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编年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编年史》是一本由[美]鲍勃·迪伦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编年史》读后感(一):鲍勃·迪伦的人生故事——关于过去与现在的音乐

  鲍勃·迪伦重新抓住我的注意力,是在2020年3月,当时,整个世界刚刚陷入新型肺炎的恐慌之中,大家都惶恐不安,仿佛一夜回到了朝不保夕的日子了。就在这时,鲍勃·迪伦一首长达17min的《Murder Most Foul 》,这首歌如同一篇长篇叙事散文诗,抚慰着焦躁的心灵,他通过歌词告诉世界上的生命,比这更糟糕的情况多了去了。

  78岁的鲍勃·迪伦不仅仅是一位歌手,他还有多重身份:美国摇滚乐、民谣男歌手、词曲创作人、作家、演员、画家,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更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就是这样的他,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出身普通小镇的青年,他怀抱音乐梦想,身无分文飘到纽约,成为“纽飘”。一开始,他在咖啡馆卖唱,当时的他唱功太过稚嫩,靠观众的施舍和朋友的沙发才能解决温饱问题。但是他一直积极学习,结交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人,从始至终,他都一直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就是这样的他,最终成了音乐史上一颗耀眼的星,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非他不可的人。

  反思现在的音乐,各种热门榜单歌曲不断更新,但真正能带给人们精神力量的语言却少之又少,大多只是消磨着颓废的时光而已。能够传达出力量的音乐源于高调的思想,并非行为。鲍勃·迪伦懂得,我们也要懂得,一件作品的价格和价值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有些人会把20%的精力放在创作上,80%放在炒作上,这样出来的作品,能有几分真心实意,文化功底呢?

  歌曲同文章一样,甚至可以说所有优秀的作品都一样,它们都有一个清晰的精神支撑贯穿始终。仅靠这一条标准,就能轻松的把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区分开来。

  想要做出好的作品,就要学着像鲍勃·迪伦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才能听到内心真实的声音,脚踏实地,才能结结实实地走稳脚下的路。把握好当下的自己,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蓝天?一个人要倾听多少次,才能听到人们的呼喊?要牺牲多少条生命他才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亡?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

  《编年史》读后感(二):一路歌唱!永远年轻

  一路歌唱!永远年轻

  作者:王粉玲

  第一次听鲍勃·迪伦的歌曲《Forever Young》,便喜欢上了他的声音。手边这本《编年史 鲍勃·迪伦自传》是他历时三年为自己写下的回忆录。这本书于2019年10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引进出版,打开它,便走进了鲍勃·迪伦的光辉岁月。

  鲍勃·迪伦在书中叙写了自己初到纽约时的生活境况,美好的梦想和残酷的现实轮番捶打着他的心灵世界,他所处的时代比重金属的音乐还要嘈杂,社会的洪流无时无刻都裹挟着他,在繁杂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些都是“问题”,问题使人头疼,可是我却从鲍勃·迪伦的字里行间读到一种豁达的诙谐,一种对待生活的积极和自信态度,我想,这就是与众不同的他!

  追求梦想的过程总是很辛苦的,多少人在路途中大败而归,多少人又隐了身形,又有多少人循着梦想,一路勇敢前行——鲍勃·迪伦就是其中一位,他是纯粹的歌手,他更是一位智慧的哲学家,思考让人成长,在他携音乐前行的日子里,身边的挚友给了他很多有益的人生建议——这应该是非常幸运的!

  这本书里,鲍勃·迪伦讲述着自己追求音乐的那些岁月印迹,当然他也提及到了那个时代许多知名的音乐人,他们像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用自己的方式照亮他的音乐天空,也照亮了读书的我们。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愿你永远年轻

  May you grow up to be righteous,愿你长大后正直无私

  May you grow up to be true,愿你懂事时真实善良

  May you always know the truth愿你永远了解真理的方向

  And see the lights surrounding you.所到之处都有高灯明照

  这是鲍勃·迪伦作为写给儿子杰西的摇篮曲,《Forever Young》唱出了作为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爱,并且希望孩子永远保持坚强和快乐。这首歌每次听都会让人感受到爱的力量。

  他说“民谣就像金子一样闪着光”,他的民谣传递着一种人生观和态度,同时他的自传极具文学性,我喜欢他在书中说的一些话,比如:

  “民谣是我探索世界的方式,它们是图画,是比我能说出的任何东西都更有价值的图画。”

  “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与其说我是一个花衣魔笛手,不如说我是一个放牛娃。”

  “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迷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飘浮的歌谣。”

  “对我来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记住我唱的歌。”

  ——他真的做到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低调的奢华。如果,我是说如果可以把它用在人的身上,鲍勃·迪伦再合适不过了!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在迷雾中前行,一路歌唱,并且坚守自己内心的鲍勃·迪伦终于迎来了明媚的阳光。这个雨后的下午,伴随着《Forever Young》熟悉的旋律,心头,一缕微风正轻轻拂过……

  《编年史》读后感(三):答案在音乐中

  鲍勃迪伦出生于1941年春天,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长大,高中就成立了乐队,成名于1960年代,并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有多重身份,是摇滚乐、民谣男歌手、词曲创作人、作家、演员、画家。直到今天,他仍然是非常有影响力非常受欢迎的艺人之一。 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作曲家。他的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 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和摇摆乐。

  这本《编年史 鲍勃迪伦自传》是这位传奇人物的自白,记录了他的音乐创作历程,所思所想,以及同时代的音乐家们。他的叙述没有采取时间顺序,而是主要以个人视角为线索,仿佛一个移动摄像机,带领着我们深入那个年代,一同领略其音乐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文章字字珠玑,极具文学魅力和个人色彩。我尤其喜欢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寥寥几句,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就站在我们面前。例如他提到音乐发烧友扬,“为人老辣讽刺,戴着一副厚厚的角质边框眼镜,说话带浓重的布鲁克林口音,穿羊毛宽松长裤,系皮带,脚穿工装靴,鞋带松松垮垮地系着。…… 在现实中,他是个浪漫主义者。对他来说,民谣就像金子一样闪着光。这对我也是一样。”在迪伦的人生中,音乐无处不在,对他来说:“民谣是我探索世界的方式,它们是图画,是比我能说出的任何东西都更有价值的图画。我知道这东西的内在本质。我能轻松把它们连接起来。”他所做的不是为了让人们记住自己,而是记住他唱的歌。

  文中不仅有他热爱的音乐,也提及了对他影响颇深的家人,比如外婆。她教会他人生的意义。“幸福并不在任何一条路上,幸福就是路。要待人和善,因为将遇到的每个人都在打一场艰苦的战斗。”还有他读过的诗歌,文学作品等等,这些都融入了他的作品,他用音乐表达对人生、战争、社会问题的思考,所以被称为“音乐诗人”。他出生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用他的话来说:“世界被炸得四分五裂,混乱的像拳头一样打在每个新出生的人的脸上。每个和我同时代出生的人都是新旧两个世界的一部分。”他的家人们也被挟裹进战争参战并生还归来,对所见所闻只字不提。小学时代与俄国的对立关系,又成为每个孩子生活中的恐怖阴云。所以他唱的民谣绝不轻松,并不友好或者成熟甜美,并不商业。然而迪伦依然坚持自我,哪怕未来不保证任何事,甚至不保证生活不是一个大玩笑。他始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会为任何人退一步。

  他用音乐感知世界,用民谣表达自己,并在其中不断进化。尽管意识不断改变,歌曲中的哲学身份始终未被消耗。在《答案在风中飘扬》中,我们就能看到他的主张,这是在反战抗议和民权运动中被广泛传唱的曲目。

  《答案在风中飘扬》

  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

  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

  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丘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一座山要伫立多少年

  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能被冲刷入海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一些人要存在多少年

  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获得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要回转过多少次头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望见天空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一个人有多少耳朵

  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听见身后人的哭泣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编年史》读后感(四):像一块滚石一般的60年代吟游诗人

  2016年10月13日瑞典当地时间的下午1点,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学院宣布了了一个让民谣界欢呼、让文学界“蒙圈”的消息:75岁的美国音乐家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同时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音乐唱作人。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让很多人感到错愕不已,有称赞,也有质疑,有人为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感到遗憾,也有人感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又一次陪跑,还有很多“吐槽”说:诺贝尔奖设音乐奖了?

  奖项公布不久,诺贝尔文学奖“爆冷”就成了最大“热门”,鲍勃·迪伦的获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质疑声也从未断过。

  甚至负责颁奖的瑞典科学院常任秘书萨拉·丹尼斯,在颁奖现场就曾受到一众外媒的“质问”:“鲍勃·迪伦是否值得获得奖?鲍勃·迪伦并没有写过小说、诗歌等传统上认为是文学的作品,这是否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扩大了颁奖范围?”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鲍勃·迪伦在1971年就曾写过一本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写过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

  不仅如此,事实上他那些言语朴素、真诚,充满着对自由无限向往的诗句,让迪伦早已被诺贝尔文学奖多次提名。

  正如瑞典文学院为鲍勃·迪伦授奖的颁奖词一样:“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很显然,鲍勃·迪伦是以诗人的身份获得了这个举世瞩目的文学奖项。

  没错,鲍勃·迪伦,他是一个歌手,但他更是一个诗人,只不过前一个身份更加广为人知,然而在鲍勃·迪伦看来,他似乎更为看重“诗人”这一身份。

  所以他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我觉得自己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个音乐家。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

我要找的东西就在那里,它很清晰。

  《编年史》是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一本回忆录,他无意于用这本自传来阐述他对于自我以及时代的种种深刻感想和反思,也并没有像《在路上》那般激扬潇洒地来讲述“垮掉的一代”。

  鲍勃·迪伦的自传一如他的灵魂一样自由,即便它叫做《编年史》,也并未受到年限的丁点限制,它并非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去展开叙事,而是单纯地以“音乐”为线索,自由却沉静,单纯又真诚。

  对于自由这件事,鲍勃·迪伦从来都是身体力行去诠释的,这种纯然自由的意志无需用反复的语言与表达,相反,最简单的叙述其实正是最真实的感受,那种来自于灵魂深处、对于生命本身的感受。

  在《编年史》中,鲍勃·迪伦回忆了他生命中所经历的那些关于音乐、感情、文学等等平凡又非凡的时刻,童年的生活,青年的奋斗,中年的瓶颈,每一个片段都成为不可或缺的经历。

  灵感迸发的辉煌也好,意志消沉的低迷也罢,回首过往岁月,鲍勃·迪伦讲述起这些故事的时候,依然不乏深情与热情。

  《编年史》不仅是鲍勃·迪伦一个人的回忆,也是关于一个逝去的黄金时代的记忆,从新奥尔良,到伍德斯托克、明尼苏达,再到西部,不断变换的地点中,写满了鲍勃·迪一生的传奇与追求。

  然而就像迪伦在书中写的那样: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游吟诗人。

  他就像一颗滚石,一路往前走着,不曾回头,或者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回头。

  这一路走来,鲍勃·迪伦那不同于一般的美国人的“声音”,让他常常“被代表”、“被象征”,但事实上,他对此却并不认同。

  他在书中写道:

“据我所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不属于任何人。我有妻子儿女,我爱他们胜过这世界上其他的一切。我竭尽全力为他们奉献,不让他们受到什么困扰,但最大的麻烦是媒体总想把我当成话筒、发言人,甚至是一代人的良心。这太可笑了。我所做过的就是唱歌,这些歌直截了当,表现了巨大的崭新现实。据说我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但我和这代人基本没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与其说我是一个花衣魔笛手,不如说我是一个放牛娃。”

  鲍勃·迪伦所获得的成就让他歌手的盛名背后,被贴上了诸多的标签:民谣教父、民权代言人、反战歌手、抗议领袖、摇滚巨人,甚至是国家的“良心”。

  一个又一个标签并没有变成束缚他自由的枷锁,反而成为他追寻更多自由的力量。

  鲍勃·迪伦乐此不疲地做着自己的“放牛娃”,将个人生命的厚度于无形之中与大时代联系在了一起,让自己的个性成为了美国式自由意志的一种鲜明体现而不自知,却也不失为鲍勃·迪伦独具魅力的可爱之处。

我接受混沌的世界,但我不晓得它是否接受我。

“世界被炸得四分五裂,混乱像拳头一样打在每个新出生的人的脸上。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出生或生活在这个年代并还活着,你就能感觉到旧世界即将离去,新世界即将来临。”——《编年史》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美国进入了被称为“婴儿潮”的第一次爆发式的生育高潮,生于这一时期的孩子们,将在六七十年代进入他们的青年时期。

  然而在“婴儿潮”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垮掉的一代。

  这些在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开始寻求精神方面的宣泄来对抗关于自身和时代的迷茫,他们厌倦物质主义的束缚,向往着平等和自由。

  一如被称为20世纪头号文学浪子的杰克·凯鲁亚克在《在路上》一书中所表达的那种情绪一样,“他们疯狂地生活,疯狂地说话,疯狂地被拯救,他们渴望同时拥有一切,从不无聊得打哈欠或口吐陈词滥调,而只是燃烧、燃烧、燃烧……”

  他们做着在很多人看来无比疯狂的事情,振臂高呼去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表达着对权威和既有制度的抗议,活得率性而真诚。

  鲍勃·迪伦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他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种书籍,这让他有着出色的思考能力和扎实的语言功底。

  二十岁出头的时候,鲍勃·迪伦做出了辍学的决定,立志要创作“言之有物”的音乐,他要用民谣来记录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表达对时代的困惑与愤怒。

  于是,他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自由之都纽约的旅程,继而被传奇制作人约翰·哈曼德发掘,发表了首张专辑《鲍勃·迪伦》。

  在他看来,民谣早已嵌入了他的头脑之中,成为了他的宗教:

“民谣是难以琢磨的——是生活的真相,而生活多多少少是个谎言,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民谣是另外一种样子,我们并不会感到舒服。一首民谣有超过一千张脸而如果你想演奏这首歌就必须认识所有这一千多张脸。一首民谣会有不同的意义而且每一刻都会不同。这取决于谁在演奏和谁在聆听。”

  带着这样的一种信念,鲍勃·迪伦围绕社会、宗教、政治、爱情等话题相继创作了很多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歌曲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也让鲍勃·迪伦被视为时代的发言人,甚至被扣上了“反叛者”的帽子。

  既然“反叛”,那便“反叛”到底,但这个时候,鲍勃·迪伦所反叛的其实是他身上的一切标签,他用音乐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持续反抗各种各样的神化,主动走下“时代发言人”的神坛。

  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

  到了《鲍勃迪伦的另一面》这张专辑时,已经再看不到抗议歌曲的影子,因为在鲍勃·迪伦看来,那些“反叛”不过是一种真情流露,是年轻一代的困惑、迷茫与质疑,无关乎任何政治态度,也不是对当下时代的迎合,它们只与自由有关。

一个真正的诗人,是不会告知别人自己会写诗的。

  在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曾有人分析过他作品中的文学价值,很显然,鲍勃·迪伦从一个民谣歌手、摇滚教父,到吟游诗人的转变过程中,他的文学在很多人眼中并不十分符合理性主义主导下的知识系统的特征。

  这也是他的获奖为何会引起诸多讨论的原因。

  《纽约时报》的一篇名为《敲响诺奖大门》的文章中曾这样写到:“在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是一种贫民窟音乐,是鲍勃·迪伦为它加入了文学性。他当然首先是一位饶舌民谣歌手,但也认真研究过美国音乐的传统影响。他将垮掉一代的吼声与象征主义者的智识遗产结合在了一起。”

  能够唱出来的,迪伦将他们做成音乐,唱不出的那些话,便被他写成了诗歌。

  即便是面对深刻的问题,鲍勃·迪伦也常常会尝试着用诗歌的语言去描摹,去思考,他的歌总能让人听出不一样的味道,其中一大部分原因也是得益于那些诗歌一般的歌词,他将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也为正统文学打开了另一扇窗,也赋予他那个时代某种自由的理念。

  这让我们不得不说回萨拉·丹尼斯回应现场质问时所说的那段话:“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承载着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如果我们回首历史,就会发现2500年前的时候,荷马和萨福也写下本应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欣赏荷马与萨福的著作,鲍勃·迪伦也是如此。”

  鲍勃·迪伦的人生从不需要别人来定义,这是最让我感到钦羡并敬佩的地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似乎早已适应了那种“随波逐流”的状态,对激情视若无睹,对锋芒退避三舍,对规则一味附和。

  不知不觉中,整个人的想法仿佛都开始变得钝化,意志也被渐渐驯化,收敛锋芒,唯恐成为那个“反叛者”。

  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浪费,来让自己变成别人眼中“完美”的存在,不若保持热情,保持好奇,保持真诚,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眶。

  正如鲍勃·迪伦说:“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着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编年史》读后感(五):美国浪漫游吟诗人,敲响民谣音乐天堂之门:鲍勃迪伦《编年史》

读完鲍勃迪伦的《编年史》时,正好是5月24日,恍然发现这天是老爷子的生日。《编年史》是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而他的辉煌时光,仍在时代的洪流中延续……

1、社会累了,人心醒了,民众需要灵魂:鲍勃迪伦的“荣耀之路”

  当1961年一个寒冷的清晨,鲍勃迪伦怀揣伍迪·格斯里传记《荣耀之路》离开家乡去纽约追寻音乐之梦。他已经厌倦了这一成不变的生活,他要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

  那个时候,年轻的鲍勃迪伦一定没有想到,他的音乐人生开启了自己的“荣耀之路”,他的民谣历经各个年代经久不衰。

  鲍勃迪伦也成为享誉世界的民谣歌手,并且在45年后, 出人意料地获得瑞典学院2016年读的诺贝尔文学奖。在117年的诺贝尔奖历史上,有歌手获得文学奖,这还是第一次,由此也引发了世界上极大的关注。

  为什么是鲍勃迪伦

  这位著名的民谣歌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20世纪文化的一面旗帜,在鲍勃迪伦的歌声背后,代表了太多的文化含义与社会含义。

  反叛文化的领袖、摇滚之神、嬉皮士、垮掉的一代……有意无意地,鲍勃迪伦总能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并被太多拥趸贴上了标签。但是个性的鲍勃迪伦却异常地冷静与清醒,在眼看着要被裹挟着进入社会激情的漩涡时,他选择了急流勇退,享受家庭时光,专心阅读,研习宗教,探索音乐转型之路。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海 才能在沙丘安眠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这首《在风中飘》或许是最能代表鲍勃迪伦诗歌成就及音乐力量的作品了吧。

  还能有什么样的诗歌能比这样的歌词更加打动人心?

  鲍勃迪伦的诗歌中有着一种水滴石穿般的柔情,在不经意间,打动你内心那最柔软的部分。同时它又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挑开了现实的黑暗,让麻木的灵魂暴露在阳光之下。

  悠扬而现实,冷酷而浪漫。

  社会累了,人心醒了,民众需要灵魂。

  这一时刻,诺贝尔代替世界选择了鲍勃迪伦作为自己的灵魂。

2、从携吉他出走的少年到获得诺贝尔奖的游吟诗人:《编年史》亦是引导青年的奋斗史

  鲍勃迪伦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尔曼,在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好是美国20世纪40年代民谣盛行的时期和50年代“垮掉派”兴起的时期。

  这一时期对鲍勃迪伦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影响一直贯穿他整个音乐生涯。鲍勃迪伦后来横跨美国到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去拜访民谣歌手伍迪·格斯里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分不开的,而且他这一举动明显是模仿小说《在路上》的情节。

  在鲍勃迪伦的音乐生涯中,他的音乐风格一直是在变化的,随着时代的脉搏而动。

  瑞典学院在授奖词中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以世人都渴望的信仰的力量歌唱爱……他不歌唱永恒,而是叙说我们周遭发生的事物。”

  在鲍勃迪伦于2004年出版的自传体回忆录《编年史》中,他详细地记述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以及自己在艺术上的四次重大改变。

  《编年史》分为5章,分别是《记下得分》《失落之地》《新的早晨》《喔,仁慈》《冰河》。

  其中《记下得分》《失落之地》讲述了鲍勃迪伦初到纽约的不适应与彷徨,对于音乐的焦躁与不安。“我觉得自己像一只笼中鸟-像一个囚徒-我沿着曲折的高速公路蜿蜒而上。”;

  《新的早晨》则是在成名之后,他摆脱了名誉带给自己的羁绊,追寻内心;

  《喔,仁慈》则是在事业停滞之后,他勇敢地进行突破,在事业上破壁而出,迎来了另一个高峰;

  “忽然之间,我很自然地发出了一个声音,用我自己的力量取走了魔鬼。这一瞬间就仿佛一匹纯种马破门而入。一切都恢复了,在多个层面恢复了。”

  《冰河》则体现了鲍勃迪伦心灵上的另一种转变。在创作后期,他的音乐创作风格开始转向圣乐及传统民谣,体现出他对内心的探索以及对音乐的返璞归真。

  对鲍勃来说,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有成功,有失败;有彷徨,有坚定;有鲜花,也有荆棘。鲍勃迪伦的《编年史》,也是引导青年上进的一部奋斗史。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说:“生活这把犁,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新的源泉,我要坚韧,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炼出一颗灿烂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

  这句话,可以概括鲍勃迪伦从离家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生!

3、猫王解放了你的身体,迪伦解放了你的思想,让人触摸到诗歌的心跳

  在自己的音乐生涯中,鲍勃迪伦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探索,他影响了无数后来创作者。同时他将自己在文学、电影、宗教等方面受到的影响都自然运用在诗歌的语言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鲍勃·迪伦就像是西方的游吟诗人。在欧洲早期的文化传播中,游吟诗人占着很大的分量,在无数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乃至是游戏中,游吟诗人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他们可以说是神的代言人。

  在鲍勃·迪伦早期的作品中,就有着类似的歌词,在《说唱纽约》中,他写道:

“从荒野西部流浪到此离开了我最爱的家乡,……肩上挑着一把旧吉他我赶上一节地铁车厢一路摇晃翻滚辗转后我才踏进纽约市边上……我上得舞台唱歌弹琴那边那人说:改天再来吧你的嗓子像个乡巴佬我们要的是位民歌手好吧,我开始吹口琴维生吹得肺爆一天才赚一块钱吹得我内外翻转上下颠倒……”

  这完全是鲍勃·迪伦最初追逐音乐之梦的一个写照,也是他身为一名游吟诗人的象征。

  随着性格的成熟,随着经验的丰富,他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开始转型。在《编年史》第二部分《失落之地》中,鲍勃·迪伦向世人展示了他对于艺术无比追求的一面。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类书籍,文学、时政、哲学、心理学,这些让他能够充分地思索人生,感悟生活。

“我感觉我正在从落后的牧场里走出来。我在其他方面也改变了。那些曾经影响我的事物现在已经不能再影响我了。我不再过分注意人们,以及他们的动机。我不再觉得有必要去审视每一个靠近我的人。……我需要学会怎样去浓缩事物和想法……把它们放进一段话或一首歌的歌词里。”

  在鲍勃·迪伦的作品中,以诗歌般的笔法,时而讽喻时事,时而表达浪漫,时而回归宁静。

  民谣、乡村、摇滚民谣、圣乐,这些都是鲍勃·迪伦所钟情的,而民谣,始终是他音乐生涯中那抹靓丽的背景,永不褪色。

  “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构的国家首脑。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

  世上的歌者,或是为自己唱,或是为他人歌,亦或是为时代吟,而鲍勃·迪伦是歌唱着自己,让他人的灵魂在自己的歌中得到释放,挽留住这个激情四溢的时代。

  就像是有人评论的那样,“猫王”和“甲壳虫”创造了摇滚乐的形式,而鲍勃·迪伦为摇滚乐注入了灵魂。

4、永远走在时代最前沿的鲍勃迪伦,民谣是最好的探索世界的方式

  鲍勃·迪伦之所以能够被授予诺贝尔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歌词(抑或是称之为歌诗)的时代性。

  鲍勃·迪伦无论是民谣时期,还是摇滚民谣时期,到最后的圣歌,他的作品始终与时代联系在一起,但是其内涵又超越了时代,能够让各个时代的人们都得到共鸣。这是鲍勃·迪伦作品的魅力之所在。

  拿他最出名的那首《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来说,这首在咖啡馆中仅仅花了十几分钟所创作的歌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肯尼迪时期的年轻人们,正处于一种迷茫与困惑的情绪当中,他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无论是世界观,还是价值观,都被社会现实狠狠地鞭挞,被颠覆,被重建。

  南方的黑人运动和民权运动;苏联卫星上天;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切事件所引发的动荡,在时代背景的震荡之下,愈发显得扑朔迷离,愈发让人们的心理变得脆弱。

  人们急需找到心灵的慰藉,他们反对战争,他们渴望改变这个世界,他们想要追寻自我,他们不愿意成为战争机器上的螺丝钉。

  而《答案在风中飘》应运而生,他告诉年轻人们,答案,在风中。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看见天空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 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其实这首歌的产生有一定的偶然性,迪伦曾这样说起创作《答案在风中飘》的过程:“有时,事情就是这样奇妙。这首歌刚写完后,你自己也并未了解其重要意义,它只是我创作的又一首歌而已。”

  不过时代之弦已经播响,在这之后的1963年到1964年间,鲍勃·迪伦陆续写出了《大雨将至》《战争的主人》《时代在变》,彻底点燃了青年人的内心。鲍勃·迪伦俨然已经成为了青年理想主义的时代代言人。

  尤其是在1963年8月28日,30多万人参加了“华盛顿自由进军活动”,鲍勃迪伦也在其中。当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当所有的歌手们经历了他们最宏大一场现场演唱,当《答案在风中飘》在风中回响,鲍勃迪伦在民权运动中的声誉已经达到了顶点。

  虽然在60年代,他已经成为了无可争议的抗议歌曲领军人物,但是他并不想把自己禁锢在其中。

  鲍勃迪伦定义了抗议歌曲,但他不会满足于此。他的叛逆性也就在于这,他要将青年们亲手塑造的“神”打碎,他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他要追寻新的历程。

  这就是鲍勃迪伦,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沿。而民谣,就是他最好的探索世界的方式。

5、不盲从、不屈从、不附和:叛逆而又自我的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是叛逆的,叛逆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也体现在他的音乐中。

  每当人们以为鲍勃迪伦会给你一个答案的时候,他却给了你一个更加晦涩难懂的难题。

  就像是对于抗争歌曲,贫困、种族歧视、军备竞争、原教旨主义,就在这反叛现实,追寻自我的过程中,鲍勃迪伦厌倦了,他烦了加在身上的各个标签,开始刻意地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足够的距离。

  在《编年史》中,鲍勃迪伦是这么说的:“最大的麻烦是媒体总想把我当成话筒、发言人,甚至是一代人的良心,这太可笑了。”迪伦说,“我所做的就是唱歌,这些歌直截了当,表现了绝大的崭新现实。说我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但我和这代人没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与其说我是一个花衣魔笛手,不如说我是一个放牛娃。”

  但是众多的年青人不会轻易地放过鲍勃迪伦,他们热切地要求鲍勃迪伦做他们的代言人、领路人。在《编年史》中鲍勃迪伦回忆了那段难熬的日子,他跟家人隐姓埋名,四处迁移,甚至连租房子都不敢用真名。他还刻意地改变公众星星,醉汉,居家妇男,只为改变他在青年人心中固有的那个形象。在这个时候,他最想的,还是能够寻回自我:“我不知道别人幻想的是什么,但是我幻想能够朝九晚五地工作,在绿树成荫的地方有一所带白色栅栏的房子……庭园里盛开着粉红色玫瑰。那就是我最深邃的梦想。”

  不盲从于社会潮流,不屈从于狂热民众,不附和主流媒体,鲍勃迪伦对着天空大声说不,他在时代、社会、群体和自我之间拉上了清晰的围栏。

  之后的鲍勃迪伦,对于真理和追求有着极其自我的理解,他通过大量的隐喻和暗示,他通过反反复复的思考,他利用反复的吟唱,为人们指出一条路,一扇门,一个方向。这种朦胧美的意境之下的“歌诗”,反而更能引发人们对于社会的反思。

6、诗歌中的金,迟早会散发灿烂的光辉:文学作品中的鲍勃迪伦

  作为一名歌手,鲍勃迪伦的歌词其实已经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引用过。

  就像是那首《答案在风中飘》中的第一句“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称为是一个男人”就在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被作为“终极问题”而提出。在斯里兰卡的英语教科书中,这首“歌诗”甚至取代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

  就像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评价是:"鲍勃·迪伦在美式歌谣的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他淘出了诗歌中的金"。

  去年的时候读过一本约翰欧文的书,叫做《直到找到你》。在这部作品中,就出现了很多关于鲍勃·迪伦歌曲的描写,作为烘托人物事件背景的音乐,可以说是自带音效,让作品很独特地呈现出一种多媒体融合的效果。

  鲍勃·迪伦的音乐史,始于20世纪60年代,与约翰欧文的文学创作历程基本上是重合的,很难说约翰欧文在创作中有没有吸收鲍勃·迪伦的灵感。

  当爱丽丝报复威廉,准备带着杰克返回多伦多的前夜,她给客人刺青,杰克挑选了一张唱片来听,这张唱片恰好就是鲍勃·迪伦的。

“天色破晓,公鸡开始啼鸣,你看向窗外,而我已远走。”罗比和鲍勃齐声唱着。艾丽丝此时刚刚开始刺大写字母,“因为你,我踏上旅途。别想太多,这样就好。”罗比和鲍勃低吟着。 好吧,这样不好——一点也不好——艾丽丝依然在刺青。

  在深夜中,听着民谣歌手在低低地吟唱,闭上眼睛仿佛那旋律就在耳边,听得如痴如醉。

  杰克与艾玛的交往中,鲍勃·迪伦也是无处不在的。

  艾玛吃东西的时候喜欢唱歌。她嘴里塞满食物时,模仿鲍勃·迪伦模仿得最像了;

  杰克播放了唱片《鲍勃·迪伦的另一面》。音量调得很大,艾玛就喜欢这样;

  他在浴室里开着洗手池的水龙头刷牙时,都能听见艾玛跟着《摩托狂人的噩梦》唱着。

  即使是在睡梦中,杰克的脑子中都是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的声音仍旧在哀号,也可能是在他的梦里唱着。“也许被削平的太阳放出的光彩/洒满了我踌躇的十字路口,”艾玛跟着唱片大声唱着,“差不多是因为这种天气吧,/妈妈,你一直在我脑海。” ”

  在《直到找到你》中,迪伦的音乐是各位嬉皮士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他们彰显自己嬉皮士身份的一种象征。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鲍勃·迪伦的音乐不仅仅陪伴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嬉皮士一生的重要诠释。

  随着情节的进行,随着故事的深入,在音乐的衬托下,众多的嬉皮士的形象逐渐丰满,逐渐变的有血有肉。

  即使是在爱丽丝的葬礼上,鲍勃·迪伦的歌曲也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各地的刺青师们,听着音乐,缅怀着与爱丽丝的过往。

  “圣西尔达体育馆内气氛热烈,不停播放着鲍勃·迪伦的歌曲。

  杰克在体育馆另一边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鲍勃·迪伦《雨天的女人》的歌声中,杰克挤过人群,走向那个害羞的人。”

  这是之前与爱丽丝一起共事的罗比,他来陪爱丽丝走完最后一程。

  虽然六十年代那个嬉皮士盛行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往,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过激情年代的人来说,他们的嬉皮士精神的并没有远去,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相当于是他们精神的一个化身,随着时代而继续发扬光大。

  鲍勃·迪伦那带着哭腔的歌声在他们身边回荡。

  “但我不觉得自己是那么孤独,

  因为每个人都会被人用石头扔。”

7、歌者亦诗人,鲍勃·迪伦即文学之灵魂。

  “民谣音乐舞台已经成了我必须得离开的天堂。就像亚当不得不离开伊甸园。它太完美了。”

  在《编年史》自传的最后,鲍勃·迪伦用自己的深情对民谣进行告白。

  是的,音乐可以复制,民谣可以延续,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鲍勃·迪伦始终是最独一无二的那个人。

  无论激情的时代给予他什么样的标签,无论狂热的青年给予他什么样的头衔,鲍勃·迪伦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即他是一个诗人,一个20世纪60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的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

  “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实际上,无论是死是活,我都是一个一般人。”

  历史上无数诗人的境遇都表明,诗歌是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曾有多少诗人仅凭着一首杰作而被大众所熟知,而又有多少诗人一辈子被平庸的诗作所淹没,消失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而鲍勃·迪伦能够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垂青,成为十九世纪,二十世纪诗歌当中最独特的那道风景,不能不说他诗歌的魔力让世界都为之倾倒。

  就像是诗人于坚对音乐领域的诗人鲍勃·迪伦评价的那样:

  “诺奖颁给了灵魂,

  没有奖给修辞或观念。

  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世界厌倦了,

  它只是要生活,

  要爱,要唱歌,要忧伤。

  于是,鲍勃迪伦来了。

  这是向垮掉的一代,向六十年代,

  向浪漫主义,向波西米亚,

  向嬉皮士,向口语一一致敬。

  世界醒了。”

  歌者亦诗人,鲍勃·迪伦即文学之灵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编年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编年史  编年史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一次偶然 一次相遇 一段成长 一...

 一开始,之前辅导的准高三学生由于要开学了,就结束了辅导。此后的几天,也就是“三下乡”正式开始的前几天,我陷入了焦虑期,极其担心修不够实践时长而完成不了此次任务...(展开)

美文

 八年前的那副对联

    记得八年前的春节前夕,我托爱好书法的朋友把我为岳父岳母创作的一副对联写好后,还没来的及拿回,便让媳妇给苛了一顿,当然,对联...(展开)

美文

 论语新解全译本读后感1000字

 《论语新解全译本》是一本由万卷出版公司著作,32,8出版的39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6-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展开)