悠悠生活,后来分了家。兄居荡东边,人称东唐,弟居荡的西边,人称西唐。后来哥哥这一房逐渐衰落,弟弟这一房,小辈十分兴旺,就象一棵树,开花结果、枝繁叶茂。所以,人们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唐”字边上加个土,叫做西塘

 

     

 

 

 

 

 

 

 

      

 

 

       西塘距上海80公里,西至杭州110公里,南濒乍黄浦港35公里,北接苏州85公里,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交通极为方便。沪杭铁路,沪杭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亭枫高速连接线以及320国道均穿境而过。

 

 

 

 

 

 

       乘坐汽车,高铁,火车均能到达,乘坐沪杭高铁从嘉善到上海虹桥枢纽站仅需20分钟左右,从嘉善至杭州只需35分钟左右。周边有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杭州萧山机场三大机场。西塘在嘉善市区北10公里处,乘坐公交快客前往20至30分钟就能到达。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水道密布,自然环境恬静而安逸。九条河道在这里纵横交汇,把古镇划分为八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巧妙地将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错落有致,散步其中,图画中的江南美景随处可见。

 

 

 

 

 

 

 

 

 

 

 

 

       每一条小巷,每一条窄窄的弄堂,甚至住宅屋后的私人码头,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散步其间,可以凭栏远望,可以拍照、绘画。有凳子的话,你还可以坐下来,随便你坐多久。当地的居民或者店家要么会扬起脸和你打招呼,要么继续自顾自地继续洗他的菜,涮洗衣物或者在河水中摆他的拖布,绝不会责怪或者带有狐疑盘问的目光打量你。

 

 

 

 

 

 

 

 

 

 

      

 

 

       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西塘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将近1300米。置身西塘,你全然感觉不到是在旅游,仿佛是在家门口散步,周围的邻居、街坊甚至迎面走过的游客都仿佛认识似的,你会觉得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好像自己真的曾经来过这里。

 

 

 

 

 

 

 

 

 

       那电影和画册里重复了无数次的小桥流水的街道,那叫卖糕饼、臭豆腐的和善而亲切的大伯大婶,还有那屋前舍后缭绕的炊烟,那略带泥腥水草味儿的河水和江南细雨特有的味道,高高的黑瓦白墙,湿漉漉的青石板,仿佛专为你搭起的电影场景,好让昨日重现。

 

 

 

 

      

 

 

       在西塘,你甚至完全不会察觉自己是一个外乡人,除了口音,除了服饰,一切都那么平和、自然。沿街随意走进哪家小店,你都可以随意的挑选翻看你喜欢的东西,即便没有看中而离开,店家也自始至终都会在他原来的位置记他的帐,看他的电视。走在廊棚下,雨天淋不着,晴天太阳也晒不到,廊棚外的景色随阴晴四季而不同变幻,光与影在这里明暗交汇,成为了画家和摄影家的天堂。

      

 

 

 

 

 

 

 

 

      西塘是一个安静而富有情调的小镇,除了夜晚喧闹的被称作“外遇根据地”的酒吧一条街比较适合年轻人K歌放纵外,几乎所有的街道、房舍、廊棚、商铺、甚至每一个家庭旅社都像是在喝下午茶那样的悠闲。在雨后放晴的早晨,踏过一个石板桥,猛然抬头,我们居然在迎面的二层小楼上看到了一只趴在窗口的小熊,真是太可爱了!正是这些细微而精致的的点缀,才使得西塘那样的亲切而温暖,一瞬间,让人觉得西塘已不再是个旅游的景点,而是家,是个理想中的家的地方。

 

 

 

 

 

 

 

 

       鸟瞰全镇,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整座水乡古镇似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令人如坠梦中。

  

 

 

      

 

 

                        春夏秋冬、晴阴雨雪,古镇始终呈现着一幅 “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桥下行,水中有倒影” 的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

      

 

 

  

 

 

 

 

 

       由于西塘坐落在水网之中,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或是民居、馆舍,在建造时对面积都寸寸计较,房屋之间的空距压缩到最小范围,由此形成了120 多条长长的、深而窄的弄堂,最长的超过百米,而最窄处居然不到一米,只能容纳一人通过,形成了多处曲径通幽的“一线天”。

 

 

 

 

 

 

 

 

 

 

 

 

 

 

 

 

       与此同时,街道弄堂的名称均形象地体现出古镇商贸的繁荣和弄堂的特色,如米行埭、灯烛街、油车弄、柴炭弄、石皮弄等数十个称号都留下了当年商贸客栈、人文建筑的痕迹。

  

 

 

 

 

      

 

 

         到了西塘,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最为引人,这里的街道临河而建,商铺的生意就在河边做成。往昔,水乡农家的出行以河为道,以舟代步,许多交易只能在船上岸边进行,为此,一种连接河道与店铺又可遮阳避雨的特殊建筑——廊棚便应运而生,并代代传承,相沿成习。实用的廊棚是水乡特有的建筑,西塘至今保存着的廊棚已变成当代人赏古、探幽、绘画、摄影的长廊。

  

 

 

 

 

 

 

       关于廊街的由来,没有官方的记载,只有民间流传的“为郎而盖”和“行善而搭”两个版本。

       

       年轻的寡妇胡氏,在西塘独自支撑着一家老小和一个铺子。胡家铺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摆豆腐摊的王二。王二同情胡氏,常帮着做一些体力活。日子一久,胡氏便觉得离不开王二,但又难以启齿表达这份感情,便煞费苦心地借修缮店铺之机,请人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街路遮盖了起来。这么一来,王二既可免受风吹雨淋,两人也可同在一个屋檐下。不想胡家铺子因了这棚屋而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镇上商家纷纷效仿,几年来,棚屋连成了一线。后人就取“为郎而盖”之意,将棚屋叫做廊街了。

  

 

 

 

 

 

 

       

         西塘有个开烟纸店的老板,一天小店打烊时,见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檐下避雨,就让他进屋来。叫花子执意不肯,老板就拿了一卷竹帘连在屋檐上,临时搭了个小棚让叫花子躲雨。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门板上留下一行字:“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此后烟纸店果然生意兴隆。店主为感谢叫花子的恩德,索性在店面前的屋檐下搭了个有砖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过小街直至河埠。

  

 

 

 

 

 

 

        

       和其他水乡一样,西塘有很多座桥,甚至桥桥相连。桥都不大,但设计的很精巧。不仅实用,而且很漂亮。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绘画或拍照,都会得到一幅完美的构图。

 

 

 

 

 

      

 

       卧龙桥原来是一座木桥,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有一天,桥边住一位姓朱的竹匠看到一孕妇失足落水而死,就很想重新修造,可没有资金。他就削发为僧名广缘,奔走化缘历时十年,积得白银三千两,开工建造。到白银用完,尚缺石料,和尚却因十年老苦积病而死。工程缺桥面将停,这时,有两位神仙来到西塘,闻西塘豆腐干非常有名,品之,赞不绝口,正陶醉之时,一块豆腐干掉了下来落在未完工的卧龙桥上,形成了桥面。所以卧龙桥的桥面是很大的一整块。整座桥上刻着一条龙,首东尾西,今日仍然清晰可见。

  

 

 

 

 

 

 

       据《西塘镇志》记载,来风桥建于明崇桢十年(公元1637)清代两度重修。相传当初造桥时,适有一鸟飞来,市人以为祥瑞,遂取名“送子来凤桥”。1988年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拱片桥。1998年重建,采用古典园林中“复廊”的形式,中有隔墙花窗,两边通道。据称凡新婚情侣过此桥,男左女右,可卜贵子。又此桥赤名“滴水晴雨桥”’谐名“情侣桥”。 男子当然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莲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老人们说:“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要是有婚后还未得子的,不妨也来走一走。

 

 

 

      

 

 

        西塘是个平民化的小镇,所有一切都如此朴素,没有周庄的繁华,没有乌镇的喧闹,没有南浔的富甲之态,更没有凤凰古镇般浓厚的商业氛围!西塘至今仍是一个生活着的小镇,家家户户几乎都是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的居民。他们要么靠小生意谋生,要么靠出租祖屋维持生计。

 

 

 

 

 

 

 

 

 

 

 

       穿梭在西塘的街道,如同穿越这个千年古镇的历史。行走其间,不仅被这般唯美的江南景致所打动,而且感今怀古之情像潮水一般扑面而来。恨不得要么把家搬到古镇去,要么把古镇搬回家。

 

 

         

 

 

 

 

        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正因为如此,西塘才较为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够延续下去。

 

 

 

 

 

 

       在江南水乡,分散的、几户合一的廊街随处可见,而廊街长达 1300  米的,唯有西塘西塘的廊街,一边是商店或民居,另一边则是河道,廊街紧贴着河道,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步入河边的青石台阶,仿佛一个个袖珍码头,好像随时都会有人撑船离去或者有船靠岸似的。在过去的岁月里,这些家家户户通往外界的码头,曾经演绎了多少分离的痛苦和无奈以及相聚时的快乐与欣喜。在西塘,人和水的关系是那样的亲近,西塘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西塘。 

 

 

 

 

 

 

 

 

 

 

 

 

 

         除了周末和节假日稍微显得有些拥挤外,在平常时日,我们看到的尽是晾晒的被单,依坐在门口晒着太阳的老人,推车卖菜的小贩,三三两两背着书包从廊沿下走过的学生。偶尔遇见一个骑车而过的行人,自行车的铃声在廊棚下格外的响成一串清新。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西塘这个千年古镇都会以她那的独特的魅力令所有的旅者陶醉其中!

      

       

 

 

 

      

 

 

       坐在西塘的廊棚下,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风景。对面的树木、石阶、水草和房舍倒映在水里,水彩画一样清晰的展现在水面上。在西塘,雨什么时候下,什么时候停,你根本不知道。细细的雨丝,落下似有似无的痕迹,从屋檐下伸出手去,又感觉不到有雨落下。但那愈来愈浓的潮湿的空气分明的告诉你,刚刚歇住的雨又要来了。水面上不时划过一条船,船桨翻起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那本来平静的倒影一下子碎成了金子般的片片光亮。很久很久才又慢慢弥合,仿佛拼图一般又恢复了最初的图画,直到下一条船驶来。

  

 

 

 

 

 

 

      小镇上居民的生活悠闲的四平八稳,丝毫也看不出会受到游客的打扰,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四处游走的游客。他们要么坐在一起闲聊,要么在自家的店面里经营着当地特有的小吃和糕饼。西塘的小笼包子可能是天底下最小的小笼包子,那个头也就比大拇指头大不了多少,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和脚的大拇指头一般大。但是,味道是绝对的好!估计北方大汉饥肠辘辘的时候一口可以塞进五个去!小镇的人则不同,他们要上一笼,倒上一小碟醋,再要一碗馄饨,坐在屋檐下慢慢品。      

 

 

 

 

 

 

 

 

 

 

 

 

 

     

 

 

       旅游就是这样,除了看风景,就是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在西塘,空气都是湿漉漉的,而且到处都弥漫着米酒、臭豆腐、芡实糕、晾晒的小虾、扎肉(用粽叶捆扎酱制的红烧肉)、油炸小鱼、兰花干、水煮青豆的香味儿,还有那江南特有的浓浓的梅干菜的味道。走累了,就在河边的廊棚下随便哪一家坐下来,要上几个小菜,再烫上一壶米酒或者花雕,那滋味真的别提了!

 

 

 

 

 

 

 

 

 

 

 

 

 

       在一些路边的茶馆酒肆里,大多是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的游客。我们走进据说是西塘最著名的菜馆“钱塘人家”,饭口上果然座无虚席。要过菜单也不会点,也懒得请服务员介绍,于是鸭子鹅一般的伸长了脖子去看其他桌上都点的什么菜。看来看去,点的菜都大致相同,每桌必点的是梅干菜红烧肉,荷叶粉蒸肉、清炒蚕豆,清炒马兰头(一种当地的蔬菜)、清蒸白皮鱼。我们点了菜,然后又要了一瓶当地的黄酒,把口杯放在碗里,用开水烫了自斟自饮。坐在河边的廊棚里,一边吃,一边欣赏着雨中的西塘

 

 

 

 

 

 

 

 

 

       

 

        

       石板、青砖拟或石子铺就的窄窄的道路沿着河岸弯弯曲曲,情调别异。尤其那青砖的铺法,它不像北方这样把砖背或者砖肚平铺在最上面,而是将砖竖起来并肩地铺在地面上。开始我只以为这样铺更好看更经久耐用,直到有船靠岸船工将尖细的锚插入地砖的缝隙里时,我才知道地砖这样铺还有固定船锚的作用。

 

 

 

 

 

 

 

 

 

 

 

       步入廊街,映入眼帘的尽是两岸的水上人家和不时摇过水面的载着游客的乌篷船,时不时的还会传来江南特有的划船曲。如逢雨天,雨水则会在廊檐下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道长长的雨帘,整个廊棚宛若水帘洞一般。 

 

 

 

 

 

 

 

 

 

 

 

 

 

 

 

 

              没有到过西塘,你不会爱上西塘。到过西塘,相信你也一定会像我一样深深的爱上西塘西塘就如同一个儿时的梦境,让所有来过的人魂牵梦绕,让没有来过的人心驰神往。如果去西塘,最好碰上个雨季,好让那丝丝浓情的江南雨把你彻彻底底地洗个干净。如果可以,最好能在西塘有一次美丽的邂逅,她一定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芳芳,一定是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那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人生最大的梦想,无非是一架单反,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与春住”。去西塘吧,如果你真的想去江南小镇,那就去西塘。最好能选一个雨季,带上单反,带上三脚架,带上外套,记着再带上一把伞。把所有的事,所有的人,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丢在家里,不要跟团,不要结伴,就你自己。背上简单的行囊,买张车票去西塘吧!

        

 

 

 

                        

 

 

 

 

        真的,没有一个地方会像雨中的西塘这样吸引我,甚至在我刚刚离开她不久就已经这样开始怀念起她了!西塘是那样的美,那样的安静,那样的单纯。去过西塘,感觉自己也一下子变得安静而单纯起来。小时候做过的所有和江南有关的梦境都在西塘的廊沿下静静地展现开来,令人目不暇接,如痴如醉。

       

       很难想像,如果有一天我忽然从你身边离开,也许,我哪里也不会去,我一定在江南,我一定会去水乡,我一定就在这安静而单纯的西塘……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西塘镇域东北有一个3400亩面积的湖荡,那是嘉善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之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怀念西塘  西塘  西塘词条  怀念  怀念词条  怀念西塘词条  
散文

 故乡山水

 我的童年时光快快乐乐地在农村度过,现在回想起来,农村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看一朵花开、一棵草长都会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启示和感动。我最喜欢农村的山山水水,对其有一种...(展开)

散文

 母爱浓浓续流年

 一  饭菜香,这是妈妈的味道。指尖敲打着文字,眼中已满是泪水。  细细回忆,从早到晚母亲一直是忙碌的。无论多忙,母亲都会按时给一家子人做饭。  那时,母亲三十...(展开)

散文

 玫瑰花败

美丽是老天给的一种资格,我家花瓶里的玫瑰有这种资格,值得我们花钱拥有。只是从美丽到衰败得让你目不忍视,却只要短短一个星期。当花瓶里的玫瑰,要急着扔掉的时候,你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