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百丈寺一日游

  2018年7月7日7点整,我们蒋巷同乡男女老少25人,按主持人龚建国、胡发水安排,在南昌县公安局门口,乘坐大小两辆车前往奉新。因中巴限乘22人,樊建华自驾私车前往。汽车通过莲西驶入外环高速,和着绵绵细雨夹着柔软的夏风匀速前行。

  这帮退了休的爷爷奶奶,偷着空暇,趁着双休日,暂别儿孙,萧洒走一回。一路上,男女老少谈笑风生,有的高声相互逗乐,有的交谈家事,窃窃私语。老大胡新民孙子7岁,与李文浩孙女5岁,童男童女,一路嬉戏,俨然一对小小“夫妻”,更是增添了几分情趣。

  窗外小雨悄悄地下着,敲打在车窗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路边的楼房与景物不停的被抛在车后,高秋莲坐在副驾,不停的招呼大家做出手势,用平板拍着启程的照片,个个眉飞色舞。

  驱车约两小时,便来到百丈山旅游风景区一户农庄,落住下来。


  按此行安排,午饭后去百丈寺,约1点多钟,下了一上午的绵绵细雨,稍稍暂停,微弱的阳光直照下来,空气也感觉格外清晰,给人神清气爽之感。但出发前远处的山林,仍然满目灰暗,峰峦中漂逸着皑皑青烟。

  行车驶进乡间山道,走出一段坑洼不平的山路之后,便是沥青柏油马路,绕着山路盘旋,蜿蜒曲折,从农庄到百丈寺约用了30分钟的车程,便来到了海拔1200米高的百丈山,座落在青山幽谷之中的百丈寺,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静谧而清悠。

  也许是雨天,游客并不很多。我们的到来,倒给寺庙带来了几分人气。霎时,零星的几位卖香客,向我们介绍着自己的香烛,但大家毫无介意,只是两个小孩,各自买了一包鱼料。

  驻足寺庙门前,仰望矗立在眼前的高耸门头,大门上方悬挂着“百丈古刹”四个镀金大字,不说字体本身苍劲有力,就“古刹”二字,便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慑力,亦又带来一种气势雄伟之感。紫红色砖、褐红色墙、琉璃碧瓦、石雕木刻,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渗透着古建筑的庄重和沉稳。

  门前两个花岗岩石雕狮像,威武浑园,炯炯有神的眼睛,射出犀利而威严的光芒,屋檐下四个龙凤攀沿的石雕柱,甚是精美巧琢,气势恢宏。

  迈进寺院的第一道门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偌大的园林,树木参天,竹林青翠,花团锦簇,争奇斗艳,令人爽心悦目。

  虽说是夏天,由于下着细雨,山中雾霭缭绕,却感似秋,丝丝凉意,据当地山民介绍,这里全年最高气温28度。我们各自撑着一把雨伞,跟着导游美女方枚香,按照寺庙“左进右出”的行走规矩,一路听她介绍与讲述寺中神话般的故事。

  百丈寺隶属于奉新县,确切说:地处江西省修水、铜鼓、宜丰、奉新四县交界的赣西北地区,坐落于国家4A景区百丈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佛教禅宗古寺庙之一,“禅林清规”,即“天下清规”发祥地。最初为“香导庵”,后因大智禅师怀海在此住持,修行改为“百丈寺”。百丈寺东、西、北三面均倚山,寺院卧其中,呈“太师椅”之势,占地1200亩,迄今1200年,是全国十大寺院之一,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而且对外免费开放。

  从石板石、鹅卵石铺设的小道前行,来到一座雕栏玉砌的石拱桥前,桥上雕刻着“普济桥”三个字,或许蓄有普济众生之意。桥下两边碧绿的池水中,多彩大小金鱼不计其数,同去的两个小孩向湖中投去鱼饵,四面八方的金魚便跳跃着涌游而来,魚儿争着饵料,溅出许多水花。池塘中不少大小不一的龟儿自在地游来游去,还有几只龟儿爬上了湖中的礁石,有的露出头儿,窥视着游人,有的把头缩在里面静静的伏在水中的青石上。我望着这些摇头摆尾的鱼儿和悠闲的龟儿,感觉自己与这些小精灵无比亲切,进而享受着这人与自然如此和谐之美。这也是寺庙的一道亮丽而别致的风景。

  恰在此时,一对灰白的鸽子,也许知晓我们这些游客,其中不乏艳性之人,突然相互亲着小嘴,忽而又互相重叠翘着小尾,做出了情人只能掩门房内做出的亲昵动作,忙坏了游人快快用手机拍下了这一景致。

  过了石桥,便是禅寺两层的天王殿,门前一座印有“百丈禅寺”琉金大字的青铜香炉硕大无比,香炉的背面有10块功德牌,为表彰重建百丈寺单位或个人捐款而刻录,捐款最少的12万,最多的80万。鼎左右有两座香炉,均由纯铜浇筑而成,长约7米,宽约60公分,高约1米。同去的乡游,忽然发现青铜香炉出自家乡--南昌县工艺铸造厂,大家纷纷聚观,颇有一种自豪感。

  天王殿后面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佛教寺院中的正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集中修持的地方。石雕、石柱、石阶和印有“大雄山百丈寺”镀金字样,凸显着大雄宝殿的神圣和雄伟,沿着大雄宝殿的过道向前走去,经过寺庙古钟楼道,我们欣赏了斋堂、太和殿、观音殿、如来殿、诵经房、地藏殿、三圣殿等等大小不一的十几间禅房。我们绕着寺院依次游赏。每座建筑布局均错落有致、玲珑透彻,匀称对状、厚重而挺拔。

  印象最深刻的是沿着观音殿前行,立一座三层古建筑楼房,远景看去似乎与滕王阁建筑相仿,煞是气派雄伟。沿着石阶上攀,一层法堂,二层师表阁,三层是藏经楼。

  法堂,是供奉经律与讲法的地方,佛教是宣扬真理、传播智慧的宗教,所有施设均凸显真理智慧之内涵,以期落实到每一个众生的心中,使之都能脱离一切苦厄,过上解脱自在安祥的生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人师表,不仅在于学识,更在于日常的行为。

  藏经楼是寺僧藏经说法之处,是寺庙历代经书储藏的重要场所。

  在一些禅殿的门口,我们看见寺庙内僧人的诵经打坐时间表,从凌晨3点起,起香、坐禅、击鼓、早课等等,一直到晚上9点都安排的满满当当,原来僧人并不轻松,比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要忙碌,甚至更加辛苦。

  虽然并不懂得佛规,没买香烛,但我们各自带着虔诚,进入佛殿对着佛师逐一叩拜,并投了或多或少的香烛钱,祈求心中所愿,相信这些救苦救难的菩萨能带给我们25位游客及家人祥和与平安。

  经导游介绍:百丈寺是“禅林清规”的发祥地,山上还有野孤岩、皇娘墓、蟠龙石、真源石刻,以及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真迹“天下清规”等不少胜迹,可以让人从中探寻这座千年古寺的神秘。

  关于百丈寺,还有一段关于唐朝皇帝唐宣宗的传说,当时,宫中宦官专权,宣宗李忱尚未即位,李忱遭其侄武宗之猜忌,处境险恶,遂决定出外避避灾祸。有一天,他遇见一名高僧,谈及此事,高僧留下“退至百丈”四个字便走了。于是李忱翻阅地图,发现奉新有座百丈山、便历尽辛劳,不辞万水千山,来到百丈山,一来到此处,见高山耸立,峰峦叠翠,山花吐艳、景色迷人。便写下一首诗“仙花三月不间色,灵境无时六月寒,更有上方人来到,晨钟暮鼓碧云端”。于是留下来参禅修行,后来又回到朝廷当了皇帝。

  野狐岩位于百丈寺后山,相传有一老者在回答:“大修行者还落因果吗?”老者错答为:“不落因果”。因此五百多年来,一直堕于野狐身中不能解脱。一次怀海大师开堂讲法时,他化为人形前来听法,经怀海大师点化,才明白不落因果为“不昩因果”,他才得以脱掉野狐之身重变为人,野狐岩就是他脱身之所。

  蟠龙石,相传这是怀海禅师常坐禅的地方,因禅门将有真正道行的修行者称为“龙象之才”,所以这块石头也就有了“蟠龙石”的名字,据说唐宣宗也常在此参禅打坐。

  这些神秘的故事,让我们颇想莅临此番,但林间小道,又高又陡峭,不停的淅淅细雨,让亲们望而却步,经过一番磋商,我们约六、七人决定前往,其他人在寺里待休。

  沿着山间神奇的山路,从斋堂旁的小门出来就到了寺院背后,沿院墙一步一步踏着石级梯阶慢慢往上,去寻找“天下清规”石刻。一人宽的路边,树木参天,竹林郁郁葱葱,高耸云间,恰似欲冲云霄,稀疏的野花娇柔醒目,多姿多彩,雨总偷袭着竹林间的缝隙,洒向我们雨伞,经过雨伞边沿,又滴落在我们身上,每个游人都觉背上湿漉漉的,我们相互搀扶,沿着块块石级,偶儿抓住路边的竹杆与树枝,攀向林中崎岖小道,聆听着山间潺潺流水,在天然竹林中贪婪的呼吸着氧吧,享受着鸟语花香的极乐天宇。

  走了上百个级阶,便见掩映在灌木丛中的“真源”石刻。相传唐宣宗李忱在百丈寺出家时,到后山凿石引泉,寻找水源,在此发现源头并亲书“真源”二字。再往上就是“蟠龙石”了,往左拐不远,又看到“野狐岩”了。

  经过神龟石、野狐岩后,约行五十余步,“天下清规”石刻便映入眼帘,一块有着深远古文化意义的大石雕被石栏围了起来,石栏的前面竖着“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天下清规石刻”字样的石碑,此石碑的立注,有其特殊的深刻内涵,唐代禅宗巨匠怀海在此住持禅法20年,为中国佛教禅宗作出了四大贡献:一、脱离律寺,别立禅居;二、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大兴农禅之风;三、整饬戒行,创立禅门宗规;四、禅精慧秆,永续禅薪。特别是撰修“诏天下僧依此而行”的禅门宗规,“即天下清规百丈清规”而声名大振。我默念佛门清规,心存感触,又何尝凡人之辈勿可借鉴呢?

  由于时间原因,在林间驻足片刻后,我们便开始下山,我站在高山俯视百丈禅寺全景,依山傍水的寺院宛如“仙源灵境”。

  回到山庄,用过晚餐,我同几位乡亲同游,漫步在山路。路边、山脚都建有错落有致的楼房,有的两层或三层,装修别致,雅韵十足,每家门口的院里,几乎泊有小车或货车,山里人的穿戴已与城里人没有区别,贫穷再也不是山沟里的代名词。过去是穷人走出大山,寻求生计,如今是有钱人走进大山,寻求清静。路上的微风,是那么轻柔,带动着竹叶、小树、小草一起翩翩起舞,当一阵清风飘来,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庞,带有丝丝暖意,让人心旷神怡。

  离开家人与城里的喧啸,夜晚一人独住山庄的房里,些许孤独与迷岡,好在隔壁住着同游乡亲,平日多少烦忧之事,清夜自思。城市的夜景常常使人眼花缭乱,陷身束缚,山乡的夜景却催人清尽,催人自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百丈寺一日游  百丈  百丈词条  一日游  一日游词条  百丈寺一日游词条  
散文

 上海日子

 这张照片让我想起奶奶家弄堂的后门。除了名字不一样以外,结构完全一样。贯穿整条弄堂的两个出口被称为前后门,具体哪个是前哪个是后,我从来就没搞清楚过,暂且我把对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